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篆刻基本刀法

篆刻基本刀法

篆刻基本刀法
篆刻基本刀法

篆刻基本刀法(图文)

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印章的篆法、章法、线条,最后均要通过刀法去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精美成功的作品来的。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一)执刀法执刀如同执笔。在篆刻家手中,刀有“铁笔”之称。正确的执刀方法,能冲切任意,轻便灵活,游刃有余。常见的执刀方法有两种,即:三指法,也称指捏式;拳握法,也叫整握式。1.三指法三指法是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刀杆,成三指鼎立之势,无名指、小指辅贴于中指,中指端离刀刃约1厘米左右,刀杆与印面约成30°夹角,似执钢笔式。执钢笔,三指法已足能书写。执刀,由于石质有一定硬度,为防失控,中指端须顶住石章顶侧,以控制运刀速度,无名指、小指紧贴中指,做到五

指齐力,由右向左推进(见图6—4)。

2.拳握法拳握法虎口朝上,整把握住刀杆,刀杆略向前侧(向身外),与印面成60°左右夹角(见图6—5)。掌、腕、指、臂同时发力,向身内犁进。拳握法由于整把握刀,用臂、腕带动手,力强势足,运刀长驱直入,长冲短切均可。

两种执刀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三指法灵活轻便,运刀变化丰富,然而刻较大的印章力量不足。拳握法力强势足,刻大印、巨印,线条雄强浑厚,但灵活性较差,不易表现细微变化。其他还有正刀法、五指斜执法等执刀方法。正刀法刀杆与印面垂直,古人有“执刀如执笔”的比喻,故此法与执毛笔相同。运刀时虽然用腕带动指,但指力毕竟有限,所刻线条软弱,运刀也不够灵活。五指斜执法其实是三指法的变化执法,用于冲刀。此法执刀比三指法平些,五指辅刀杆疾冲,所刻线条迅猛酣畅,具霸悍之气。

(二)运刀法

运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上的切割运动之法。古人在印论中所述名目繁多,十分混乱,有的甚至故弄玄虚,使初学者读后不知所云。其实运刀的基本方法主要的只有两种,即冲刀法和切刀法。

1.冲刀法冲刀法是沿着笔画向前推进的犁割方法。三指法和拳握法均能使用。三指法,左手执石,右手五指齐力,以刀的一角入石,以腕发力,刀杆横于胸前,与印面成30°夹角,无名指顶住印石上侧端,用力从右至左推进,犁出一条“V”形沟(见图6—6)。拳握法,刀杆竖斜于印面,左手执石,右手紧握刀杆,以刀的外侧角入石,由外向里犁进(见图6—7)。

冲刀法除

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三指竖冲法。执刀方法与三指法相同,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执石,掌竖于胸前,拇指翘起,顶住刀杆后下侧,两手配合一起发力,由内向外推进。左右两手的分工为:左手除执石外,拇指顶住刀杆负责向前推进,也起杠杆的支点作用;右手只需执稳刻刀,掌握运行方向、刀杆斜度和刻入深浅(见图6—8)。这种竖向冲刀法,优点是两手合力,运刀轻松自如,刻

直线长驱直入,但圆转和精微处不及三指法灵活。

冲刀法运刀,应注意起刀刀角入石不能太深,深则运刀不畅。初习冲刀线条不要一冲到底,要一段一段地冲,否则易走偏和线条缺乏凝重之感,待腕下有一定功力后,再习长冲。长冲与短冲相结合,能出现不同质感变化的线条。

2.切刀法切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一刀接一刀切割运行的方法。执刀方法与冲刀相同,但刀杆与印面的角度有所改变,约成65°角。切割方法:起刀刀锋以一角入石,运刀方向为三指法向左,拳握法向内(怀里),以入石的后刀角作支点,用力往所刻方向推杆,刀刃徐徐入石,直至前刀角全部入石,再前移接第二刀。重复第一刀的运动过程,刀刀相接,直至完成所需切割的线条(见图6—9)。另一种切刀方法是以刀刃的一部分依靠刀角一起一伏运动切割,这种切法被称为

细碎切刀。切刀法运刀,应注意刀刀

衔接自然,其中又有变化,忌刀角太露或出现有规律的刀触痕迹。冲刀和切刀是两种不同的刀法,线条形质特征也是完全不同的。冲刀的线条酣畅淋漓,劲挺明快;切刀则稳健凝重,峻峭苍润。在篆刻流派印中,“皖派”以冲刀见长,“浙派”以切刀取胜,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刀法特征(见图6—10)。同时在刀法上,同样用冲、切两种方法,由于各人的习惯和追求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线条效果。

入刀直下和在运行过程中摇曳刀锋,即古人所称的“舞刀”,前者为光洁爽朗,后者则增加了字口破碎的毛涩冶炼感。再者,刀杆与印面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夹角大,刃口与石摩擦力小,刻出的线条深而畅;夹角小,刃口与石摩擦力大,刃口激石,一面自然迸裂,雄强霸悍,宽而浅。所以运刀只需略微变化,线条便能千变万化。

除以上两种运刀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刀法,如披刀法、旋刀法、平刀法等。披刀法是在一边刻出的线条较宽,已基本够所需宽度,然后再在另一边用刀披削而过,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略有锯齿状。这一刀法与两边同等着刀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旋刀法刻白文,线条的两端呈“∑”形棱角,一般用刀角点切割平。用旋刀法能使线条两端产生圆起圆收的浑厚感。方法为:刀角顶住线条顶端一侧,刃口向笔画内转动,便有圆笔之势。平刀法是有时用来刻阳文印清底的刀法。刀刃平着印面,铲入石中,清去线条以外的多余部分,使线条凸起。也有用此法刻线条的,但过于呆板。

9

练习:(1)刻直线练习。在印面用笔画出数道直线,以冲、切刀法镌刻。线条力求直,从中体会直线的运刀、力量和刀锋角度与方向的关系(见图6—11)。(2)刻圆弧练习。三指法为逆时针方向;拳握法为顺时针方向。运刀时刀石配合,同时发力,以刀就石,以石凑刀(见图6—12)。

(三)基本刻法基本刻法是刻出笔画的阴(白文)、阳(朱文)线条。方法有双刀法、复刀法、单刀法。

1.双刀法双刀法是指一个笔画需要用两刀,一去一返才能完成。以刻白文横画为例,沿墨线一侧端起刀,侧锋,刀刃切割墨线边缘,刀角激石在墨线中,似锯齿形,边缘光洁,刻至墨线另一端。将石章调转180°,用第一刀同样的方法起刀,再刻去线条的另一半。最后刻去两端不齐的燕尾(∑),双刀白文横画即完成(见图6—13)。刻朱文与白文相反,白文是刻去墨线,朱文是保留墨线,刻去线条以外的石面。以刻横画为例,从墨线一端起刀切割墨线边缘,刀锋侧向与白文相反,刀角激去线条外的石面,行至另一端。调转石章180°,用相同的方法刻去线条的另一边。按墨线长度,两端用点切刀断开,朱文横画即完成,笔画呈凸形(见图6—14)。

2.复刀法复刀法也是两刀完成一个笔画。第一刀从墨线的中心线侧锋入刀,刀角激石刻去墨线的一半,石章不作调转,再以同一方向刻第二刀,刻去另一半。复刀法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形,与单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图6—15)。

3.单刀法单刀法是一刀完成一个笔画。从线条的一端起刀,视笔画的粗细,控制刀锋的正侧角度,腕指同时发力,运至尾端,墨线全部激掉。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状(见图6—16)。齐白石的白文印便用此法。单刀比双刀难度要大些,可在腕下有一定功夫后再尝试。

图6—17为双刀法与单刀法不同艺术效果的比较。

9

《篆刻刀法》来源:百度《篆刻刀法》

执刀法

书法讲究笔法,需要有正确的执笔姿势:刻印讲究刀法,也要注意执刀姿势。前二种刀法,本文将着重就这二种刀法加以解说。执刀之法,也因冲、切之不同,而稍有差异。刻冲刀时,常见的是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刀把,中指承于下方,无名指与小指叠起紧贴中指下,一起发力撮定。刀杆横卧于掌骨之上,使之稳定。其式略似执钢笔,但五指稍为伸展。刻切刀时,常见的是将刀把竖起,略似执毛笔的样子,而手指应向掌心收缩,虎口闭拢,掌须竖直,同时使用腕力锲刀入石。执刀的姿势正确与否,主要是看这种执法,是否能使手腕的动作利索,使腕力能得道尽量发挥。例如,在以上二式以外,也有人作捏拳式得,只要能达到满意得

效果,也可以使用。

起刀法

运用冲刀刻印,不要用刀刃正锋直入。刀杆与印面须成三十度交角。刀刃一般应向内倾,即以外刀角接触印面,里刀角向身。起刀时,用外刀角使劲锲入。这种起刀谓之(侧入法)。若用切刀刻印,刀杆先偃后起。起刀时,刀杆与印面约构成四十度交角,先将刀角似正锋锲入,而后使劲旋动腕力将刀把扶起,使刀刃全部入石为止。这种起刀谓之(正入法)。冲刀必须(侧入),刀刃与印面约成二十度交角,刀过之处,靠身一缘刀痕成斜坡状,外缘刀痕自然爆出(如图四)。冲刀切忌(正入),尚正锋前冲,则刻痕必细,且毫无意趣。

运刀法

(一)、冲刀:刀角入石后,就按一定方向奋力运刀冲进,指与腕须密切配合,用力要均匀,行动宜果断。这是篆刻用刀得关键,必须反复练习。在逐步提高得基础上,务求在镌刻中做到(以刀代笔)的作用,将篆法得笔意充分体现出来。在正常得情况下,大都是左手撮住印章(也可纳入印床),右手执刀,刀锋指向左方。起刀后,不但要大胆运刀,而且要目标准确,沿笔画边缘运进,做到丝毫不爽。最好能避免复刀重刻。(稳、准、狠)三字,乃用刀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可在奏刀时,除以拇指、食指、中指撮住刻刀外,以无名指和小指顶住在石章的右侧一边,可使运刀比较稳当,且能防止因用力过猛而失去控制(如图五)。在用力冲进过程中,要注意刀角不使深陷,就不得更进了。

(二)、切刀:按上述起刀法起刀,先伏后起,(指刀柄)在一起一伏的连续动作下,一个刀痕接一个痕地连缀而成笔画之一缘。在一起一伏之间,刀痕十分清晰,要求前后衔接得浑成自然,切忌矫揉造作,刻成规律性的锯齿之状(如图六)在我国篆刻史上被称为(皖派)的作品,是善于运用冲刀刻印的典型流派。(浙派)诸家的作品,是善于运用切刀刻印的典型流派。

(三)、双刀法:凡把笔画周围空隙部分刻去,盖出印来的印文呈红色的称(朱文)(阳文);反之,把印章文字刻去,而保留笔画之外的部分,盖出印来,印文呈白色的称(白文)(阴文)。

刻朱文时,应从紧沿笔画外缘之右端起刀,向左方或冲或切,刻至笔画之尽头为止(如图七)。再将印石倒旋过来。如上法刻另一缘,顺手在笔画之两端各施

一短刀,就刻成了一笔。凡每一笔画至整个印章,用这样方法刻成的,称为(双刀法)。

刻白文时,则从笔画内缘之右端起刀,向左方或冲或切,刻至笔画的尽头收住。这时需要防止过头,因为不足还可以补刀,过头就难于收拾了。一缘刻好,再倒旋过来刻另一缘,最后以刀角轻切两端完成一笔。这同样是(双刀法)。

(四)、单刀法:凡刻白文,可用双刀,也可用单刀。所谓单刀,即每一笔画基本上用一刀刻成,并不倒旋过来,再刻一刀。单刀刻印多用冲刀。运刀须果断而力猛,不滞不涩,刀过之处,内缘平齐,外缘糙裂,不加修琢,自然成趣。但初学者宜先学双刀,因单刀成型,短期内不易掌握。用切刀连贯成笔画的细白文,也称(单刀法)。

。。。。。。。。。。。。。。。。。。。。。。。。。。。。

印章一道滥觞于先秦,盛于两汉,魏晋以来渐趋衰微。宋元间偶有人涉此道,至明方为广大文人学士自觉奉为艺术。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花乳石引入篆刻并得以普及,文人得以亲自操刀镌印。由于实践的不断深入,明人在理论上就有了诸多总结。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对明人印论中刀法论的部分进行粗浅爬梳。

明王朝自公元1368年至1644年清军入关,历时277年,而印学理论著作则集中在隆庆至崇祯年间,只有七十余年,占整个明王朝的三分之一弱。其中万历年间的印论著作占了主体。在明末短短的七十余年时间里,明人在篆刻理论上的深度大大超出了实践,涌现出了非常丰富精彩的印论著作,足以为后人所叹服。其中涉及到刀法的,笔者考察了印论专著及印谱序记等共十八篇。明人印论已涉及到了正锋与偏锋,刀法与篆法、章法之间的关系,对刀法的品评,对刀法的分类,刀病,人体生理特点对篆刻的影响等各个方面。余试分述如下:

一、正锋与偏锋

正锋与偏锋在书法技法中是绝对重要的一对概念。正锋以保证线条的质感,偏锋则失之单薄,乏力度、厚度、深度。篆刻中的正锋即刀刃以九十度角人印面,刀刃与印面两侧成相等角。程远在成书于万历三十年、壬寅(公元1602年)

的《古今印则》中首先提出:

笔有意,善用意者,驰骋合度;刀有锋,善用锋者,裁顿为法。

在中国书法中最讲究用笔,而用笔中常提到的便是笔锋了。程远以笔意喻刀锋,认为应如懂得用笔一样去驾驭刀锋,以达到载顿为法的目的。此处对朱简的笔意表现论或是有一定的影响,接着,程远又进一步区分了刀锋:……印有正锋者,偏锋者;……

既然用笔有“正锋”(中锋)与偏锋之别。篆刻用刀亦如此了。在这里程远只是概略的提了一下。但刀锋与笔法是有别的。“石”与“纸”也不同。他没有进一步阐述应当如何具体驾驭正锋与偏锋。

对于正锋或中锋地位论述则有赖于朱简了。朱简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97——1610)用十四年时间完成了他的力作《印品》其中的《印章要论》提到了正锋的作用:

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正锋紧持,直送缓结……

我们从朱简的作品中不难感觉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也是朱简笔意表现论的一部分,而非文彭那个时期的“勒碑法”式的按线条描刻字形的翻版作品了。朱简在自身的实践中认识到了用刀“正锋”之难,如用笔中如所谓“千古不易”。同时也认识到正锋对于篆刻之助,对于传达线条质感之美妙作用。“正锋紧持”,依笔者理解是可以保证线条的质感,这从朱简篆刻作品的线条质感可见了。

徐上达在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完成其在印论史上的四十二卷巨著《印法参同》。其中第十三卷为“刀法类”,将中锋,偏锋单列一节,其论述较程远,朱简则是更深入全面了:

中锋偏锋

刀有中锋,有偏锋。用须用中锋,不可用偏锋,中则藏锋敛锷,筋骨在中;偏则露筋露骨,刀痕可厌,且伊然新发刃,无古意矣。

徐上达较朱简更进一步,他明确提出“用须用中锋,不可用偏锋,”且提到了中锋的益处与偏锋的害处。中锋才能刻出有质感的线条,所谓“藏锋敛锷,筋骨在中”。偏锋导至外露,亦无古意了。这与传统温柔敦厚柔和的儒家传统思想是相合的。质感问题本来是很难理解的,徐氏于是又进一步对这个问题作出更精彩的阐述:

刀路中心本深,再现之忽疑虚耸;而旁本浅,久视之翻觉不削。是笔虽扁帖印面,而其像却似滚圆,斯称神功,人力非所及矣。禅家有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看来徐上达不仅是简单的技法阐述。同时更以禅语来启示读者,将篆刻由技艺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在刻铜刻玉一节中又提到了中锋与偏锋的问题,此不再述了。

正锋与偏锋的问题实质上是深刻的触及了篆刻中线条的质感问题。这是中国书画篆刻的灵魂所在。这一“质感”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感”。“立体感”是通过物体的“长”、“宽”、“高”等因素表现物体的空间存在。而中国书画篆刻中的“质感”则是在二维平面中以不可重复的“挥运”来表现人精神的时间过程之实在。法籍华人熊秉明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从艺术形式上看也只有书法才最能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显出华夏文化的特点。不仅是西方没有书法艺术。更主要的是书法自身特点来决定的。西画中的线条是表现手段,更服务于“造型”这个表现目的,只有中国书法才是以线条为表现目的,在线条的轻重、徐疾中展现书法家的精神世界。这最能体现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篆刻由于与书法之间的近亲关系及自身在方寸之间表现的特点的关系。在线条质感上则应用了更多的精力。

二、刀法与篆法、章法之关系

刀法、篆法和章法是篆刻基本技法的三个要素。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创作的时间顺序来看是先章法,次篆法,然后才是刀法。因为首先要设计印稿,再用刀刻出来。然而从难易的角度来看则是刀法难于篆法与章法了。因为篆法与章法均属空间布局,这个地方疏一点,那个地方密一点,这个线条短一点,那个线条长一点,都是属于形式方面,是可以分析的。而刀法是真正体现作者功力及学养之所在,在刀石之间会产生独特的金石之美。于此,明人从不同角度亦有大量论述。明人强调:先明笔法,再论刀法。同时对刀法的魅力给于肯定。在文人以刀刻印普及时间并不长的万历时代,明人在实践中已利用通感充分认识到了刀法的魅力。在万历十五至十六年间(公元1587-1588)

周公瑾在《印说》中首次提到了这个问题:

刀之妙,心能言之,口不能言之,口能言之,言不能尽之!其天下至妙者欤!

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有这样两段话:人不能完全=反映=描绘全部自然界,它的直接整体……只能永远地接近这一点。”“语言实质上只是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个别的东西。”中国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普遍与特殊之间的辩证关系早已为先哲所察,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罢了。周公瑾不会见过马克思这个后辈。在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他认为刀法所包含的东西比语言可以表达的东西更丰富,同时也有自身独特的东西。他充分肯定了刀法的独特魅力。刀法既然这样玄奥,驾驭起来就不同于字法,章法那样可以具体的分析其疏密等关系。当然,刀法也并非完全把握=反映=描绘了全部的我们所要去探寻的东西。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接近的层次、侧面可以不同,所追求的目标可以不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途经、多目标、多问题、多要求、多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刀法所传达的美与语言所传达的美是有别的,因为材料,载体不同,角度和途径也不同,所以篆刻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所以当周应愿看到刀法之妙时,不禁惊呼:“神乎!神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沈野于《印谈》中再次阐述了这个问题:难莫难于刀法,章法次之,字法又次之。章法、字法俱可学而致,惟刀法之妙,如轮扁斫轮,佝偻承蜩,心自知之,口不能言。

章法、字法可以学,刀法则需要高悟性。因为刀法之于篆刻如同笔法之于书法。它涉及到线条的质感,韵律等,只能心悟之。这是超越逻辑的,智慧中非寻常推理的部分,不可学的部分。不可学与可学差别是极大的,所谓不可学的东西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只是不可以通过世俗层的,机械规范的单纯的技术手段和文字理论就可以达到的。技术性的东西只要肯下功练习,再加上一定心智就可以达到;而刀法之不可学则是扎实的苦功加上各方面的修养:如哲学的,美学的,文学的,历史的等等。再参以人生体验,方可得之。不可学是某

种心灵状态,精神状态的“道”的层次,而如何达到道的层次呢?最重要的还是高悟性——对于篆刻的刀法的高悟性。从单纯的理论的理性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画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不一定在书法篆刻方面的悟性就高。因为二者的指向不同,一个指向色彩、造型,另一个则指向线条——毛笔驭使下的汉字的线条。而要达到不可学的刀法的道的层次则需要自己的心灵与古人的心灵接通。以对书法线条的高悟性,在反复的技法的训练当中,心灵也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不学而得了。

当周应愿等人表达了对刀法的欣喜之情以后,明人并没有一味的膨胀刀法的美学地位。而是将认识走向了深入。万历三十年(1602年)后在明人的印论中不再是单独强调刀法,而是将篆法或是笔法作为前提,强调了书法与修养的支撑。万历三十年、壬寅(公元1602年)杨士修在《印母》中说:……即晓篆法,乃论运刀……

在明朝篆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提倡晓篆法是当务之急。朱简《印章要论》中说:

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书法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构成别趣,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痈股者,外道也;无刀锋而似铁线墨猪者,庸工也。

……即晓篆法,后论运刀……

朱简的论述在肯定杨土修篆法为刀法之基础的观点后,更深一层,认为刀法要传达笔意,即笔意表现说,在“刀”与“笔”的关系间对印章进行品评,并认为有笔无刀优于有刀无笔,同时在《印章要论》中引赵宦光的话:“今人不会写篆字,如何有好印。”再次强调了篆法的重要性。同时,朱简又提出了刀笔之间的微妙关系:

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

对赵孟颁的“用笔千古不易”有人产生了质疑:认为“易”即可作“容易”解,又可作“变”解。汉语的若即若离性让后人追述前人思想时产生了团团迷雾。而此处“不易”笔者以为是不容易解了。篆刻用刀就如同书法家用笔一样不容易。若在文彭那个时代的“勒碑法”式的用刀方法便不会有“不易之法了”。刀法既然

如此不容易,那么要掌握刀法应遵循什么样的途径呢?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这需要篆刻家长期的实践以及相关各方面的修养及高悟性了。书法通于印法,在论刀法之前须先明笔法。万历四十年,壬子,(公元1612年)《金一甫印谱》的问世是有助于匡除时弊的。李维桢与邹迪光二人为其作的序中都提到了这个问题:

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乃今以讹缺多圭角者为先,又不究六书所由来……

李维桢在这里批评了时人没有笔法支撑的刀法的弊病,不究六书的浅薄。其实便是强调书法与学问修养的支撑,因为篆法是文化与学问的支撑。而邹迪光则赞扬了《金一甫印谱》选印方面的高明:

乃今一甫所为《印选》先字法,次章法,次刀法……

字法,章法是在刀法之先的。周亮工在《印人传·书金一甫印谱前》中追述了金一甫的论述:

尝谓刻印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笔法、章法得古人遗意矣,后以刀法运之,斫轮削虞,知巧视其人。不可以口传也。

“得古人遗意”是承赵孟畹挠⊙枷氲模洳⒉皇且祷氐焦湃四抢锘蚴强奖垂湃耍庥胱桃帐醣旧淼男灾视泄亍1收咭晕饫锏墓湃艘乓飧饕氖撬枷爰耙帐跤镅缘闹赶颍蛭乓庖灿泻糜牖抵郑庞∫灿杏帕又稹9湃艘乓庵傅氖乔睾河∧侵窒咛醯亩嘧耍峁沟纳系牟晃虏换穑〉胶么Α

金一甫与朱简一样本身是印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而再次道出笔法的重要性。同时又再次道出了篆刻艺术不可于口传的特殊性。

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说:

印字有意,有笔,有刀。意主夫笔,意最为要;笔管夫刀,笔其次之;刀乃听役,又其次之。三者果备,固称完美。不则宁舍所缓,图所急矣。盖刀有遗而笔既周,笔未到,而意迈,未全失也,若从事刀而失笔,事笔而失意,不几帅亡而卒乱耶!

笔法老练,刀法老干,皆老也,不如此,皆谓之嫩。

这里又提到“老”字,我们常说:“人书俱老”,这里的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艺术上的成熟,人品、学问的成熟。徐上达也强调笔意,并与朱简的“神品”

一样认为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还是笔法与刀法的有机统一。那么,如何做到有机统一呢?徐氏认为是刀笔背后的“意”。“意”如军队中的帅一样总揽全局,处于核心地位。

黄汝亭在成书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珍善斋印谱》题中赞扬了印人吴亦步通书法:

……南中今得吴亦步,既解书法,以刀法合之……

可见一件篆刻作品的完成犹如一段交响乐,需要不同乐器的有机配合,书法与刀法亦然了。

天启五年,乙丑(公元1625年),潘茂弘在《印章法》中从技法的角度阐述了写印稿的重要:

夫雕虫篆刻,易识难精,须索精神。或逢得意,落墨求工,方可下刀。……

天启六年,丙寅(公元1626年),陈赤在序《忍草堂印选》中说:

篆籀既精,然后溢而为印章,以昆吾代毛颖……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甘畅在《印章集说》中记载了昆吾刀:古刻玉以昆吾刀,《周书》云昆吾氏献昆吾刀,切玉如脂。昆吾刀即是一种极具锋利,可切金断玉的宝刀。同时也含有对刻刀的美称之意。刀法要表现,其实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流露”出书法之美,须先精于书法了。

崇桢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程明世在《印商》序中说:

夫图章之难,不难于刻,而难于篆,点画之中,尽态极妍,曲臻其妙。用刀之法,不工而自工。

在晚明时期,印人纷纷摹仿何震而过于强调刀法而忽略书法的背景下,程氏的阐述是积极的。何震本人也是很强调书法对于篆刻的支撑地位。周亮工在《印人传·书何主臣章》中追述了何震的刀法论:

尝曰:“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

万寿祺在成书于明末清初的《印说》中说:

此近世多讲章法,刀法,而不究书法之弊也。是以书法浸而印法亦亡。

万寿祺把书法于印法中的地位看得如命一样重要。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印法的成功与失败。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明人对刀法给于了相当的关怀。但同时又认识到了篆法与笔法的重要性。最根本的还是要表现笔意。明人认识到刀

法,笔意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辨证关系。二者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而是最终达到统一的和谐之中。

天启五年,乙丑(公元1625年),董其昌在七十一岁时为潘茂弘的《印章法》作的序中作了精彩的概括:

精于书法者,用笔如刀;精于兵法者,用刀如笔,篆刻兼之,落笔运刀,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看来,片面突出单一方面,必然导致整体的失败。艺术的技法是需要全面的,如此,才能平衡发展,达到艺术的更高境界。

三、对刀法的品评

在书法理论初期的魏晋南北朝始兴品评,在篆刻理论初兴的明代,品评之风也是很盛兴的,涉及到刀法的有如下几处:

周应愿《印说》中提到刀之害六时从反面进行了品评:

刀之害六:心手相乖,有形无意,一害也;转运若紧,天趣不流,二害也;因便就简,颠倒苟完,三害也;锋力全无,专求工致,四害也;意骨虽具,终未脱俗,五害也;或作或辍,成自两截,六害也。

心手相乖,有形无意的反面是心手相合,形意相融;转运若紧,天趣不流的反面是转运自如,天趣流动;因便就简,颠倒苟完的反面是繁简适宜;锋力全无,专求工致的反面是锋力猫劲,既工既写;意骨虽具,终未脱俗的反面是意骨皆具,又含书卷清气,超凡人圣;或作或辍,成自两载的反面是一气呵成。

朱简在《印章要论》中站在刀法与笔意之间将刀法分为“神”、“妙”、“能”、“逸”、“外道”、“庸工”六品:

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刀法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燕尾,外道也;无刀锋而似墨猪铁线,庸工也。

朱简认为刀法要传笔法,但不是刻碑式的传摹笔法,刀法应做到浑融,不露痕迹。所谓炉火纯青,出神人化,天衣无缝,才是最高境界。刀笔之外还应有“趣”。文人艺术是十分讲究情趣的。如笔墨情趣是难以为一般人所理解的,

须得读通了万卷书,进人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中便很容易理解了。篆刻艺术自文人介入以后自然也将情趣注入其中。朱简说:“工人之印以法论,章字毕具,方人能品;文人之印以趣胜,天趣流动,超忽上乘。”文人通过情趣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建立通感。至于“锯牙燕尾”的锋芒外露和“墨猪铁线”的毫无刀味与笔意均是与文人情趣相违而不为文人摄取的。

徐上达的《印法参同》中在印论史上第一次单独对刀法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刀法有三:最上,神游之庭;次之,借形传神;最下,徒象其形而矣。

古代的印论文字虽然也很丰富,但绝大部分是语录体,题跋的形式,感悟式的,尽管有不少精彩独到之处,但毕竟不成系统,不易让人把握到作者的中心思想。徐氏大作则在体系上大大迈进了一步。在此,徐氏之论涉及到“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神游之庭”已进入刀法的自由王国,是随势赋形的境界,是“性”与“功”的完美结合。所谓:“有功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功,神彩不实。”可见,不同形式的各种艺术到了最高境界是一致的,如登上泰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方法,但最终都是到泰山之颠。

四、对刀法的分类

周应愿《印说》第一次涉及到刀法,同时也第一次对刀法进行分类:

一刀去,又一刀去,谓之复刀。刀放平,若帖地以覆,谓之覆刀。一刀去,一刀来,既往复来,谓之反刀。疾送若飞鸟,所谓飞刀。不疾不徐,欲抛还置,将收更留,谓之挫刀:刀锋向两边相摩荡,或上短下长,或左垂右起,修饰匀称,谓之补刀。连去取势,平帖取式,速飞取情,缓进取意,往来取韵,摩荡取峰。起要着落,伏要含蓄,补要玲珑,往要遒劲。

周氏如此将刀法分为七类,是否名目过于繁多。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其价值在于印论史上第一次对刀法进行精细的理性区分,这体现了当时实践中用刀技法已较丰富。不同技法下的表现效果是不一样的。

陈赤为《忍草堂印选》作的序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因为印谱序中大篇谈刀法是相当少见的:

……向尝与友人较论刀法,有直人刀,相石理,按字形,握刀一下,划然天开,如五丁之启蚕丛,故其文劲拔而高古;有借势刀,刀力所入,劲不及折,因势利导,转益神巧,如木以瘿而奇,诗以拗而趣,故其文虬结而苍寒。有空行刀,若细气,若微息,神在法先,腕在刀先,水流云行,如化工之肖物,故其文或偃、或仰、或瘦、或肥,无不中程。有徐走刀,按刀不下,如捧盈,如执玉,如开万石之弓,如按康庄之辔,故其文银钓铁画,刻发镂古,迥出思议之外。有救敝刀,锋刃太锐,或狂花,或病柳,亟转一笔,如僧繇之画蝇,故其文若断若续,似合似离,而天趣不减,此非夙具慧眼,益以十年御气,十年学道,未有能工者也。……

陈赤将刀法划分为直人、借势刀、空行刀、徐走刀、救敝刀五种。阅之觉有些玄奥的意味。叶一苇先生曾于《书法报》上阐述了古人论刀法的“秘而不宣”与“宣而尤密”。为何宣而尤密呢?笔者以为主要还是眼界、学问的差距,要想解读先贤,首先必须达到先贤的高度,与古贤同样的生活经历,才会具有与古人对话的资格。所以,陈赤强调:“夙具慧眼,益以十年御气,十年学道。”我们可以试想:若是普通匠人或刻字工人需要十年御气,十年学道吗?当然不需要,他们只要一定的技术训练就可以了。陈赤也再次道出了文人治印的深厚文化背景。文人要通过对这形而下“器”的驾驭达到形而上“道”的境界,若没有形而上的“道”的提升,“技”亦只能停留在“技”的层次,不能进乎“道”,便不能称为文人艺术了。印章原本是印工的事,如三国时即有印工杨利、守宗;而到了文人手中,讲究便多了,层次也提升了,将其溶人中华文化的精神体系之中了。

五、刀之害(反面的论述)

周应愿《印说》中将刀之害列为六条。(引文见本文第三节,对刀法的品评。)这是从反面设的准则,前文已述,其意义在于印论史上第一次从反面列的警示。

朱简《印章要论》中提出五病,其中有刀病一则:

……转折峭露,转重失宜,刀病也……

这是与朱简的笔意表现论”相呼应的。顺便提一下,“笔意表现论”深刻的触

及了篆刻艺术的核心内容,在明人探究篆刻艺术本质特征的道路上亦是最为重要的论述。《印章要论》关于刀病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无棱角,无臃肿,无锯牙,无燕尾,刀法尽于此矣。若刻文自小修大,自完修破,如俗所谓飞刀、补刀、救刀、皆刀病也。

朱氏列举的几处皆是与笔意表现论相悖。系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笔意表现论。

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说:

今之刻者,率多谓刀痕均齐方正,病于板执,不化不古,因争用钝刀激石,乱出破碎,毕,更击四边,妄为剥落,谓如此乃得刀法,得古意。果尔,亦无难矣!然而刀法古意,却不徒有其形,要有其神,苟形胜而神索然,方不胜丑,尚何言古,言法……

刀痕过于整齐方正,固然是嫌于板滞,古朴厚重不够。为避免刀痕过于整齐,有人以残破为主。适当的残破可以破除板滞之病,营造意境,但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则事得其反了。残破不应为破而破,残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反之则舍本逐末了。残破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何处该残,何处不该残,至于如何去残破,这便显出层次差别了,是至道。在一方印中残破应自然,体现笔意,有节奏,残破不能断气,要注意呼应,不能整个印面一视同仁的全部给击破了。残要虚灵,要创造出意境。

六、人体生理特点对子篆刻的影响

生理特点决定人动作的特点,而人的动作特点贯穿到手,由此产生的对篆刻创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周应愿的《印说》中便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书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俯视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舒,无不

如意,非真得力者不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玄妙境界中不能用一般的文字语言来描述时,往往用“妙”来形容。作书作印都是直接用手来控制工具,手的生理微观动作直接影响到线条的外形、方向、轻重、韵律等。启功老先生曾在其《论书札记》

中涉及到人体生理方面对于书法的影响,如唐以前的人是席地而坐,挥手执笔如今天执钢笔一样而到了唐朝时出现了高腿桌子,才有五字执笔法,用笔与用刀,由于工具本身材质及形状不同,使用方法也是不同,对于笔与刀应是各自运用不同的技巧了,人手发力之处亦是有别了。只有正确而精微的驾驭这些技法才能将心中的艺术语言物化在印石上。周氏又说:

……石,刀易入,展舒随我,小则指力,大则腕力……

多么具体的阐述,对印人的指导亦是很直接,看来《印说》并非是玄而又高远的“言多迂阔,不切事情”了:

万历三十年,壬寅(公元1602年)程远在《印旨》中说:

作书要以周身之力送之,作印亦尔。

书印同理。《印旨》可谓言简而意赅。以周身之力送之是种很有内气的力,从技法角度来看程远与周应愿的观点似乎不同,事实上程从更深一层对周的理论作了补充,用指,用腕都是由身体发出来的,人体是一个整体。

潘茂弘在《印章法》中说:

刻印当虚手腕,不可着实,字亦活相有力,缓缓习熟,自然人室。

用金属刻刀在石头上刻印是需要一定的力量的,否则不会刻人石面的。但手腕却是虚的,不可用死力。这是一对辩证关系,有只当手腕的虚才可以使全身的力量传达至刀锋,而不至于因手腕神经或肌肉的过度收紧而使全身的协调的力量和韵律无法传达至刀锋。正如有人问白石老人怎样执笔,老人答曰:笔不掉就好。所谓执笔无定法,不是没有法,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使全身的力完美协调的传至笔锋,在纸上留下“心画”。用刀亦然,即自然又得法,便可达到潘氏的“入室”了。

篆刻入门

篆刻入门(旨在推荐必读书目)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于“篆刻”的含义、“篆刻”与“印章”的关系,以及古代的玺印制度首都师范大学赵宏教授的《篆刻教程》有生动、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枝蔓。 “印宗秦汉”几乎是所以篆刻学习者的座右铭,可见秦汉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丰碑!传世的“作品”也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们主动地去创造篆刻之美,是在宋元以后,文人篆刻,才渐渐拉开帷幕。在此之前,“篆”与“刻”通常是由文人和工匠合作进行的,到宋元以后,篆刻的材质也由原来的铜、玉等转变为石料等,文人才有能力自篆自刻。这种由“被动”到“主动”变化,使得篆刻的艺术性、可视性得到提升。以致到了明清,提出的“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朱简语)的刀法观念,强调“印从书出”,这是篆刻艺术的一大突破!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名家,譬如:明中期的文彭、何震等;清初的程邃、林皋等;清中期的西泠前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皖派”代表邓石如、巴慰祖;清晚期的有邓的弟子吴让之、融合皖浙两派的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都是各具特色的大师级人物!有关篆刻流派以及篆刻的发展史,请详细阅读沙孟海的《印学史》这是一本篆刻史上的经典之作。 学习篆刻的第一步是学习篆书,学习篆书的第一步是识篆,《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就是我们识篆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在古文人中,文字学属于“小学”,是基础的基础,所以如民国的大学问家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等,都熟记《说文解字》,对于学习篆刻和篆书者而言,这也是必修课。 篆书由秦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入手还是清代篆书(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入手说法不一,从客观讲,清代篆书较易入手,比较适合出学,走这个路子的人也比较多;而秦篆对线条力度的要求极高,不允许一丝偏差,容易使初学者失去信心和兴趣,故我们不支持由此入手,但日后不能不学。 篆刻与篆书的学习是分不开的,那些急功近利不学书法而直奔篆刻的人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 篆刻以刀法至上,而刀法种类繁多,我们主要使用冲刀法和切刀法,这些内容在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版副总编辑李早先生的《怎样学篆刻》一书中有详细介绍,该书图文并茂,清晰直观,可以帮助初学者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 要想提升自己对篆刻章法的认知和理解,可参考西泠印社社员谷松章先生的《篆刻章法百讲》,内有大量篆刻经典作品,系统化、调理化地给篆刻章法处理技巧分了类别。 在平常,我们还需大量观摩印谱,从前人那里汲取营养,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和享受的。

篆刻基本刀法

篆刻基本刀法(图文) 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印章的篆法、章法、线条,最后均要通过刀法去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精美成功的作品来的。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一)执刀法执刀如同执笔。在篆刻家手中,刀有“铁笔”之称。正确的执刀方法,能冲切任意,轻便灵活,游刃有余。常见的执刀方法有两种,即:三指法,也称指捏式;拳握法,也叫整握式。1.三指法三指法是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刀杆,成三指鼎立之势,无名指、小指辅贴于中指,中指端离刀刃约1厘米左右,刀杆与印面约成30°夹角,似执钢笔式。执钢笔,三指法已足能书写。执刀,由于石质有一定硬度,为防失控,中指端须顶住石章顶侧,以控制运刀速度,无名指、小指紧贴中指,做到五 指齐力,由右向左推进(见图6—4)。 2.拳握法拳握法虎口朝上,整把握住刀杆,刀杆略向前侧(向身外),与印面成60°左右夹角(见图6—5)。掌、腕、指、臂同时发力,向身内犁进。拳握法由于整把握刀,用臂、腕带动手,力强势足,运刀长驱直入,长冲短切均可。 两种执刀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三指法灵活轻便,运刀变化丰富,然而刻较大的印章力量不足。拳握法力强势足,刻大印、巨印,线条雄强浑厚,但灵活性较差,不易表现细微变化。其他还有正刀法、五指斜执法等执刀方法。正刀法刀杆与印面垂直,古人有“执刀如执笔”的比喻,故此法与执毛笔相同。运刀时虽然用腕带动指,但指力毕竟有限,所刻线条软弱,运刀也不够灵活。五指斜执法其实是三指法的变化执法,用于冲刀。此法执刀比三指法平些,五指辅刀杆疾冲,所刻线条迅猛酣畅,具霸悍之气。

(二)运刀法 运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上的切割运动之法。古人在印论中所述名目繁多,十分混乱,有的甚至故弄玄虚,使初学者读后不知所云。其实运刀的基本方法主要的只有两种,即冲刀法和切刀法。 1.冲刀法冲刀法是沿着笔画向前推进的犁割方法。三指法和拳握法均能使用。三指法,左手执石,右手五指齐力,以刀的一角入石,以腕发力,刀杆横于胸前,与印面成30°夹角,无名指顶住印石上侧端,用力从右至左推进,犁出一条“V”形沟(见图6—6)。拳握法,刀杆竖斜于印面,左手执石,右手紧握刀杆,以刀的外侧角入石,由外向里犁进(见图6—7)。 冲刀法除 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三指竖冲法。执刀方法与三指法相同,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执石,掌竖于胸前,拇指翘起,顶住刀杆后下侧,两手配合一起发力,由内向外推进。左右两手的分工为:左手除执石外,拇指顶住刀杆负责向前推进,也起杠杆的支点作用;右手只需执稳刻刀,掌握运行方向、刀杆斜度和刻入深浅(见图6—8)。这种竖向冲刀法,优点是两手合力,运刀轻松自如,刻

篆刻的基本技法

篆刻的基本技法 篆刻,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学习篆刻,首先要准备刻刀、印泥(书画专用印泥)、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砂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 选材 适宜学刻用的常规石印材有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初学者可以用青田石来练习。 画中画 学习篆刻的基本步骤是:磨章料、写引稿、镌刻、刻边款、拓边款、钤盖(需要注意的是刻边款、拓边款要依据印章的风格来定,不是每方印章都需要的) 篆刻章法 章法主要是指如何设计和布置印文,一字印,主要是把笔画均匀分开,二字印分左右式和上下式,左右式要以右向左进行,笔画均匀、平整,上下式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关系。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要彼此统一。三字印分为右一左二式、右二左一式、右至左三字排列式。布局的时候,可根据印面的大小,改变字体的形状,使空间显得相对协调。四字印分为:顺序式,由右向左和由上到下。右一左三式、右三左一式、右一中二左一式。右一左三式和右三左一式布局,都需要拉长一个字,另外三个字响应缩小,右一中二左一式需要拉长两边的字,中间的字要缩小。要做到均匀,恰当、得体。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 写印稿 写印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法好的可根据印面的大小,直接在印面上写或写到拷贝纸上,书法不好的,可把拷贝纸直接放在要描的字上,进行描摹。以“印”字为例,描的时候要用铅笔,依着印字的轮廓边缘描下来(注意:小的细节千万不能漏掉)。然后,依着“印”字的轮廓涂上墨,注意一定不要超过轮廓线。按顺序把“印”字涂抹好。然后要把印稿的上的字,上在石面上,上石的方法有两种: 1、水印法,方法是:首先准备一张透明的拷贝纸,然后把拷贝纸覆盖在印石的石面上,用手掌沿着印石的边缘在纸上压出痕迹,接下来在压痕范围内、用浓墨写下要刻的印稿,之后把印稿晾干;然后把墨迹干透的印稿(把描好的“印”字)翻过来覆盖在印面上,用毛笔蘸些清水涂抹在拷贝纸上,再用干净的宣纸或手纸吸干多余的水分;之后,在印稿上覆盖上一张宣纸,用指甲盖儿在毛边纸上轻轻的用力均匀地刮几遍,完毕后把宣纸和拷贝纸取下来就可以了。这样,就把字印在石面上了。拓上后,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再用毛笔均匀地描以下。初学篆刻时,基本上都用水印法写印稿。 2、反写法的具体方法是,先将印稿写在透明度较好的拷贝纸上,然后把拷贝纸翻转过来,用印石压着,上面放一个镜子,依照反写的印稿,在印石上用毛笔临摹一遍,力求写得与原稿接近,然后对着镜子比较印稿,对不足之处作适当的修改。 直线练习 学会了基本的章法和写印稿之后,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刻直线来练习。拿一块青田石,先在玻璃上垫上砂纸,用中指和拇指拿住印章的两面,中指按住印章的顶面,在砂纸上摩擦,因为从市场上买来的石料都含有蜡,需要将其磨掉,否则不容易上墨(注意:磨的时候,只

《篆刻体验-肖形印》教学设计

《篆刻体验——肖形印》教学设计 肖形印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素材,从远古人的崖壁雕刻到今人的形形色色的篆刻艺术,肖形印独具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从肖形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与章法等方面介绍了这门传统艺术,使学生肖形印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鉴赏和动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肖形印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素材,从远古人的崖壁雕刻到今人的形形色色的篆刻艺术,肖形印独具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从肖形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与章法等方面介绍了这门传统艺术,使学生肖形印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鉴赏和动手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肖形印的篆刻艺术,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骤和刻制要点。 2、感受篆刻传统艺术的魅力,体验篆刻乐趣,增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肖形印图片,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纸动画视频,感受动物形象的可爱,体会动物形象的特点。并展示课题:《篆刻体验

——肖形印》 三、具体授课: 1、肖形印的概念与分类。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5类: ①人物类。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剧、官吏、神话等。 ②飞禽类。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走兽类。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虫鱼类。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有瓶、壶、香炉、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树木、亭台、宫阙等。 2、肖形印的技法特点。 肖形印的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异常简练,寥寥数笔,足传神会意。制作可分为铸、凿2种,早期的多为铸制,东汉时有凿刻者,多属线刻。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刻出属于自己的一枚印章啊?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刻制印章需要哪一写工具材料?(教师展示实物介绍:篆刻刀、石料、砂纸、印泥等) 3、教学重点——动物肖形印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示范作品——各种动物肖形印章,阳刻、阴刻都有。 【导语】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几方印方印章有什么不一样?(白色字的印章叫阴刻;红色字的印章叫阳刻。这是篆刻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 4、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肖形印章,充分感受其中特色 【导语】大家现在请拿起篆刻刀。这把刀拿在手上要怎么用呢?同学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我们要学会刻印,怎样用刀是关键。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刀法,篆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冲刀法,一种是切刀法。 5、展示多媒体课件(视频)——刀法:冲刀法、切刀法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种刀法。(播放专家有关刀法的讲课录像) 6、让学生运用篆刻刀尝试切刀及冲刀的篆刻技法。 7、学生讨论两种刀法的不同之处。后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大家现在对于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冲刀法的时候,用力不能太猛,不要石头没有被冲破,你的手却被冲破了。所以我们在初次尝试刻印时请尽量使用切刀法,切刀法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更具有安全性。【导语】好了,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刻印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刻制一方肖形印章,也就是刻制图形章。那么刻制一方肖形章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8、肖形印章的刻制方法步骤:[教师用实物投影仪示范] ①打磨石料。 ②印稿上石。 ③镌刻。

篆刻刀的分类

篆刻刀的分类 篆刻的刀法,有基本刀法和辅助刀法。基本刀法是冲刀法和切刀法,辅助刀法是帮助填补冲切刀法的不足而使用的刀法,种类、名目较多。 1、冲刀法 冲刀法的执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种方法,其特点是刀刃在印石上以冲交运行的体例雕刻线条。在运刀过程中,要细致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体现方法和要求。 ①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与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状。角度太小,刀身会碰擦印面,手指易接触印框;角度太大,刀刃与印面垂直,也难以着石,运行不易。 ②行刀:刻刀运行时,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运刀要保持运力平稳,不要太浅,太浅者刀迹浮滑,纤弱无力;太深会使刀角陷入石中,难以再运行。若不细致隐入石中,应提起重新调整角度,再行运刀。冲刀的速度也不宜过快、过猛,否则会导致线条破碎,而且难以收刀。运行时要用无名指抵住石章的右侧,以控制刻刀的适度冲力,防止刻刀滑出。 ③收刀:要适可而止。做到胸中有数,及时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锋芒毕露。同时,还要防止因用力过猛而使刻刀冲出限度,破坏其它线条,甚至刻伤左手。用力要妥当,保持及时能放能收,行则有力,停则立止。 2、切刀法

切刀法就是在印石上用刀刃以起伏切刻的体例锲刻线条的技法。其执刀法亦同冲刀法,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同而已。切刀法的起刀是先将刀刃的右角刻入印石,与印面呈四十五度角,刀柄略向右倾,刻入石面。如此反复进行,以点组成线,渐渐完成印文笔画。其行刀方法,要求在细致点的基础上,将刀柄向左倾斜,使刀刃渐渐切下,使刀刃的左角贴近印石。如许,就可由点切刻连接成线条。切刀行刀时要防止切刻的点画排列不要连接得太划一,如算盘子状,要天然错落,以达到含蓄老辣,富有金石气,又能避免锯齿形的弊病。丁敬及浙派篆刻艺术作品,重要用切刀法。 辅助刀法 篆刻的其它刀法,可称为辅助刀法。用这些刀法都是在冲、切刀法的基础上,以冲、切为主,偶尔辅以其它刀法。在辅助刀法中,有的是冲切刀法中的一部分,有的是冲切刀法的增补和发展。名目繁多,据前人总结,有效刀十三法或十五法之说。现将见于历代论著及经前人实践过的刀法分述如下: 1、埋刀法 辅助刀法的一种,亦称“伏刀”。用力按刀入石而起刀;沉着不轻滑浮飘而行刀;锋藏不表现而收刀。清·许容《说篆》云:“埋刀法,笔锋藏而不露,刀法着而不浮。” 2、涩刀法 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状,这谓"涩刀"。此法运刀时,刻刀冲破印面阻力,缓缓挣扎前进。

《篆刻课程教案》

篆刻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姓名”篆刻的制作,,掌握篆体的写法,与刀法、章法的练习。 2、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能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能力目标:通过制作过程的实践,掌握篆刻的章法布局,能够对印章的文字和设计安排有一定的构思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法: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图像、音乐、文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演示法、讲解法 学法: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篆刻作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动手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 1、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六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章料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一些用甲骨文表现的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猜。 (设计理念:引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观看老师各式各样的姓名章,引发学生想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把课下事先给学生查阅的姓名篆体发给学生。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篆体名字时,都非常兴奋,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二)新授: 1、初步了解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 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朱文和白文: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先预想自己的画面效果) 朱文印指阳刻法,笔画线条凸起来。 白文印指阴刻法,笔画线条凹进去。 2、深入了解: 篆刻步骤:(示范操作) 1)、磨平印面: 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

篆刻刀法趣谈

篆刻刀法趣谈 【摘要】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则要靠独有的刻刀表现出特有的魅力。一方精美的印章,除在构成上有讲究外,还要靠精美娴熟的刀法来支撑。因此,刀法在篆刻创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了独特的刀法才能创作出精美的篆刻作品。只有了解了用刀方法和刀法的种类,并通过临摹与创作实践才能体会篆刻揍刀的乐趣。 【关键字】篆刻刀法书法篆刻艺术 前言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艺术,它是汇集了书法、绘画、雕刻和诗文的一种综合艺术,在刀与石之间蕴涵了中国艺术的精粹。而篆刻刀法是得到了中国书画的滋养而发展起来的。篆刻刀法多指明清以来文人用石章为材料,运用的用刀技法。 一、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生 1、篆刻刀法与书法 篆刻刀法与中国书法史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刻印要求以书入印,而篆刻与书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用刀。 朱简在《印经》中论刀法时说道:“吾所谓刀法者,如笔之有起有伏、有转折、有轻重、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钝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刻印就是以刻刀代替毛笔,要做到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生相辅。就如篆刻家吴昌硕,以石鼓笔意入印(图1),顽石点头,横扫印坛千军。再来看齐白石的印作(图2),大刀阔斧,从他的印面刀法可看出其雄心壮志,但是他的刀法也是服从于书法的,所以篆刻刀法是离不开书法的。

篆刻刀法与书法又有不同之处,书法与篆刻的不同之处在于刀法中,虽然刻印要求以刀代笔,但也只有用刻刀才能赋予印章“金石味”,篆刻是在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用刀,以铁笔代替毛笔,加之铁笔与石头的磨合,形成了独有的“金石味”。所以印章的审美价值也在于“用刀”。这就要求刻印者在刻印时既要服从于书法用笔,但又不能光是依着笔画墨线去刻,更多的是要表现出笔情刀趣。书法是用墨来表现丰富的线条变化的,如枯湿、浓淡、厚薄、轻重、迟速等墨色效果。而刀法是运用刻刀的轻重、缓急、以及入刀角度、力量等形式来表现出苍润、起伏、转折、擒纵等刀味意趣。 2、刀法之美与书法线条之美 在刀法审美中,刀与笔、刀与石是密不可分的,刀法要表现出篆法、更要体现出线条的笔意。所以用刀时在于怎样把握揍刀的方向、速度、角度、和力度等,微妙的揍刀过程便可产生千变万化的线条,使印面生出异样的刀味效果。一刀下去,可使印文线条有转折、苍润、擒纵、偏正、工写等效果。可以表现出晴朗明快、雅致秀洁的线条,也可以体现出生辣、拙涩、含蓄、恬静、雄秀气息。 以刀法之美在于用刻刀表现出书法线条的韵律、节奏,而刀法的目的在于传达印人心中的情怀。晚清杰出的篆刻家赵之谦在“钜鹿魏氏”(图3)一印的边款中有一首长诗(图4),赠于好友魏锡曾。他在诗的开头就有:“古印有笔尤有 天很多人治印,却不探求书法渊源,笔墨之趣全无,仅是以刀刻石而已。赵之谦提出了印要“有笔有墨”的观点,而他在“刀石”与“笔墨”的关系上处理得很好。他的印文中做到了有笔有墨,并且启发了后人刻印要在“笔墨”二字上下功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它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至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包含了中国艺术的精粹。 怎样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试图以王守桢老师最近新作中的一方“高瞻远瞩”朱文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望行家、朋友指正。 欣赏一件篆刻作品,一般从篆法(又称笔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着手。 一、笔法,即线条,线条是汉字书法的脊梁,王老师形象地称之为“零件”,线条要优美流畅、舒展明快、婉转多姿。如图所属示,高瞻远瞩四个字的线条优美舒展,特别是“远”字中的两笔;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交代清楚;同一方印中出现两个“目”,设计则-有所变化,显得生动有趣,突现了“零件”的优美。

二、章法:章法又称布法,王老师独创的“五个原则加留空”,则是章法的最高境界。 1、中线,如图“远”字与“嘱”字的中线同在一条垂直线上,显得挺拔有力。 2、对称,中线左右线条要对称。如“远”、“嘱” 3、间隔,笔画间的间隔要匀称。如图中“高”、“瞻”、“瞩”笔画之间的间隔相等匀称,几乎无可挑剔。 4、重心,每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中心位置,因为汉字一般为上密下疏,因此每个字的重心应略微偏上1/5为好。 5、印中平行两字的底线、重心要一致,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6、留空,印面要注意留空,上下留空、左右对称留空。这样才能达到“密不容发,疏能跑马”,“虚实相顾”、大红大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印中每个字不是孤立的,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要有线条的穿插,有的地方相连,有的互相呼应,有的沾边,且要有粗细变化。再看“瞻”字的一撇(注6)甚至大胆突破框框,体现了王老师独特的胆识,真是惊世之笔。达到了“耐人品尝”的隽永韵味。 三、刀法,王老师治印,刀法不拘一格,切刀、冲刀均有之,起笔收笔交点代清楚,特别是几处回锋笔的处理、崩裂的处理,加强了线条的力度,体现了线条的婉转多姿。

篆刻学习方法及临摹

篆刻学习方法及临摹 初学治印,同学习书法一样,应以临摹入手。临摹;是学习篆刻艺术的主要方法书法篆刻艺术,不同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可以通过写生,辅以临摹而获得基本的表现技巧。书法篆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它自有其本身形成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临摹。 临摹,是继承和借鉴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要手段。通过临摹,可以较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优秀篆刻艺术在字法、章法、刀法、款法上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并在临摹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其表现技巧。有的人也可在临摹的基础上,。旁收博采,融人他法,而别出新貌,自成一家。 学习篆刻艺术,若不从临摹入手,往往事倍功半,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还不得其要领。甚至容易误人歧途,或沾上市俗妩媚之气,或作板滞唐突之字,始终难以改正,至为可悲可惜。 习篆与临摹不可相互代替。习篆主要是练笔力,临摹主要是认识和掌握在方寸之间印文的规律。习篆是学印的基础,临摹是化篆文为印文,使之合于印文之特点。 临摹的主要对象是汉印,因为汉代是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的极盛时代,不论是官印或私印,制作都很精美,流传至今的也很多。这些作品具有简练、大方、厚重等特点。同时在印面文字处理上,也较规范,多为横平竖直,平稳匀称,易于人门,又易于掌握。汉印的面目,也很多样,在学习汉印的基础上,选取某一特点加以充实发展,也可别开主面。 试观明清以来著名的篆刻家,多奉汉印为楷模,从他们的实践中看,都是从汉印人手,同时又开拓了新路,自成流派。如明代中叶的何雪渔,他广泛吸收

秦汉印,法古而不泥古,苍劲猛利,开皖派之先河。朱修能仿制汉铜印,几可乱真,于印学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汪尹子专攻汉印,极得其神)仿汉之印,专家也难辨真伪,但他在篆法与结伐方面略参斯篆之法,独开秀穆一路、程遭等人初学文、何,继追秦、汉,善以涩刀人石,作风为之一变,乃开歙派印凤。敬身力追汉印,又不墨守成法,善用切刀,于涩中寓坚挺之意,而汉家精神,跃然毕现。尔后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无一人不是从汉印人门)打下基础,旁收博采,而自开生面。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为篆刻艺术史增添了异彩。因此,我们今天学印,也应从临摹事汉印人手。 临摹,具体说可分为"摹"与叫临"两个过程,两者之间互为联系,为了叙述方便起见,分述如后。 临摹汉印,一般应先摹后临。摹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摹印,仔细观察,认识汉印的基本结体、字法和笔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其次,也是为临印作准备,使所临印稿较为准确·再次,摹印也可作为收集印章资料的一种手段,平常见到较为喜爱的印拓,即随时摹描留存,以备日后创作时参考。 (一)选印临摹印的第一步是选印。汉印的种类很多,按其制作工艺分,有铸印、凿印、碾刻的玉印、土制的陶印等,按其使用对象分,有官印)私印、殉葬印、辟邪印等,按其内容分,有姓名印、臣妾印、吉语印、书简印等,按其文体分,有白文印、朱文印、朱白相间印等,按其艺术性高低分,有好、差、劣等等。因此在临印之前,要加以选择,择眷而从·常见有初学者,以为汉印一切皆好,临摹时不如挑选,往往以劣代优,以差当好,这样学习容易自费力气,说不定还会走弯路。毛泽东说过,我们对待中国古代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篆刻流派

篆刻流派 自明代起产生的一些有成就的篆刻家,在用刀、布局、印文方面各具艺术个性,为时人称赏,并为后人效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派系。 清代中叶,文人篆刻创作进入繁盛时期,各种流派孳乳,多样化的风格进一步呈现,浙派、邓派、歙派、云间派、扬州画派印人以及一些金石学家的创作,代表了此期篆刻艺术风格发展的新潮流。其他地区性流派与印人亦有不同的表现,形成争奇擅胜的风格谱系。晚清篆刻群体空前活跃。独辟蹊径、树帜印坛的新军与原先的诸流派传人构成了印坛创作力量的基本格局。 晚清篆刻流派的自然承接是近现代印风谱系中的构成部分。新派开创未久,流布方兴未艾,吴昌硕、黄士陵等人印风的流播即是如此。 目录: 篆刻名家与流派 名家篇 篆刻流派简表 篆刻名家与流派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自明代起,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篆刻家,他们的作品,在用刀、布局、印文方面各具艺术个性,为时人称赏,并为后人所效法,形成诸多篆刻名家和篆刻流派。 名家篇 ●文彭 文徵明长子,明代篆刻家、书画家。因其采用灯光冻石刻印,促进了当时石章入印的流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后世尊为明代流派篆刻的开山之祖。其作品风格清峻工稳,传世极为少见。 ●何震 明代篆刻家。与文彭谊同师友,一时并称“文何”。他的作品,初期受文彭影响,后广泛取法借鉴秦汉印章,表现为沉雄猛利的格调。他所开创的流派,因代表人物多属徽州籍,所以有“徽派”之称,继承者有苏宣、梁袠、程朴等人。 ●汪关 明代篆刻家。篆刻宗法古典,借鉴秦汉印及宋元朱文印,风格清新工致,刀法沉稳洁净,为明代印坛中工笔高手。清林皋、沈世和等均传其风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