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育理念中的哲学观

教育理念中的哲学观

教育理念中的哲学观

作者:李倩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5期

哲学包罗万象,与生活密切相连,细细咀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等,掌握了它们,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帮助。我在进行教育教学时经常会将哲学的观点联系在一起,体会教育理念中的哲学观点。

一、从唯物论角度看

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的个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即特殊性。这就是说要把学生看作独立自主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树立强烈的自信心,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要求我们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服从客观。

二、从辩证法角度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学生的言行、思想和情绪总是和家庭、社会有一定联系的,尽管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因此,教师要理解同情有问题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没有必要对他们的错误缺点大惊小怪,应该从各方面找一找责任。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学生。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发展,教师不要给学生贴标签,用老眼光看待学生,对后进生尤其要注重这一点。看到发展,就有希望;充满希望,就会耐心细致地教育。同时用一颗平常心去关注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发展有两个趋势,变坏的毕竟是极少数。教师要坚信绝大多数学生有好的发展前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顺其自然和约束控制结合起来,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评价学生。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习惯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从总体上评价学生。既看到优点,又不忽略缺点;既注意主要方面,又旁及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观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教师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就能在既欣赏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又能容忍学生的不足,并在指出缺点时把握分寸,使有批评的教育成为成功的教育。

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使我想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实效。

首先,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出发制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其次,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的规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教学相长”,缺一不可。教学活动要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必须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这也师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从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

四、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育过程也是这样,就比如政治课的学习,政治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承担着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两方面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已经接受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的、家庭的等,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这就使受教育者的基点有了差异,有的甚至对新的教育要求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做出接受和排斥的选择。当主动接受时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出现反复和曲折,给政治教育过程中加了一层难度。在遇到曲折性的反复时,教师要冷静的寻找原因,耐心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内心法庭”,使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批评的习惯,发挥内因的作用,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与认可的观点。

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发扬乐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精神,真正把教育工作最为纯洁高尚的事业,将无私的爱献给学生。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六、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对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高低,素质修养的教育到底效果如何,起到怎样的作用,产生哪些影响,在社会实践或者将来步入社会后就有了一定的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