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00324人事管理学(打印版)

00324人事管理学(打印版)

00324人事管理学(打印版)
00324人事管理学(打印版)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概述

名解:

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即公务员制度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

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

3、公务员管理体制:指的是公务员管理权限的配置和划分,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统。

4、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指根据公务员管理事务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组织,它代表国家或政府对公务员事务实施管理,以保证和帮助政

府实现行政目标。

选择:

1、在我国,成为公务员需要具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依法履行公职条件。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

5、西方国家公务员体制的类型主要有部外制、部内制、折中制。

6、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功绩制、政治中立、分类管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特点。

7、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直接产物。

8、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的核心内容。

9、根据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我国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特别技能类、专业技术类。

10、在我国,实践中认定公务员行为一般遵循以下的身份标准、职权标准、目的标准、时空标准。

问答:

(一)在我国哪些人员属于公务员?

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6、检查机关的工作人员;

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此外国家主席、副主席也属于公务员。(二)我国传统干部管理制度有哪些弊端?

1、管理对象庞杂,“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

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严重阻碍人才成长。

3、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人和管事相脱节。

4、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主观随意性大。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1、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公务员制度,必须全面贯彻体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保证党的组织领导的实现。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同于强调所谓的“政治中立”的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色,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的主要体现。

2、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围。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非在野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组织国家政权,共同参与确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将中国共产党机关和民主党机关工作人员划入公务员范围,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作出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必要措施,公务员包括政党机关工作人员,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有又一个重要特点。

3、不实行“两官分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实行“两官分途”。“两官”即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或称政务官和事务官。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是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既适应了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需要,又保证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我国没有必要划分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而可以根据所任职务。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作出区分。公务员法既要规范非领导成员的管理,也要规范领导成员的管理。这一点,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法不同,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之一。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原则?

(1)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4)分类管理原则(5)法治的原则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如何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约束的?

1、明确了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规范公务员的行为;

2、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通过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促进公务员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确立了惩戒制度。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法给予处分;

4、规定了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

5、对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作了规定;

6、对公务员辞职、退休后的从业限制作了规定。

(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如何完善和强化对公务员的激励保障的?

1、明确了公务员的权利;

2、规定了公务员的奖励制度;

3、在公务员的职务晋升上,注重工作实绩,鼓励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

4、规定了公务员的培训制度,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5、规定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制度和退休养老制度;

6、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当公务员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公务员可以提出申诉控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我国是如何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

1、要做到有法可依。按照《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进行管理,尽快制定与《公务员法》相配套的若干法规,将有关法律具体化。

2、要做到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执法,执法必严格,要通过各种执法检查,促使《公务员法》的落实。

3、要做到违法必究。《公务员法》设专章规定了法律责任,对违反《公务员法》的,要依法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八)如何理解“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1、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不受干扰和破坏;

2、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有关当事人有服从或者配合的义务;

3、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时,他的人身安全是受法律保护的;

4、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有此所发生的责任问题,原则上由所在机关来承担责任。

第二章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名解:

1、公务员权利:指的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

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2、公务员的义务:指的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

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

选择:

1、引起公务员权利义务产生的法律事实是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而加入公务员队伍。

2、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特点是同一性、平等性、法制性、强制性、不可放弃性。

3、下列属于公务员政治权利的是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政治平等、申诉控告。

4、下列哪项公务员权利保护揭发政府工作缺点和弊病的人员免受打击报复申诉控告。

5、公务员的经济权利职业保障权、退休的权利、劳动工资、津贴、福利保险等权利。

6、国外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培训教育权利。

8、根据全力的内容不同,可以把公务员的权利分为身份方面的权利、职务方面的权利、经济方面的权利、政治方面的权利。

9、公务员职务和身份保障权的内容包括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问答:

(一)怎样理解公务员权利的含义?

公务员的权利指的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其含义是:

1.公务员的权利以其身份为前提;

2.国家规定公务员的权利,是为了使公务员有效地行使职权,执行公务;

3.公务员权利的具体内容,就是公务员在履行公职的过程中,公务员本人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一

定的行为;

4.公务员权利的具体内容是由国家文明规定,并且公务员权利的行驶是由国家法律加以保障的。

(二)怎样理解公务员义务的含义?

公务员的义务是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公务员义务本质上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所规定的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其含义是:

1.公务员的义务以公务员的身份为前提。

2.这种义务公务员必须履行。公务员是行驶公务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对其手中掌握的权利如果不加以严格规范和限制,就可能滥用权力。

所以,必须严格规定公务员的义务。义务具有强制性,公务员不得放弃或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规定公务员权力与义务的意义是什么?

1、公务员权力与义务的规定,有利于推进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2、公务员权力与义务的设定,是公务员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有效约束;

3、对公务员权利义务的确认,是公务员行使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有效保障;

4、对公务员权力与义务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5、对公务员权利义务的规定,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

(四)我国的公务员拥有哪些权利?

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法律规定的一般公民的权利,一部分是法律特别规定的机关工作人员应享有的权利。

(五)我国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六)国外公务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于职守;

2、服从领导、执行命令;

3、保持政治中立;

4、严守国家机密;

5、回避;

6、遵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

7、申报财产;

8、对兼职的限制规定。

(七)如何理解“公务员应当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1、公务员服从的决定和命令应是上级作出的。一般而言,对公务员实施领导应逐级进行。上级向公务员交代任务,一般应通过其

主管的上级,但有时也可以越级直接向下级公务员发出决定于命令。

2、公务员服从和执行的事上级作出的决定与命令。

3、公务员服从于执行的上级决定与命令应是依法作出的。

4、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

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后果由上级负责;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与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章职务与级别

名解:

1、职位:是指有上级组织确定的,由一个工作人员所负担的工作量以及职务与责任的集合体。

2、职位分类:即以职位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3、品位分类:即以人为分类对象,通常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应获得报酬的多少为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的人事制度。

4、职位类别:是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的职位管理制度。

5、综合管理类职位: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职位。

6、专业技术类职位: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

7、行政执法类职位: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8、职务序列:是依据所负责任大小、难易程度的高低、资格条件的不同,而设置的从低到高的职务层次,形成机关的层级结构,也为公务员提供了职业发展的阶梯。

问答:

(一)职位分类有何特点?

职位分类作为一种现代人事分类制度,具有五个特点:

(1)职位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

(2)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

(3)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具体应该干什么,而是通过对职位面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进而确定每一个职位在全部职位分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4)职位分类旨在通过实行科学分类来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

(5)职位分类随着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作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制度各有何优缺点?

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1)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是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

职位分类的缺点:(1)灵活性差。(2)管理成本高。(3)欠缺人性化。

品位分类制度则与之相反,其优点在于:(1)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2)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方面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员;(3)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

一的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分配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容易。

品位分类的缺点:(1)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局面;(2)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3)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浅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

(三)我国怎样划分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1、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

2、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

3、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4、除上述三类职位外,还有法官、检察官类职位。该职位分别行使国家的审判权与检察权,具有司法强制性和较强的专业性,与其他类别职位的性质、特点存在明显区别。

5、公务员法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单独增设新的类别,为进一步完善职位分类制度预留制度空间。

(四)我国怎样设置公务员的职位类型和职务序列?

我国根据“职位类别”和“是否承担领导职责”这两个标准来区分公务员的职务类型,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大类型。领导职务负有领导职责,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的职权和责任。

非领导职务不负有领导职责,一般不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的职权和责任,但是较高层次的非领导植物职务,可协助同级领导职务工作,经授权可以负责互惠协调某方面的工作。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非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序列具有对应关系:巡视员对应厅局级正职,副巡视员对应厅局级副职,调研员对应县处级正职,副调研员对应县处级副职,主任科员对应乡科级正职,副主任科员对应乡科级副职。

我国还规定了非领导职务层次与领导职务层次对应的最高上限,“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五)级别有什么功能?

一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二是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

(六)我国如何划分公务员级别?

1、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共分为27级。

2、实行职务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关系,即“一职数级,上下交叉”。职务与级别相对独立,但并不是完全分离。

3、我国公务员级别划分“向基层倾斜”。也就是说,越是基层的职务,对应的级别越多;越是高层的职务,对应的级别越少。(七)确定和晋升公务员级别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公务员级别的总的原则是: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这就规定了公务员确定和晋升级别的四个依据:

1.职务。这里说的职务,不仅包括领导职务,还包括非领导职务;不仅包括综合管理类职务,而且还包括专业技术类职务、行政

执法类职务的多种职务。

2.德才表现。这里说的德才表现,反应公务员的素质,不仅包括思想品质,还包括能力才干。

3.工作实绩。此处的工作实绩,主要是指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社会效果。

4.资历。资历,包括学历、工龄与任职经历和年限等能反映资历的情况。

第四章录用、考核与培训

名解:

1、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一种制度。

2、公务员考核:是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各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和评价。

3、公务员的培训:是指各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职位的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其所任用的公务员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政治和业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训练。

选择:

1、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

2、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3、不得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有: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曾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

4、公务员录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公开考试、严格考察。

5、我国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间的考核结果是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7、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德、能、勤、绩。其中德是指政治思想表现、社会公德。

8、对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民主公开的原则、注重实绩的原则、依法考核的原则。

9、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包括: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10、考核公务员工作实绩主要是看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

11、国家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国家公务员。

12、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目的是:学用一致。

13、初任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时间一般不少于十天。

15、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管理才能的培训。

问答:

(一)如何理解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含义?

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一种制度。具体说,一是公务员录用特指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包括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以及办事员,而不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二是公务员录用主要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予以录用;三是公务员录用要严格一招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是录用公务员的机关是国家政党机关。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重点是什么?

1.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1)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2)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3)勤,指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4)绩,是指工作实绩。(5)廉,是指廉洁自律情况。

2.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内容就是工作实绩。

(三)公务员的录用程序?

1.编制录用计划;

2.发布招考公告;

3.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

4.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公开考试;

5.确定考察人选并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6.录取与试用。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方法有哪些?

1.领导考核与群众相结合。

2.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3.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五)建立和实行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使公务员获得履行职责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开发公务员的潜能,促进人才的成长。

3.提高机关工作的效能,保证机关职能的实现。

(六)公务员培训的原则和种类有哪些?

1.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注重能力建设。它对保证公务员培训目标的实现起着约束和导向的作用。

2.公务员培训的种类:对新人录用的培训,也称初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培训,即任职培训;根据专项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

第五章职务任免与升降

名解:

1、职务任免制度:是关于公务员职务任免形式、任免机关及其权限、任免职务的情形及相关事宜的管理制度。

2、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是指任免机关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任职条件,在其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用或免去公务员担任某

一职务。公务员任免包括公务员的任职和免职。

3、任选制:就是按照法律和有关章程规定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来确定公务员任职或者免职的任免方式。

4、任选制公务员:是指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中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选举或是任命的

人员,以及政党机关、政协机关中按章程选举产生的公务员。

5、委任制:就是由任免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其辅导人员或是执行人员担任一定公务员职务或是免去其现任的职务的

用人方式。

6、聘任制: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通过聘用合同任用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方式。

7、任免权限:是指某一任免机关对一定范围内公务员的职务所具有的任免权。

8、职务聘任:就是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任用方式。

9、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会对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案,依法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

10、职务晋升制度:是指机关依据法定的条件、方式、程序,使得公务员得到职务晋升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11、任职前公示制:就是将党委(党组)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拟提拔或调整的公务员的有关情况,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期

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在正式实施对公务员的任职的人事管理制度。

12、任职试用期制:是指对已经通过任用程序确定了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胜任者正式任职。

13、降职制度:是机关依据法定条件、方法、程序,使公务员职务降低的一种人事制度。

选择:

1、各级政府组成人员中的正、副行政首长,任职实行选任制。

2、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机关是本级人大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

3、国家公务员免职的程序包括:提出免职建议,审核,审批,免职通知。

4、任选制公务员职务的任免,通常采用公报,公告等形式,在社会上或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

5、委任制的产生方式是录用、调入。

6、实行职务聘任的范围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辅助性职位、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人才。

7、机关聘任公务员采取的任职形式是签订合同。

8、机关聘任公务员采取的方法有:直接选聘、公开招聘。

9、公务员法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法律专家组成。

10、当事人应当在正义发生之日起六十天内,以书面形式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数递交副本。

11、我国对晋升领导职务的资格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12、国外晋升方式主要有考试晋升、考核晋升。

13、竞争上岗适用于司局级正职以下的职务。

14、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一年。

15、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又不适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按程序予以降职。

问答

(一)公务员职务任免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按照我国现行的任用制度,公务员职务任免主要包括有三种类型: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

(二)职务聘任有何重要作用?

(1)实行聘任制有利于健全公务员用人机制、增强公务员职务的生机和活力。这是从完善公务员制度角度看聘任制的立法意义。

(2)聘任制有利于满足机关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适应行政管理发展的新要求。这是从机关工作需要来看聘任制的立法意义。

(3)聘任制引进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

(4)实行聘任制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三)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方式有哪些?

我国公务员法特别强调“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这就明确规定了逐级晋升与破格、越级晋升制度。

(1)逐级晋升,是指按照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序列顺序由下至上提任职务。

(2)破格晋升,是指对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在今生是适当放宽资格方面的要求,如放宽年龄、基层工作经历、文化程度、任职年限等方面得资格要求。破格晋升要按一定的程序报批。

(3)越级晋升,是指对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序列顺序跨越一个职务层次晋升职务。(四)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程序是什么?

1.民主推荐。职务晋升首先要经过民主推荐的环节。民主推荐是按照规定的范围、程序和要求,组织有关方面人员推荐晋升人选的方法和活动。它是落实群众对公务员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重要方式,是群众路线的在公务员工作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民主推荐按以下步骤进行:(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2)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3)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别统计,综合分析;(4)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以民主推荐结果为重要依据,来确定考察对象。

2.组织考察。考察是组织上了解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做好考察工作,准确了解干部,是正确使用干部的前提。考察的根本目的是对考察对象是否适合拟任职务做准确的评价。考察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深入细致地开展,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做出错误判断。考察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情况,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考察步骤主要是制定考察工作方案、发布考察预告、广泛深入了解情况、提出任职建议方案等。考察具体方法包括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对领导成员职务的人选考察要慎重,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要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沟通协调,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3.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讨论决定,是晋升的决定和决策环节。要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属于本级党委(党组)管理的,有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做出任职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属于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本级党委(党组)可以提出选拔任用建议。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党委常委会做出决定,决定前要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讨论决定时,要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这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要求。

4.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履行任职手续,是职务晋升的必要环节。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任免机关下发任职通知,并指定专人与干部本人谈话。需要公示、试用的,实行任职前公示、任用试用期。选任制职务,进行依法推荐和民主协商,由选举机关选举

产生。

(五)实行公务员降职制度有什么深刻的实现意义?

1.从识人用人角度来看,准确地“识事”和“识人”是相对的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不能准确的根据职位来选拔对象,也就是匹配程度有限,这就要求在公务员职务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公务员职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2.从职位要求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领导职位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就存在公务员素质同领导素职位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外,有针对性对公务员职务进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凡是素质能力已不适应现任职位要求的,就应调整交流到其他岗位或者降职,把素质和能力更适应岗位要求的公务员选拔上来。

3.从公务员个人角度来看,公务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影响公务员素质、能力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是学习和实践。善于学习、善于实践的公务员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不善于学习和实践的公务员往往会难以适应职位的要求。因此,降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公务员的本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4.从实践上看,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领导能上不能下问题严重,公务员一但升职,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公务员的积极性,削弱了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实行公务员降职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人员,疏通公务员队伍能上能下的渠道,对促进公务员队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所长,增强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公务员降职与行政处分有何区别?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降职不是行政处分,而是一种公务员任用行为,是一种人才资源调配手段,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公务员,为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选。它与行政处分的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惩戒是通过惩处违法违纪人员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已达到维护法纪,直至和预防违纪行为发生的目的。职务升降的降职虽然有警示、激励的意义,但主要的目的却在于为职位选择适宜的人选和合理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每个公务员的作用,从而保证机关的效率。

2.原因不同。惩处工作人员的原因是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对公务员实施降职的原因是公务员不称职。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排除因公务员违法违纪而导致降职的情况,但是在这里,违法违纪实际也是不称职的表现。行政处分和降职是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决定的。

3.实施的后果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受处分,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就是说,某些权力是被限制的。而公务员降职作为职务关系的正常变更,以上方面都不受影响。由于机构精简、撤销等,也可能将公务员安排到低于原职务层次的职位上任职,但这种降职安排不是职务升降意义上的降职,因为这种降职不是由于公务员本人不称职而做出的职务安排。

第六章奖惩与惩戒

名解:

1、公务员奖励: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工作表现突出、显著工作业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

者公务员集体给予一定荣誉或者物质利益,以示鼓励的制度。

2、撤销奖励:是指机关对于违反法定事由或者法定程序的奖励给予撤销的行为。

3、公务员纪律:是指机关为保障实现其组织职能,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制定的要求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4、公务员惩戒制度:是指对有过错公务员的行为予以否定性的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申戒,以对其警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

称。

5、公务员处分:是指公务员违反纪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一种惩戒形式。

6、处分的法律后果:是指受处分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依法承担的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主要是在晋升工资档次、级别、职务上所受到

的影响。

7、处分期间:是指处分决定的执行期限,也即处分的法律后果的影响期间。

8、解除处分:是由作出公务员处分决定的机关对处分期已满,且在处分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得公务员给予解除处分的决定。

选择:

1、公务员奖励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激励作用、示范作用、竞争作用。

2、从公务员奖励制度本身的特性来看,公务员奖励的主要原则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想结合、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相结合、定期奖励和及时奖励相结合。

3、属于奖励条件的有: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同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有功绩的;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4、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包括:嘉奖、记一等功、记二等功、记三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5、精神奖励的方式包括下列方式:公示、授予证书、记入档案、召开报告会、召开表彰会。

6、物质奖励的方式包括:一次性奖金、奖品、晋升工资档次。

7、有权授予荣誉称号的机构是:省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工作部门、国务院。

8、公务员纪律的特点包括:法定性、普遍性、强制性、全面性。

10、在对公务员处分的过程中,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及手续完备的原则。

11、公务员受到开除处分,不能被解除。

12、记过的处分期间是18个月。

13、受开除处分,法律后果有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再享有公务员的各项权利,退出公务员系统,不得被再次录用为公务员。

14、公务员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有关机申诉,受理机关认为给予公务员处分不当或者有错误的,应当作出变更处分的决定,包括减轻,加重,撤销。

问答:

(一)公务员奖励有什么特点?

公务员奖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务员奖励的主题是公务员所在的各类机关。其次,奖励的对象是公务员个人或者公务员集体。

再次,奖励的条件是工作上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公务员法以列举的形式具体明确了十项应当予以奖励的情形。

(二)公务员奖励的授奖标准和形式是什么?

各种奖励的具体授奖标准: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优良成绩的,应当授予嘉奖;对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应当给予记三等功;对于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当给予记二等功、记一等功;对于功绩卓著,有特殊贡献饿,应当授予荣誉称号。

奖励的形式包括物质奖励与将身奖励,并且以精神奖励为主。在公务员奖励的具体实施上,每种奖励都是以精神奖励的形式为主,再配合一定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方式包括公示、授予证书、记入档案、召开表彰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物质奖励的方式包括一次性奖金、奖品、晋升工资档次等得做法。

(三)公务员纪律分为哪几种类型?具体哪些规定?

公务员纪律有十六项具体规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道德纪律。

1.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我国公务员应该遵守政治方面的纪律,保证在履行职责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政治纪律在公务

员纪律中是首当其冲规定的。

2.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工作纪律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时应当遵守的纪律,是公务员纪律中最基本的内容。

3.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廉政纪律是指公务员在廉洁方面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4.违反道德纪律的行为。道德纪律是公务员作为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

(四)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有哪些?

公务员制度规定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处分种类。

(五)处分公务员应遵守哪些原则?

1.事实清楚。

2.证据确凿。

3.准确。

4.处理恰当。

5.程序合法。

6.手续完备。

(六)公务员处分有哪些程序?

1.初查。

2.立案。

3.调查取证。

4.陈述、申辩。

5.作出处分决定或者撤销案件。

6.通知。

(七)公务员制度对解除处分有什么规定?

解除处分,是由作出公务员处分决定的机关对处分期已满,且在处分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的公务员给予解除处分的决定。

1.解除公务员处分条件的。第一,受到撤职处分以下的处分才能予以解除,受到开除处分的不适用解除处分。第二,处分期间届

满。警告的处分期间为六个月;记过为十二个月;记大过为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为二十四个月。第三,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第四,没有在处分期间发生违纪行为。

2.解除处分的机关。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机关是做出该处分决定的机关。

3.解除处分的程序。公务员处分期间届满时,由受处分公务员所在单位根据受处分者在处分期间的悔改表现,向作出处分决定的

机关提出申请;原处分决定机关经过考察认为受处分的公务员符合解除处分条件的,作出解除处分的决定;解除处分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保存入本人档案;解除处分的决定还应该通知有关部门、单位,并送达该公务员。

4.解除处分后的影响。解除处分后,受处分的公务员的晋职、晋级和晋升工资档次不再受到此处分的影响,其权利、义务与未受

处分公务员没有任何不同。

第七章交流与回避

名解:

1、公务员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者公务员个人的愿望,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法定形式,调整公务员的工作职位,形成机关内部、机关之间及机关与外界的人员流动,从而产生或变更公务员职务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

2、调任: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员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3、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的平级调动,既包括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也包括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的转换任职。

4、挂职锻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5、公务员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公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等因素影响工作,而对公务员在担任职务、任职地域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的法律制度。

6、任职回避:只对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的限制。

7、地域回避:指为了避免亲属关系、宗族关系等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务,对公务员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域担任某些职务作出限制。

8、公务回避:是指遇到设计公务员本人或者与本人有某种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等法定情形时,为避免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而对其执行相关公务作出的限制。

选择:

1.我国公务员制度将调任的对象确定为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务员的人员。

2.转任是指因工作需要或者其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的平级调动。

3.中组部、国家人事部选派中央机关的干部到东北地区各级政府中交流任职,这种干部交流方式属于挂职锻炼。

4.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挂职锻炼的形式是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5.需要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是: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

(一)公务员交流制度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

1.合法性与合理性兼顾的原则。

2.优化配置与适才适用的原则。

3.严格管理权限与个人服从组织原则。

(二)公务员交流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1.促进公务员的培养锻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作用。

2.有助于实行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

(三)公务员交流的法定形式有哪些?

我国公务员交流包括三种形式: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四)转任区别调任和挂职锻炼的特征体现在哪里?

一是转任只限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是在机关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不同职位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同一部门、地区,与调任这种形式有明现的区别。二是转任作为公务员的内部交流,虽然不涉及身份的变动,但是人事管理关系必须转移,这是与挂职锻炼的本质区别。(五)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回避制度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见了和晚上公务员回避制度,对促进机关的廉政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平、正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对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起到积极导向作用。第二,对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第三,对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起到制度保护的作用。第四,对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起到组织建设的作用。

(六)公务员回避有哪几种类型?

公务员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类型。

第八章工资、福利与保险

名解:

1、公务员的工资:指国家根基按劳分配的原则,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给公务员个人的劳动报酬,是公务员劳动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2、公务员的福利:是指国家和单位为维持公务员的基本生活,或者提高公务员的物质文化水平,或者解决公务员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对公务员提供经济上面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3、公务员的保险:是国家对年老、患病、伤亡、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工作能力的公务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法律保障形式。

4、津贴:是对公务员在特殊劳动条件下或工作环境下付出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支出所给予的适当补偿。

5、补贴:是国家适应职务消费和福利等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公务员的改革承受力,对公务员进行的适当弥补。

6、奖金:是对劳动者超过定额劳动或者做出显著成绩的物质奖励,是作为工资补充的劳动报酬形式。

7、工时制度:是国家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休息时间,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而制定的工作时间的规定。

选择:

1、公务员工资具有以下含义:是公务员为国家服务的劳动所得,必须由国家财政支付;只能以法定货币形式出现;是公务员收入

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不包含其他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权益。

2、公务员福利的含义:由国家财政支付;弥补公务员部分额外支出,保证公务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以维护公务员身心健康;形式多样。

3、公务员保险的含义:法定的强制性的保险;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国家对公务员的补偿和帮助;保险利益形式多样;以货

币形式为主。

4、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对公务员具有保障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等基本功能。

5、公务员工资是公务员个人获得的劳动报酬,其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补贴、津贴和奖金。

6、公务员津贴是工资中除基本工资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区津贴、岗位津贴。

7、国家适应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公务员的改革承受力,对公务员进行的适当弥补,给予公务员补贴。

8、年度考核优秀、称职的,奖励年终一次性奖金,奖金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资。

9、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合

理的工资差距。

10、属于公务员福利的是:机关单位的食堂、机关单位的游泳池、交通费、洗理费、取暖费。

11、我国实行冬季取暖补贴的地区是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12、公务员现行的休假包括:法定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病事假。

13、公务员可以享受探亲假的对象是配偶、父母。

14、丧假是公务员配偶、父母、子女死亡时给予的假期。

15、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国家对其亲属提供的抚恤和优待主要包括: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

补助。

问答:

(一)保障公务员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原则有哪些?

1、工资、福利、保险法定原则。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政策由国家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任何机构不得擅自违反规定。

2、按时足额发放原则。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工资,强调公务员的权利应受到法律保护。

3、财政保障原则。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负担。(二)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制度有何意义?

1、是宪法规定的“按劳分配”原则在公务员制度中的贯彻落实。在公务员制度中规定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制度,将公务员视作劳动者的一员,充分肯定和承认公务员为国家提供服务是有权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因此保障了公务员的基本权利。

2、为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工资、福利、保险的保障、激励与调节功能,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廉洁和稳定,又有利于工资、福利、保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制度的严肃统一,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促进公务员各项经济利益权利的公开化,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保障了公务员的经济利益,并且还保证公务员的收入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吸引素质较高的人才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公务员的收入的具体项目和数量水平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对保障公务员队伍廉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九章辞职、辞退与退休

名解:

1、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经过任免机关批准,解除与其机关的职务关系,或者担任领导职务的

公务员,依法辞去所担任的领导职务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

2、因公辞职: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政协章程的规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常委会或者政协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3、自愿辞职: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继续在领导岗位工作时,自行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4、引咎辞职:是指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略影响,或者对重大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5、责令辞职:是指按照管理权限的管理主体根据领导成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

去现任领导职务。

6、公务员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遵守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作出的解除其与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

的行为。

7、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为国家服务到一定的工作年限,或因残疾丧失了工作能力,依法办理退休手续

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给予一定的退休待遇和生活保障。

选择:

1、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未满国家的最低服务年限的,在涉及国家安全的职位任职,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本人继续处理的,正在接受审计的不得辞去公职。

2、公务员辞去公职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丧失公务员的一切待遇、再次任职受到一定的限制、消灭公务员职务关系,丧失公务员身份。

3、根据辞职原因的不同,辞去领导职务的形式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

5、公务员辞去公职,任免机关应当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接到申请之日起90日内予以审批。

6、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规定情况下,不得辞退公务员:因公残疾,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患病或者附上,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7、关于公务员提前退休的规定:公务员提前退休的前提是由公务员资源提出;公务员本身申请退休的,必须经过任免机关审批。

8、公务员队伍“出口”主渠道是退休。

9、根据确定退休时是否考虑公务员的个人意愿,我国公务员的退休方式分自愿退休和强制退休。

问答

(一)建立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的意义?

1.既体现并巩固了我国对传统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又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

2.有效保障了公务员择业自由权的实现。

3.有助于保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立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担任领导职务的“上下”机制。

2.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对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的监督约束机制。

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三)公务员退休的特点?

1.严格坚持到龄即退,实现公务员推许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公务员退休金计发办法和标准,突出了公务员的特点,符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3.与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4.重视对退休公务员的管理。

(四)公务员退休制度的基本原则?

1.退休待遇国家保障性原则。

2.基本制度的统一性原则.

3.退休待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法律保障原则。

(五)建立退休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更新交替机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及时对公务员享受老有所养权利的保障,又是对公务员履行退休义务的督促。

3.是调节公务员领导职务管理的重要方式,避免出现公务员领导职务终身机制。

4.有利于发挥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第十章申诉、控告及法律责任

名解:

1、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其所在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做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意见和要求的行为。

2、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认为所在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告发,请求获得法律保护,并要求惩处违法、违纪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行为。

选择:

1、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具有权利保障性、事后监督性、预防性、程序性的特点。

2、引起申诉的原因,是公务员对已发生效力的处理决定不服,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结果。

3、公务员的控告不以机关的人事处理决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4、控告的重点是公务员对机关及其领导人的监督,以保证其执行政策和法律的准确性、严肃性。

5、公务员对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这里说的“处理决定”具体包括辞退、年度考核定为不称

职并给予降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行政处分。

6、公务员申诉的条件包括:主体条件、对象条件、时间条件、管辖条件。

7、我国的申诉受理机构基本属于仲裁型。

8、在我国,有权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有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管理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上一级机关。

9、受理控告的法定机关有上级机关、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行政监察机关。

10、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狭义上讲是指公务员、机关违反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后应当承担的消极意义的法律后果。

(一)公务员申诉具有哪些特点?

1.申诉必须由公务员本人提出;

2.申诉的对象局限于涉及公务员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

3.申诉的原因是公务员认为人事处理决定违法或不当且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4.公务员申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公务员控告具体有哪些特点?

1.控告必须由公务员本人提出。公务员本人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死亡,可以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2.控告的原因是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不法侵害,要求对责任人进行惩处;

3.控告对象是特定的,即公务员所在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4.受理公务员控告的机关,可以是上级机关,也可以是有关的专门机关,如行政监察机关。

(三)公务员申诉与控告制度具有哪些性质?

1.权利保障性。

2.事后监督性。

3.预防性。

4.程序性。

(四)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异同有哪些?

1.相同点:(1)申诉控告的主题是公务员法律确定的公务员,公务员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公民,它享有一般公民没有的法定公务员权利,并履行公务员的义务;(2)申诉、控告的对象是公务员法规定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申诉、控告的客体是公务员所在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务员特有的权利和利益的违法或者不当的行为。

2.区别:(1)起因不同。引起申诉的原因,是公务员对已发生效力的处理决定不服,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结果。而公务员控告的起因是所在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实施了违法乱纪的行为;(2)前提条件不同。公务员的申诉必须以机关的人事处理决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而公务员的控告则不以机关的人事处理决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3)目的不同。申诉的目的是使处理机关改变或撤销对自己的处理

决定,以便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使已经受到的损失得到补偿;而控告的目的不仅是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恢复和补偿,而且还要求有关机关追究实施不法侵害的机关或人员的法律责任。(4)受理机关不同。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是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受理公务员控告的机关是上一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5)功能不同。申诉的重点是保护公务员个人的合法权益,及时纠正机关的不当处理;而控告的重点则是公务奥运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监督,以保证其执行政策和法律的准确性、严肃性。

(五)建立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意义?

1.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的实现。

2.促进了机关体系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

3.保障了公务员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4.保证了公务员制度的实施。

(六)设定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1.是完整的公务员法律规范的一般要求。

2.是公务员法律制度得以正确全面落实的保证。

3.是实现公务员权利义务的保障。

4.是加大公务员制度执行力度的保障。

(七)机关违法公务员法的行为有哪些?

1.突破条件任用公务员的行为。

2.不按条件奖惩、回避与办理退休的行为。

3.违反程序对公务员进行任用、考核、奖励的行为。

4.违规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行为。

5.妨害竞争性公务员管理活动的行为。

6.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行为。

7.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2019最新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

1.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 (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4.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 (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5.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6.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必须以人为核心 (2)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5)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7.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科学的人事管理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8.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研究人事管理问题,这意味着:①要把人事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②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③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

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 人事管理: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像,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做出的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人事信息:是人与事,以及人与事,以及共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当这些现象被人们感知,并用语言形式描绘成种种消息资料等时,就成为人事信息。 人事培训是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系统的工作。 人事立法:是国家对人事管理中人与人的有关方面及相互作用的各个环节制定系统的法律规范。 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把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管理工作中,使人事工作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保持高效率,以适用现代化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品位分类制度:主要以个人资历条件如学历工作经历和身份作为分类依据一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就以职位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条件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工作分析:是对一个组织机构中的所有职务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责任,要求条件,技术与环境条件及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 职位:指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职级:是指工作性质,

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职等: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 职务:是某一位所负担的职责任任务,即分内所长之事务。 职称:指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包括专业择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 专业技术职务:指需要具有韦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方能担负的工作岗位,实践中,各类单位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工作来履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专业技术职称:是标志立夏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是同权威机构对专业人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予的资格眕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 人事规划:指组织所有人事规划的总称,狭义指企业从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全面科学分析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政策措施,确保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 流动适度原则: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是每个企业运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适度合理的人力流能够让企业人力队伍具有积极性,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录用决策:指对通过甄选测试的应聘者进行的进一步甄选,确定哪一位应聘者被最终录用的过程。 人事培训:指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工作。 公务员流动:指在行政系统内外部及内部之间,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性质,职务,岗位在国内或国际上的变动,公职务流动的实质是人事关

人事管理学-

《人事管理学》( 课程代码:00324 ) 注意: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 3.必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能使用涂改液;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事规划:狭义上的人事规划指的是企业从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确保满足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2.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组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绩效标准,对所属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职位分类的功能。 答:(1)职位分类是现代人事管理的起点和基础 (2)职位分类提供了“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 (3)职位分类是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4)职位分类使考核、奖惩有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标准 (5)职位分类为职业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6)职位分类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7)职位分类有利于精简机构和合理定编 (8)实行职位分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退休退职制度 2、简述工资与福利的不同。 答:虽然工资和福利都是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薪酬中的地位不同。工资属于货币薪酬,在薪酬中占主体,是薪酬的基本形式,而福利属于非货币薪酬,在薪酬中处于补充地位。 (2)给付的依据不同。工资遵循的是按劳分配原则,是绩效考核的结果,但福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事管理学试题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事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i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下列国家中,公务员管理机构属于“部外制”的是 A.法国B.日本C.英国D.德国2、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是 A.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具有良好的品行 C.年满十八岁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目前我国公务员级别一共有 A.27级 B. 25级C.15级 D. 12级4、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中职位数量最大的是 A.综合管理类职位B.专业技术类职位C.行政执法类职位D.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5、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不能组织录用考试、无权审批录用人员名单的是 A.区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6、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形式的是 A.职位考核B.周期考核C.能力考核D.平时考核7、任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任免机构B.任免情形C.任免形式D.任免程序8、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方式是 A.资格晋升B.考试晋升C.年资晋升D.考核晋升9、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又不适宜转任同级其它职务的,应按程序予以A.降级B.降职C.辞退D.撤职 10、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 A.六个月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11、公务员法规定,记过的处分期间是 A.六个月B.十二个月C.十八个月D.二十四个月 12、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中,不能被解除的是 A.警告B.记过C.开除D.撤职 13、公务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的首要条件是 A.有国家规定的编制空额B.符合回避规定 C.调人人员必须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具备的政治思想水平D.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任职资格 14、下列属于国家公务员内部交流形式的是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全

00324 《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单选)人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部门,在整个社会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判改)人事管理的目的在于谋求人与事科学结合和公事人与组织密切配合的人事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3、(单选)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人事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人事管理理论是对人事管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4、(判说)谋求社会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是人事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 5、(单选)人事关系是人事管理所特有的管理对象。 6、(多选)人事管理对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人、组织和事。 7、(判改、单选)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源于它的科学性,社会 属性源于它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8、(单选)人事管理自然属性宏观方面如人事管理的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等。 9、(判说)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人事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 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印记。所以改革和完善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10、(单选、判改)如果说人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是人事管理目标的载体,那么人事管理的目标就是人事管理中 的人和组织的灵魂。 11、(多选)人事管理目标的四要素:主体、客体、任务、指标。 12、(单选)长期目标是人事管理部门在较长的时间所要完成的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 13、(单选、判改)宏观目标是指带全局性、总体性和战略性的目标。 14、(单选)个体目标是指组织成员希望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 15、(判改)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6、(单选、判改)学习和研究人事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组织人事管理体系,提高 组织行政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单选、判改)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 则,也是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 18、(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政治性、综合性、实用性。 19、(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第三章 1、(单选)(1)人事管理是指各种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 (2)人事编制管理是指对各类国家人员配备的数量限制、数量计算标准、数量增减等各项管理以及对各级各类国家的建立、变更、撤消等项管理。 (3)人事编制管理的历史渊源是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判改) 2、(多选)人事计划管理的原则:目标原则、可行原则、优化原则、可控原则。 3、(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1)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 (2)真实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3)保密原则。 (4)服务性原则。 4、(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节:(1)人事档案的收集。 (2)人事档案的整理。 (3)人事档案的保管。 (4)人事档案的利用。 (5)人事档案的转递。 5、(多选)人事统计管理的基本要求:统一集中的要求、客观科学的要求、准确及时的要求。 6、(单选、判改)品位分类制更着眼于官阶,品定于人,官随人走,而职位则可以和官阶脱节。 7、(单选、判改)(1)职位分类制与品位分类制不同,它以“事”即工作任务与职责为中心。职位分类的对象 是公务员的职位,而非担任职位的人员。 (2)职位分类所依据的基本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自考人事管理学必考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人事变动与流动管理 1. 不属于劳动力流动类型的是() A.企业流动 B.地理流动 C.职业流动 D.社会流动 A(P174)劳动力的流动包括劳动力的地理流动、职业流动和社会流动三大类型。 2. 组织内部的员工流出组织指的是组织员工流动的() A.组织内部流动 B.组织外部流动 C.职业流动 D.社会流动 B(P173)“组织内部流动”反映的是员工在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流动。“组织外部流动”既可以是组织以外的人员流入组织,也可以是组织内部的员工流出组织。 3. 广告费、代理费体现的是离职成本中的()类型 A.分离成本 B.招聘成本 C.选拔成本 D.雇用成本 B(P174)广告费、代理费、中介费、应聘者、招聘者的交通费,招聘者的时间等都属于招聘员工需要花费的成本。 4. 接替者的失误造成的离职成本是() A.分离成本 B.招聘成本 C.选拔成本 D.生产率损失成本 D(P174)生产率损失成本主要包括空缺成本、离职者离职前的生产率损失、接替者的失误和浪费成本。 5. 以下不属于对员工流失进行管理的原则是() A.差别控制原则 B.效率原则 C.适度原则 D.强制原则 D(P177)对员工流失进行管理需注意差别控制原则、效率原则以及适度原则。 6. 公民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进入公务员系统属于() A.界内流动 B.入界流动

C.出界流动 D.垂直流动 B(P178)入界流动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进入公务员系统,获得公务员的角色,实现人与职位的初次结合。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系统的入界渠道主要是考任、调任(调入)和聘任。 7. ()是指人与事结合一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A.经济利益驱动性 B.动态适应性 C.能级对应性 D.行政文化引导性 B(P182)所谓动态适应性,是人与事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8. ()指包括信念、作风、行为规范在内的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A.组织文化 B.组织架构 C.组织柔性 D.组织信念 A(P188)组织文化指包括信念、作风、行为规范在内的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色,能引起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产生强有力的组织凝聚力,从而可以有效地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 9. ()是引导公务员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 A.制度设计 B.劳动契约 C.工资机制 D.保障机制 C(P190)公务员人才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工资机制是引导公务员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 10. ()是指解雇、提前退休、被动型在职失业 A.自然流出 B.非自愿流出 C.随机流出 D.自愿流出 B(P175)流出形式分为自然流出(如退休、伤残、死亡等)、自愿流出(辞职、主动型在职失业等)、非自愿流出(解雇、提前退休、被动型在职失业)。 11.以下属于员工流出组织的形式有() A.辞职 B.解雇 C.除名 D.调岗 E.退休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真题含答案

2012年5月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11747)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号和小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带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战略管理与伦理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碳排放的策略是() A.雇佣较少的本地员工 B.从本地获取原材料 C.只生产出口产品 D.从海外购买新机器设备 2.控制幅度是指() A.组织运营的工厂数量 B.一个人直接监督的员工数量 C.组织的市场份额 D.组织所雇佣的总人数 3.泰罗管理理论中的“例外管理”是指() A.管理者应把精力集中在查看没有问题的地方 B.管理者应确保预算计划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一致 C.管理者应更多地授权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D.管理者应把时间用在查看有问题的地方 4.不属于Y理论特点的事() A.人们享受工作并参加工作过程中 B.人们必须受到强迫才能工作 C.人们会受到自我实现的激励 D.人们欢迎来自工作场所的挑战 5.对团队型管理风格最好的表述是() A.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低 B.对人关心程度低,对任务关心程度高 C.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高 D.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低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6—8小题,共15分。 6.简述工作再设计的三项原则并说明实施工作再设计的两种途径。(5分) 7.简述组织中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的区别并举例说明。(5分) 8.对比外部招募,内部招募有哪些优点?(5分) 仔细阅读案例,并回答第9—12小题。 A2Z有限公司 A2Z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大型制造企业,25年前由明氏家族建立。现在,明氏家族

最新人事管理学00324自考大题及答案

2018年1月人事管理学00324自考大题 名次解释: 1.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德尔菲法 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在专家小组的越策意见趋于集中后得出结论的结构化方法 3.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组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绩效标准,对所属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组织进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4.人事效能监察 人事效能监察是指人事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部门及其任职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履行职责和执行职能的质量、效率、效果等情况进行的检查、问责和处置活动。 问答: 1.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 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 2.人事信息是实现人事管理的手段 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和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2.级别的作用 (1)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统一标尺。 (2)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3)级别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3.培训需求评估内容 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培训需求评估指的是根据员工培训需求评估的目标,完成培训需求的确认工作。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要求为基于战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4. 5.公务员流动外部挑战 公务员流动的外部挑战是什么? 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第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第三,经济一体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论述: 1. 2.职位分类的功能 ①人事管理的基础②提供用人标准③制订工资的依据④考核的标准⑤培训的依据⑥工作效率提高⑦合理定编⑧完善退休制度 3. 4.工资与福利区别 虽然工资和福利都是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笔记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小抄 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像,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1是指社会劳动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事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实践活动。2是对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3是通过织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进行的,4人事管理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事的需要。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有4点:1科学化2法制化3系统化4专家化 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1以人为核心2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3 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5必须重视职位的人员测评 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2)人事信息是现实人事管理的手段,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事信息中要处理要哪些关系?1数理与质量关系2一般与个别关系3正反馈与负反馈关系,4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与非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的关系 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的特点?(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1月人事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事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是( A ) A、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 C、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D、年满十八周岁 2.我国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职务全部实行(B) A、选任制B、考任制 C、聘任制D、委任制 3.下列实行“折衷制”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4.公务员制度直接产生于西方国家的( B ) A、共和制度B、政党制度 C、宪政制度 D、议会制度 5.职位分类制度首创于( A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D、英国 6.公务员职务序列包括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B ) A、职位性质与任职资格 B、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 C、职务名称与职务层次D、职务名称与职务类型 7.我国规定了从国家级正职到乡科级副职的领导职务层次有( C) A、6个B、8个 C、10个 D、12个 8.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对象是( A2 ) A、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B、领导职务的成员 C、非领导职务的成员 D、各级公务员单位 9.下列不属于公务员年度考核范围的是( D ) A、挂职锻炼的公务员B、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公务员 C、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D、因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公务员 10.公务员初任培训在试用期进行,时间不少于( A ) A、十天 B、十五天 C、二十天 D、三十天 11.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机关是(B )

人事管理学重点复习总结(新版)

第一章绪论 1、人事管理的含义: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事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 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的管理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的结合) ②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学的特点:①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学②交叉性③政治性 4、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5 个“必须”) ①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②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 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⑤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5、人事管理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6、人事管理学的原则 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竞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7、人事管理学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②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协调 ③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8、人事管理学的特性:①社会性②利益的多极性③管理的层次性 9、人事管理学的作用 ①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条件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10、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①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做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②从区别上看,由于行政管理学的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的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的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的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是独立于企事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之外的一门学科。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即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能互相代替。 11、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重点

人力资源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 a)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 b)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c)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 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 4、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的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的推动力有多强。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为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量的概念。 人力资本,如果从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改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如果从投资活动的角度来看,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6、实践意义 1) 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2) 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 学; 3)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2019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9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X )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2.工作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 (X )3.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 单位进行划分和计算的。 (X )4.工作评价能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 ()5.使用强制分布评价法能够克服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 标准掌握偏松或偏紧的倾向。( X ) 6.人员选拔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技术性较强,难度不大。 (X )7.薪酬结构设计是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后一步。 (X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谁投资谁受益,不存在风险。 (X )9.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 责。 ()10.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 理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B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2.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 A )。 A.以事为中心 B.把人力当成资本 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以人为本 3.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的作用,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B )。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增值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4.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 D )两个层次。 A、劳动关系计划和工资计划 B、总体规划和劳动关系计划 C、总体规划和保险福利计划 D、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5.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C )。 A.减少工作时间 B.裁员 C.外部招聘 D.降低人工成本 6.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A )。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事管理学就是一门科学 第二节人事管理得性质、地位及作用 第三节人事管理学得理论基础及其同相关学科得关系 案例分析 第二章人事管理得历史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得官吏制度 第二节西方文官制度 第三节中国近现代得人事制度 第四节人事管理得信息、立法与现代化 案例分析 第三章人事分类制度 第一节品位分类 第二节职位分类 第三节职位分类得原则与功能 第四节职位分类得步骤与方法 案例分析 第四章职务与职称管理 第一节职务管理 第二节职称管理 第三节职称管理改革 案例分析 第五章人事规划管理 第一节人事规划概述 第二节人事规划方法 第三节人事规划得实施与控制 案例分析 第六章人事录用与培训 第一节录用 第二节培训 案例分析 第七章人事变动与流动管理 第一节员工流动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员工流动管理 第三节公务员职位变动与流动管理 第四节公务员流动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 案例分析 第八章人事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考核概述 第二节绩效考核管理 第三节人事激励概述 第四节人事激励管理 案例分析 第九章薪酬管理 第一节薪酬概述

第二节工资 第三节福利 第四节社会保险 案例分析 第十章人事监察管理 第一节人事监察概述 第二节中国古代人事监察制度 第三节西方国家人事监察制度得发展变革 第四节我国现阶段得人事监察制度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人民共与国公务员法 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得含义以从事社会劳动得人与有关事得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得管理活动。 人事管理学得研究对象①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得结合)②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学得特点①.实用性—②交义性③政治性) 人事管理学得基本观点5个“必须”①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必须调动人得积极性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要求①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环境⑤必须重视职位与人员测评 人事管理学得目标:通过一系列得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与利益上得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得协调一致 人事管理学得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竞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得功能①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②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与环境协调③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人事管理学得特性①社会性②利益得多极性③管理得层次性 人事管理学得作用①就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得必要条件②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得重要手段③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得关系:1从联系上瞧,行政管理学就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得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得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就是政治学得个分支,也就是管理学得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学得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瞧做行政管理学得一个分支2从区别上瞧,由于行政管理学得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得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就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中得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得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得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得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得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就是独立于企事业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之外得门学科。

00324人事管理学考前冲刺选择题二

精讲1 1.现代人事管理离不开人事信息,信息的真实性和新鲜度指的是信息的()。 A、数量 B、质量 C、反馈 D、沟通 正确答案:B 2.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是()。 A、领导学 B、人事管理学 C、人事心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D 3.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是()。 A、领导学 B、人事管理学 C、行政管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B 4.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 B、事 C、人与事的结合 D、物 E、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正确答案:A,B,C,E 5.人事管理学的内容有()。 A、人事管理理论 B、人事管理体制 C、人事管理业务知识 D、人事管理现代化 E、人事管理的比较研究 正确答案:A,B,C,D,E 6.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有()。 A、实用性 B、边缘性

D、社会性 E、自然性 正确答案:A,C 7.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是()。 A、社会学 B、人事管理学 C、行政管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C 8.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是()。 A、领导学 B、人事管理学 C、人事心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D 9.研究人才开发、培训、管理、使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及其在人才发展实践中的应用的学 科是()。 A、领导学 B、人事管理学 C、人才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C 10.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是()。 A、社会学 B、人事管理学 C、行政管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A 11.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是()。 A、领导学 B、人事管理学 C、行政管理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B 12.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源于其()。 A、政治性 B、社会性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 B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 B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 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 B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 A >tMwcHmmeBw A.20% B.10% C.15% D.25%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 A >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 B >tMwcHmmeBw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C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 ( 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 A >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 (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 ( 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13.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工具是 ( A > A.图表评定法 B.交替排序法

00324人事管理学(打印版)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概述 名解: 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即公务员制度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 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 3、公务员管理体制:指的是公务员管理权限的配置和划分,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统。 4、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指根据公务员管理事务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组织,它代表国家或政府对公务员事务实施管理,以保证和帮助政 府实现行政目标。 选择: 1、在我国,成为公务员需要具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依法履行公职条件。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 5、西方国家公务员体制的类型主要有部外制、部内制、折中制。 6、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功绩制、政治中立、分类管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特点。 7、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直接产物。 8、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的核心内容。 9、根据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我国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特别技能类、专业技术类。 10、在我国,实践中认定公务员行为一般遵循以下的身份标准、职权标准、目的标准、时空标准。 问答: (一)在我国哪些人员属于公务员? 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6、检查机关的工作人员; 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此外国家主席、副主席也属于公务员。(二)我国传统干部管理制度有哪些弊端? 1、管理对象庞杂,“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 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严重阻碍人才成长。 3、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人和管事相脱节。 4、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主观随意性大。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1、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公务员制度,必须全面贯彻体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保证党的组织领导的实现。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同于强调所谓的“政治中立”的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色,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的主要体现。 2、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围。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非在野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参和组织国家政权,共同参和确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共同参和管理国家事务。将中国共产党机关和民主党机关工作人员划入公务员范围,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作出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必要措施,公务员包括政党机关工作人员,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有又一个重要特点。 3、不实行“两官分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实行“两官分途”。“两官”即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或称政务官和事务官。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是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既适应了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需要,又保证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我国没有必要划分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而可以根据所任职务。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作出区分。公务员法既要规范非领导成员的管理,也要规范领导成员的管理。这一点,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法不同,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之一。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原则? (1)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2)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4)分类管理原则(5)法治的原则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如何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约束的? 1、明确了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规范公务员的行为; 2、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通过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促进公务员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确立了惩戒制度。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法给予处分; 4、规定了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 5、对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作了规定; 6、对公务员辞职、退休后的从业限制作了规定。 (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如何完善和强化对公务员的激励保障的? 1、明确了公务员的权利; 2、规定了公务员的奖励制度; 3、在公务员的职务晋升上,注重工作实绩,鼓励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