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

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

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
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天地 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

胡久华1 乔 敏2

(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00875;2.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 化学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情景的创设,这具有多种意义。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怎样的教学情景更具有教育教学价值?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 化学课堂 教学情景

1 问题提出

化学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承载教学目标中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等;三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获得的具体化学知识,更具有迁移价值,是更内化了的知识。那么,应该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怎样的教学情景更具有教育教学价值?

2 金属钠性质教学案例

金属钠性质教学的引入,是通过真实的新闻事件。由于原来的新闻材料中的信息是杂乱的,结构是不良的,教师首先对新闻报道进行了文字处理,并且根据需要对材料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或增加,将容易引起学生误解或纠缠不清而又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去掉,强调的、暗示性的、与化学教学相关的细节使之重复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经过修改的新闻报道:

大洋网讯 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上出现神秘 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

记者赶到黄埔大道石溪路段时,在广东正大饲料公司旁边的石溪涌内看到了一个漂浮的白色金属桶。交警已经将现场封锁,6辆消防车则一字排开。一旁戒备的消防队员说,早上已经有一个同样的金属桶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很大。

据现场一位围观的群众讲,早上一个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10时多突然从铁桶内窜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 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一位妇女惊讶地说。随后,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蘑菇云有近十几米高。

据悉,早在前日,珠江水面上就发现了2个铁桶,其中一个在江面上爆炸了,另外一个则在石溪水面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据说,晚上18时45分左右,该船曾经将铁桶打捞上船,本打算清洗过后使用。但是当船员把盖子一打开,桶内马上冒起白色烟雾,而且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刻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铁桶推到江里。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珠江水面上尚有3个一触即发的 水雷漂浮着,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聚在一起,紧张地研究处置 水雷的对策。

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总的驱动任务:如果你是!化学学报?的特约记者,你将如何从化学的视角写这篇报道?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地深入思考,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驱动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你还想做哪些调查?你能否根据新闻中的信息对这些疑问提出自己的一些假设或推测?小组进行交流。学生提出了种种疑问,如为何会爆炸?钠有何性质?爆炸会产生什么后果?未爆炸的铁桶如何处理?这些装有金属钠的铁桶从何而来?有何用途?学生并且提出了种种假设: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爆炸应该与金属钠和水有关;不停地冒着气泡,有爆炸发生,应与产生的气体有关;从元素的角度来看:气体不是氧气就是氢气,可能是氢气爆炸,也可能是氧气使金属钠剧烈燃烧而爆炸;双手立刻感到剧烈疼痛###有强烈腐蚀性的物质;一个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可能钠的密度比水小。

教师立即整理了学生的问题和假设,引导学生从一个普通的新闻材料,深入到新闻背后的化学问题的探讨。明确第二个驱动问题:钠与水能反应么?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假设。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总结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学生的结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外观

像石头,灰白色。钠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开;切开金属钠的断面,能观察到金属银白色的光泽,但光泽很快变暗,重新变成灰白色;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变成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有气体产生、有白色烟雾产生等。

学生产生的新问题:为何钠要放在煤油里?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其表面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钠在水面上为何会四处游动?发出声音?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钠为何会变成光亮的小球?白色烟雾是什么?钠消失了,说明与水反应了,但生成了什么?金属钠能与水反应,但爆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对学生产生的各个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个驱动问题:金属钠在水中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从元素守恒来看,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氧气。那么是产生的氢气爆炸了?还是产生的氧气使金属钠燃烧剧烈而爆炸?如何通过实验验证?

第四个驱动问题:腐蚀性物质是什么?亮黄色火焰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的分析:腐蚀性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用酚酞可以验证;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应该还有一种钠的化合物,又有腐蚀性,应该是氢氧化钠,可以用指示剂检验,也可以用铜离子、铁离子等检验;氢气燃烧应是淡蓝色火焰,不是亮黄色。推测可能是钠燃烧的火焰;是否可能是煤油燃烧的火焰呢?

学生通过金属钠燃烧实验和燃烧产物检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上面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水雷爆炸的原因,总结金属钠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教学的结尾,教师讲道: 看来%水雷&之谜我们已经揭开,但这些装有金属钠的铁桶从何而来?又有何用途?还未爆炸的3个铁桶该如何处理?面对这样的危险化学药品在储运和应急处理上应有怎样的规范,公众应得到怎样的提示呢?请你以!化学学报?特约记者的身份,详细地为公众描述这次%水雷&爆炸的过程和其中的化学原理,并调查金属钠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的?可能的用途是什么?在对此次事故的善后处理提出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对公众提出处理危险品###金属钠的建议。

3 基于 金属钠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景,如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生动形象的录像片段,鲜活的实物展示,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化学史的许多趣闻轶事也能有效地使学生进入情景,生活中还有许多趣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火山喷发的实际情景中认识硫元素组成的物质家族里的成员;在雷电发生的情景模拟中认识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在模拟溶洞形成的实验情景中认识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在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提取碘的任务中学习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性质;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生产背景下认识金属铝、氧化铝的性质;从硫及其化合物的 功与 过的视角学习硫单质、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及硫酸的性质等。

在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景时,一定要注意情景的质量。 金属钠教学案例通过新闻事件创设的教学情景很好。一是这样真实、令人震撼的报道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从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新闻中进入探究其中的化学道理。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逐渐认识了金属钠的性质。在对新闻报道中具体现象的分析中,逐渐深入对金属钠性质的认识;二是这样情景一直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与结束,让学生在分析解释新闻的过程中获得认识,然后将获得的认识进一步应用。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都是围绕情景,产生问题,获得认识;第三,选取的新闻内容与教学主要内容密切联系,新闻中描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性质密切相关,要想能够解释其中的现象,需要获得金属钠的性质;第四,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读懂报纸新闻是具有科学素养的表现之一。通过新闻创设情景,让学生分析新闻背后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解释分析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这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琼?格林伯格(Joe Greenberg,1990)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解决情景应具备以下条件:

?要求学生提出可测试的假设(最好是那种学生自己能测试的假设)。

?所需实验设备相对便宜。为了获得更加精密的数据,可以使用特制的实验设备,但此问题能够在该领域低技术范围内得到解决。

?问题应足够复杂,使学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要得益于(而不是受阻于)集体的努力。

由此可见,质量较高的教学情景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联系。或者说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有的可想,有的可分析,可引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课程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不仅仅是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更主要的是,将教学情景中的现象或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联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信息,促使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例如铁与人体健康专题中的补铁剂问题,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人曾患过缺铁性贫血?家里是否有补铁剂?这样的问题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铁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也激活了学生在化学课程中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铁及其化合物内容与补铁剂的相关问题。

(2)与核心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有的教学情景很有意思,能够短暂吸引学生的关注,但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这是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现状。大多数老师能够用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直接引入教学内容,然后 纯粹地讲解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情景大大消减了教育教学价值。学生不但不关注,而且也不能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建立联系。教学情景应该与核心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促使学生建立生活背景中的化学知识形态。例如火山喷发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氮循环与氮固定,这样的教学情景与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背景下的物质及其性质,从而让学生建立认识物质的不同视角,培养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1 核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情景举例

元素教学情景元素教学情景

镁 1海水资源的综合

利用

2海水提镁的方法

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

学物质

铝 1金属材料铝合金

2铝锅氧化

3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4氢氧化铝的实验

室制备

1金属材料

2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补铁

3从自然界获取铁

4钢铁的腐蚀

铜 1用途广泛的金属

材料

2货币金属#金、

银、铜

3生物炼铜

4从自然界获取铜

1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2含氯化合物的漂白

与消毒作用

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4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续表

元素教学情景元素教学情景

1氮在自然界中的

循环

2氮的固定

3硫、氮和可持续发

4人类活动对氮循

环和环境的影响

5空气质量报告###

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

6生产生活中的含

氮化合物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

硫元素间的转化

2火山喷发

3硫酸的工业生产

4酸雨及其防治

5空气质量报告###

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6硫及其化合物的

功与 过

7雨水pH的测定

1半导体材料与单

质硅

2二氧化硅与光导

纤维

3硅酸盐与无机非

金属材料

1海水提溴的方法与

流程

2溴的发现史

(3)良好的教学情景应该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

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

些,但是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

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

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

探索。如,在进行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教学引入

中,通过图片展示,引领学生走进合成氨工厂的监控

车间,让学生观察监控车间内合成塔中氮气、氢气和

氨气在各个时间段的成分含量。通过这样真实的情

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表中的数据与学生的已

有认识产生了认知冲突:怎么两种反应物与产物同

时存在?为什么反应物没有全部消耗掉?

(4)质量较高的教学情景应该能够贯穿教学的

始终。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应该能够不断地产生驱

动性问题,驱动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与方法。现在大多数案例的教学情景

只是局限在课的引入环节,教学的展开过程又回到

纯粹化学知识的讲解,有的案例在教学结尾时再联

系点实际,这是典型的 穿靴戴帽式教学情景。更

具有迁移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教学情景应该能够贯穿

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具有驱动性的问题系列。如,

上面利用合成氨工厂创设的教学情景,可引发一系

列的驱动问题:与不可逆反应比较,可逆反应有什么

特点?(合成氨的反应)为什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

不能全部消耗?(为什么氮气、氢气和氨同时存在)

可逆反应是否会 停止吗?可逆反应真的 停止了

(下转第27页)

多媒体当作一块电子黑板。这次有位教师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将几个实验并在一起,用左右2个相等的方框展示清楚:反应前整个实验的质量=反应后整个实验的质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烧杯、试管、燃烧匙等),然后一键擦去,左右方框中剩下的只是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两边相等非常清楚。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水到渠成,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自然,引起听课教师的一片赞美声。可以说该片段是这次优质课中运用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

最后,小黑板、挂图、实物投影等教学手段,要美观、规范、可见度好。

5 要合理地安排学生活动次数

我们这里说的次数包括学生讨论的次数、实验的次数、练习的次数、看书的次数等。我们认为,一节课中安排学生活动次数,应控制在4次以内。过多、过滥都是不适宜的,也是不科学的。有的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学生书本刚打开,教师就检查学生看书情况;要学生分组讨论时,刚安排下去,学生身子刚转过去话都还未说上一句,教师就提问学生,像走马灯似的,一节课学生活动多达十几次,看上去花哨,实则没有一点儿效果。

6 讲课要体现教学中的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就是节约问题,就是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节约财力、节约精力等。主要包括: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坚决不讲;实验能讲清的,不制作课件;看教科书能学会的,不制作课件;其他实物能代替的,不制作课件;教科书中的习题能做在书上的就不要做在练习本上等等。讲课教师要用平常心对待平常事,学会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注意体现优质课竞赛与现实中的讲课一样,不要有距离感。有位教师在讲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指派一名学生,负责各组答对一个问题或做对一道题时,上黑板给这个小组画一面小旗。一节课下来,这几个学生只顾在台上台下来回跑着画小旗,几乎没有时间跟着教师一起学习,教师为指定给哪个小组画小旗也花费不少时间。我们不知道是画小旗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7 要注重成果的转化,把优秀的成果自觉地应用到

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这次参赛选手讲课的内容为: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有5位老师讲),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有5位老师讲),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2位老师讲),可以说这12节课节节都有闪光点,都有要学习的东西。观摩的教师有一种共识,认为学习了这12位教师的课,今后再教这几节内容时,心中亮堂多了,知道如何教,知道怎样教好,启发很大。大家在回到学校后,一是进一步学习研究讲课内容(光碟),领会其精神;二是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发挥集体的智慧,将这几节内容编拟成案例,供同组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努力将他人的优秀成果转化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参 考 文 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师教学用书(上册).第3版,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上接第14页)

吗(合成塔中的合成氨的反应停止了吗)?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会改变吗(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合成氨工厂生产出更多的氨)?这些问题都紧密结合合成氨的具体实例一一展开讨论,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建构对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认识。

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化学课堂回归生活,面向社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生活情景素材,由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引发核心的驱动性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方法与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6

[2] 王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济

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唐有祺,王夔主编.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王春.化学教育,2007,28(11):22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方延山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课堂思考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教师如能创设出恰当合适的教学情境,就能将各种比较难的知识点形象化地融入其中,甚至一些比较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记忆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而要学好化学必须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采取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依托,是学习行为赖以运作的主渠道,也是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性质的学习,教材都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总结物质的性质。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很重要,也是我们要去认真贯彻和实施的。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尤为重要。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而且容易开小差,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进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有益于化学学习的思考。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好的教学情境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学生对核外电子的排布不太理解,教师可以在体锻课的时候用10分钟来玩一个游戏,让男生当质子,女生当核外电子,男女生自由组合成一些原子或离子,谁先组合成功谁就先自由活动。这样以游戏的方式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性和集体感。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特点,接合实际生活的事例,接合一些化学实验,制造“事故”,发挥联想或进行特定讨论等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小中见大,微观问题宏观化 在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要开始学习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这些都是微观世界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去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有必要给他们创设一种情境,把微观问题宏观化。 如在讲解分子的特性的时候,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这二个性质时,都是用宏观上可观察,可察觉的事例来证明的。讲完后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一般会想到空气可被压缩、风的存在等等,这些事例反过来又可以证明空气的特性。 在讲到原子的结构时课本上也有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把原子比作一个大的足球场,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一个蚂蚁,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情境,重点来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内部微粒质量的关系。

初探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探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18-01-17T17:25:55.4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8期作者:丁顺 [导读] 而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注重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环保、能源、材料的研究,这就为教师的情景教学创立了更好的教学平台。 丁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中学266000 建构主义认为,应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而情景教学,教育者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教科书中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具体化问题的设计,以还原知识的现实性、主动性、丰富性,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差距,以此来支撑课堂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而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注重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环保、能源、材料的研究,这就为教师的情景教学创立了更好的教学平台。 那么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呢,我认为: 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教学情境 1.用问题创设教学情景。实践证明,问题情境的创设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优化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此情景的创设在实验教学中被大量使用。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避免学生照本宣科,照方抓药的机械操作,通常创设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实验设计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应该怎样设计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此设计方案有没有缺陷,还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吗?等等。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氛围,尽量展现实验的过程,以此渗透新课标要求,渗透化学思想,来启迪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待化学实验。再比如:气体的制备实验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法后,再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设计过程就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实验,要考虑哪些因素? 问题2:发生装置怎样改进,可使实验更简便易行? 问题3:你能设计一个气体发生装置,使其具备随用随制的功能吗? 这样学生可能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考虑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的,鼓动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设想,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设计过程,以此展示实验的设计思想。 2.用求异性习题创设教学情境。求异是一种多方面推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在架设和构想中去探索答案,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因答案不唯一,让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遍、万变不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了酸碱的通性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一瓶是硫酸溶液,请设计实验加以鉴别。此答案最少有七个: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单质铁;氧化铁;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上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指导生活,教师有意识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用生活与知识相联系,将一些化学知识置身于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这符合新课标的思想。比如:厨房的调料瓶中有两种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是精盐和小苏打,请你利用家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把它们鉴别出来;再比如讲化学肥料的知识中,我们可以出示氮肥碳酸氢铵的尼龙袋中的说明,让学生用化学知识判断此化肥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再比如学习铁生锈的知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铁生锈的因素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死知识学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实验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生动鲜明的化学实验现象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欲望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从而达到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中和反应时,向一支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稍一震荡,红色立即消失,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中,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也就开始了。这样的探究,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设定的目标。 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教学情景 1.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以社会热点问题为情景教学,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教学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比如在今年刚刚举行完毕的“两会”上,国家特别注重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正好化学教材涉及到了这部分知识,这样我们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就可以截取相关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联系课本,带领学生学习涉及水、空气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污染源和环保措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学习,可以利用现阶段媒体关注的非法添加剂“苏丹红”系列,向学生介绍苏丹红的危害。再比如结合社会热点煤矿瓦斯爆炸事件,讲解瓦斯爆炸的原理和基本防治措施,使学生学有所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 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完全可以把抽象微观的化学知识变成直观的可看得见的世界,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大有帮助。我们都知道,化学学科的独立是以人们认识分子原子为标志的。即微观认识物质世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微观”认识世界必然成为化学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铁置换可溶性铜盐的微观过程,食盐的微观溶解过程,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即微观粒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仅凭肉眼学生根本无法看到,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使这些抽象的微观过程变成看得见的生动形象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罗宇达 南昌一中化学组 330003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构建过程。而要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关键是创设引导、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情境。其中,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联系笔者的教学实际,来阐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建构主义三维目标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1、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要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也充分体现了利用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主体参与的思想。 情境创设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其作用在于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应用提高——反思调节”四环节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问题情境,包括化学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文字材料、动画演示、化学游戏等。可以是教师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利用化学实验、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 探究新知 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采取以下两个环节。 ㈠自主探究 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解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问而不究是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解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追求和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解有机连结,获取新知和能力。 在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探究性课题,设计教学个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参与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为主,实验基本步骤为:(1)发现并明确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和猜想(3)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查阅文献等各

种方法收集有价值的科学证据(4)对所有收集的证据进行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解(5)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完整性和问题理解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合理评价。 ㈡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过程、现象、结论、体验不尽相同,合作交流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交流是多向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对话,获得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交往,教学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合作交流策略有: (1)合理设置学习小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和个性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 (2)提出问题启迪思维。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且有思考价值,尤其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故一般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可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分工、程序有效开展活动。 (4)开展竞争鼓励合作。如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对同一问题设计探究方案,比一比哪组方法既多又科学,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小组竞争。

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素材,较好的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本文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并深入分析与研究了如何有效应用文字与图片等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如何有效应用源自于现实生活的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如何有效应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以期对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化学教学;运用化学既是具有抽象性的化学理论所构成,同时也是一种对大自然当中的物质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导入情境创设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研究精神与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并有效发掘出其创新潜力,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作为现今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论题之一是推行情境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以往注重于教授理论知识的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所具有的问题精神,对学生自身的特长的展现与个性的发展极为不利,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入认知事物的问题精神。而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化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立足于学生既有的知识基础与现实生活经验与阅历,来创设出具有活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与学习意愿。并体现出了学习情境创设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学习情景创设应具有下述几个实际需求。1.1认知水平当前在化学教学实践当中,尤其注重自现实生活当中来学习与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在设置课本的内容

与形式方面也融入了较多的源自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点,在教学当中,能使学生更易于认知与理解。1.2化学思考学习情境的创设既要与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要促进学生深入进行化学思考,让学生聚精会神的从学习情境当中去发现其中所藴含着的化学知识。例如在教师讲解盐类会具有水解的特性之时,多会提问学生以下问题为何纯碱会被命名作碱,其是否具有着碱的质性?可釆用pH试纸来进行检验,而为何会具有着碱性?可让学生试验溶液当中Na2CO3会产生的化学变化,以此来认知盐类会具有水解特性的原因。以一种学习情境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进行深入的研究。1.3学习目标学习情境是从属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只有在确立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之后,方能选择出相应的学习情境素材,并构建起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相互联系的渠道,形成学生通向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基于师生之间能够较好的进行教与学的学习过程,因对此关键点进行坚持与发展。学习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实践当中也并非是以多为佳,应该具有适宜性,倘若因此淡化了教学的既定目标,又将成为画蛇添足之举。情境的创设应秉持于较好的导入新知识来进行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解决难点与重点问题即可,而并非是对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比既可高效的掌握与理解知识点,又有利于较好的学习新知识。2情景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2.1利用文字、图片等材料创设教学情景可让教师将与研究问题具有关联性的文字资料来体现出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来主动进行研究,例如生活化的化

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

九年级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初三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

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

研究论文: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学科教育论文 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 考 很多教师认为,创设情境应该多运用于新授课的教学,而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该开门见山地对知识进行复习。实则不然,因为任何学习的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中考试题在“学以致用”中考查学生能力和方法的重要一环。我在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情境创设的尝试。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反应的现象又涉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又有金属的置换等内容较繁杂,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有一个老农在农活回家时蹲在一个叫龙王泉的潭水边洗手,忽然在潭水中他发现一个金水壶,感到非常惊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以为是龙王显灵赐福民间。消息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来取水治病,碰巧有一个多年闹眼病的人在用水洗眼后病好了,于是越传越神……(提示:水壶为多年前老农扔的一用坏的铁壶,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硫酸铜有杀菌作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请学生分析:故事中你发现哪些和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否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壶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能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很高,回答问题跃跃欲试,能很快地投入化学世界的探秘之中。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当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革命的一个核心话题,涌现出许多好的做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情境教学法。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熟读古书的人都知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曾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有力地说明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对初中生的启蒙性教学,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化学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并获得了成功。在此,与诸位同仁共享,以期抛砖引玉,并请专家雅正。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和问题情景创设的要点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

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课堂教学要点的目的。它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展开教学。并通过解决问题串联知识技能和方法,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 第一,情境的题材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东西,利用这些知识点一一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问题要有方向性。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操作性。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性,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下手,因而还可能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发表时间:2011-11-09T14:06:53.523Z 来源:《教育学》2011年7月(下半月A版)供稿作者:阴晓彤 [导读]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回归生活意味着新课程内容直接面向社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阴晓彤(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272000)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教学情境生活形象思维情感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环境里进行的,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和教学的客观环境(由教学手段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社会形象等)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是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的有机融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换句话说,创设并研究化学教学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回归生活意味着新课程内容直接面向社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情境的资源,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并使他们了解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如在讲甲烷的性质时,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荷兰的一个小山村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一头牛好几天没吃东西,可牛的肚子还是鼓鼓的,这可急坏了农场主,牛不吃东西会不会嘴里有什么东西?于是他叫人把牛嘴巴撬开,点了一支火把想看个究竟,谁知当火把一接近牛的嘴巴,就从牛嘴巴里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为什么牛嘴巴里会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呢?这样在故事情境中就导入甲烷新课,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内在需要。 如《燃烧与灭火》的情境教学设计:(1)你有哪些方法熄灭蜡烛;(2)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了怎么办;(3)家庭中一般要把煤做成蜂窝状;(4)去野炊是木材尽量不要堆积在一起要架空等等。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情境设计首先应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教学情境设计应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如在讲《元素元素符号》时,首先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结合模型提出问题: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模型,看看构成它们的原子共有几种,把这些模型拆开,把相同的原子放在一起,数一数共有几类。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活动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微观过程可视化,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有效的素材,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自主自觉的活动。 三、创设问题化的教学情境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处于探索的情境中,激发他们进行一定的智力和动作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实验问题情境。 纷繁灿烂的化学实验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探析这种氛围,则是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针对学生渴望了解的事物,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己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 2、辨析问题情境。 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辨析而完成。因此,设置一系列递进层次的辨析问题情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会产生积极的效益。 如《水的分解与合成教学》时:(1)播放水的天然循环的有关视频、图片;(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 (3)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水的组成;(4) 分析电解水产生气体与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对比,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5)开展合作学习: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理论推导水的组成。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辨析,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问题的信息,进而分析信息,最后利用这个信息与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推导,根据题意进行选择;而且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领略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利用化学史创设情感化的教学情境 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适宜的情境,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加强化学发展史讲解,通过对伟人和我国在化学方面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化学家及化学伟人的崇拜和羡慕之情,从而产生对化学美好前景的憧憬,立志学好化学。 学习有关氧气的知识时,以氧气的发现过程引入新课;学习盐时,可通过讲述侯氏制碱法及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故事吸引学生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性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总之,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具体化学知识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 来源:考试吧(https://www.docsj.com/doc/019415198.html,)2008-1-26 16:37:00【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论文大全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笔者认为:一是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二是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三是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本文主要阐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提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课堂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与其它任何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巧设教学情境 活跃化学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活跃化学课堂 摘要:通过巧设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改进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科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教学情境;学习方式;实践 鉴于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本人进行了创设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初步探讨,通过巧设情境,为化学课堂注入活力,使化学课堂变成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殿堂。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创设“悬念”情境,能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能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例,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我先投影展示下列漫画:格林太太自从车祸以后,常常觉得舌头发麻,头痛难眠……医生费尽脑汁,但无法确诊医治,病情日趋严重……后来一位化学家来看望格林太太,很快揭开了病因,让牙医稍作处理便使格林太太的烦恼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着故事,个个屏心静气,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轻松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巧设认知“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思维 在教学中巧设“矛盾”情境,可发散学生的探索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例,在讲授《盐类的水解》新课时,先让学生回答:酸碱盐的区别在哪?学生答:“是pH值不同,酸的pH值小于7,碱pH值大于7,盐呈中性其pH值等于7。”这时,我先不纠正这错误的答案,只是让学生通过pH试纸亲手验证结论。学生在自己动手比对了如下五种溶液:①HCl④NaCl③CH3COONa②NH4Cl⑤NaOH的pH值之后,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答案产生了矛盾,这一“矛盾”的情境使学生整个意识处于异常“清醒”和极度兴奋的状态。学生带着疑惑,自然乐意跟着教师引导从理论上去探究真正的原因。因此,这一节课学生的思维都跟着我直至揭开盐类水解的最后一层面纱。 三、巧引化学史“趣味”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化学基础理论与知识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很容易被抽象、复杂的知识困扰,产生枯燥与乏味感。因此,倘若能恰如其分地将一些化学史以故事情境或趣闻等形式介绍或传授给学生,则可有效杜绝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性。例如,在引入有机物学习时,可用几分钟时间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史中的名人轶事――德国化学家魏勒,年轻时挑战权威,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开创了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新纪元,让学生明白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解放初期,我国科学家,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运用生活中的小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先用小实验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很快熄灭,而后者能继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听了,想必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原动力;在绪言中适当补充几个有趣的实验:其一、磨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弹指生烟——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时,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然后,隔一段距离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碘、锌粉末在遇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立即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的热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随着“哧”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一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2)创造条件做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

借助生活情景 学好初中化学

借助生活情景学好初中化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特点表明,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一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在此,我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初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2. 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最新范文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笔者认为:一是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二是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三是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本文主要阐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提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课堂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在化

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与其它任何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整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 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方案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