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汇编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汇编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汇编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汇编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

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2)以马恩创立的,列毛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指导。

二:中国特色。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去移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三: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充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事实,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健康建立并发展起来。

2.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1、四要素构成: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列举几种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包括巫术发生说(P37)、宗教发生说(P38)、模仿说(P39补充)、游戏发生说(P39)以及劳动说。

2、劳动说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件。这是因为人通过劳动既锻炼了大脑,又在劳动中解放了前肢,同时在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在集体劳作过程中,为了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产生了最初的文学。如鲁迅把这样的产生过程称为“杭育杭育派”。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如远古诗歌《弹歌》就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生动地描写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是诗、乐和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它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狩猎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劳动动作的声音和节奏,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因此,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无论是“巫术说”、“宗教说”还是“游戏说”,本质上都是原始人的劳动,都可以归结到“劳动说”上。

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是文学发展的决定因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关念等是影响因素。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出,动物与人创造能力的差别在于动物只能依据生物本能来创造,而人的创造则是依靠自

己的头脑思考。更具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样的。如《诗经》中的《硕鼠》表达了人对老鼠的厌恶,比以此引申为恶人。而秦观词:“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中的老鼠,又作为艺术作品中的可爱小生灵了。人的感觉不当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和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只有人才能用文学艺术去感受事物。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生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审美创造意义。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的感觉除了感性的感觉外,还与后天的学习与思考有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有积淀着理性的内容。比如人不能翱翔于蓝天,但人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设计飞行的器械,从而也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它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额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过程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主体的能动参与,使得对象呗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得事件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比如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不仅是人对水和火的合理利用,也体现了人的创造力等。人的生活活动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而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有哪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表达出来。即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第三编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涵与关系。

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精神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始因”和“动因”。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一,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三,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3.(为什么说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二,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