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如果a÷b=,(a、b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

A.a=1,b=4B.b是a的4倍C.a是b的4倍

2.两个小数相乘,它们的积()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还可能等于1

3.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B.

C.D.

4.下列()算式结果在和之间.

A.×B.×C.×D.×2

5.要用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至少要用铁丝()厘米.

A.28B.56C.118

6.我们在画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或正方体()A.只有三个面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7.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它们的容积()

A.一样大B.不一样大

C.无法确定到的

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已知甲数是60,乙数是.甲乙两数和是.()A.50,85B.65,125C.75,135D.45,145

9.有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如果向鱼缸内注入96mL水,

此时水面高度是()厘米.

A.4B.1C.3.2

10.一个长方体木箱,从里面量得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如果在木箱里放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包装盒,最多能放()个包装盒.

A.7B.12C.15

11.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40分,宽30分米,高25分米,做这样一个玻璃鱼缸需要()平方分米的玻璃.

A.3500B.4700C.5900

12.求长方体的占地面积就是长方体的()

A.表面积B.体积C.底面积D.侧面积

13.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

C.D.

14.把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A.3倍B.6倍C.9倍

15.一团橡皮泥,妙想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正方体.捏成的两个物体体积()

A.长方体大B.正方体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6.一辆客车长约10,载重约4,每个小时行驶85.

17.两个因数的积是 6.96,如果把这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现在的积是.

18.450cm3=dm3

3.06m3=dm3

5.8L=mL

2.4dm3=L=mL

1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cm2.

20.把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是.21.用5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这个图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2.一个哈密瓜,刘玉吃了它的,张磊吃了它的,这个哈密瓜平均分成了块,他们一共吃了这个哈密瓜的,还剩块;赵旭又吃了2块,还剩下这个哈密瓜的.

23.一条彩带第一次剪下全长的37%,第二次剪下全长的53%,还余下全长的%.24.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25.用一根长5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后(接头忽略不计),还剩厘米.如果用白纸贴满长方体的各个面,至少需要用白纸平方厘米.

三.计算题(共4小题)

26.直接写出结果.

×=×=÷=×=

×=×=×21=÷15=

2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

(2)﹣(+)

(3)﹣+

(4)+﹣

28.解方程.

x﹣x=

6+4x=50

=.

29.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分米)

四.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

30.王伯伯种蔬菜,其中种黄瓜公顷,种西红柿公顷,种茄子公顷.三种蔬菜一共种了多少公顷?

31.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体重30kg,他的书包重5kg.王明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

32.名苑小区新建了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3米.(1)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游泳池中放水后,水面离池口还有0.8米.游泳池中有水多少立方米?

33.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cm,宽25cm,缸内水深12cm.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8cm,求石块的体积是多少dm3?

34.一个正方体鱼缸,棱长为4分米,如果把满缸水倒入一个长8分米,宽2.5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空水槽里,水槽中水平面的高是多少分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分析】如果a÷b=,则b=4a,因为a、b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b:a=4:a=4:1=4,即b是a的4倍;由此得解.

【解答】解:a÷b=,则b=4a,因为a、b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b:a=4:a=4:1=4,即b是a的4倍;

故选:B.

【点评】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据此解答.

【解答】解:两个小数相乘,它们的积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还可能等于1;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3.【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常见形式作答即可.

【解答】解:由展开图可知:A、C、D能围成正方体;

B围成几何体时,有两个面重合,故不能围成正方体.

故选:B.

【点评】展开图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基本类型有:“一,四,一”“三,三”“二,二,二”“一,三,二”.

4.【分析】根据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比较算式的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

【解答】解:×<

×<

<×<

×2>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5.【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7+5+2)×4

=14×4

=56(厘米);

答:至少需要56厘米铁丝.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6.【分析】长、正方体的特征是:都有6个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同.再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某个角度观察一个长、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长、正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最多能看长、正方体的3个面.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

7.【分析】容积是指物体所容纳物体的体积,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盒皮的厚度不一样,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就不一样,盒皮的厚的容纳的体积少些,盒皮的薄的容纳的体积多些,如果厚度一样,容积就一样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它们的容积相比可能相等,但是本题不知道盒子的厚度是否相等,所以没法确定它们的容积大小关系.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容积的意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容积的定义,注重盒皮的厚度.8.【分析】先算甲数的是多少,即60×,再除以,求出乙数;然后再加上甲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60×÷

=45

=75;

60+75=135;

答:乙数是75.甲乙两数和是135.

故选:C.

【点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

9.【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变形公式:h=V÷S,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96mL=96立方厘米

96÷(6×5)

=96÷30

=3.2(厘米)

答:此时水面高度是3.2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10.【分析】先求出每条棱长上最多能放的块数,即沿长方体木箱的长每排可以放多少块,沿长方体木箱的宽可以放多少块,沿长方体木箱的高可以放多少层,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以长为边最多放:6÷2=3(块)

以宽为边最多放:4÷2=2(块)

以高为边最多放:5÷2=2(层)…1(分米)

所以:3×2×2=12(块)

答:最多能放12块.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时不要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来计算块数,因为高还有剩余.11.【分析】首先搞清第一问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上面,最后计算这五个面的面积,解决问题;

【解答】解:(40×25+25×30)×2+30×40

=(1000+750)×2+1200

=3500+1200

=4700(平方分米)

答:做这样一个玻璃鱼缸需要4700平方分米的玻璃.

故选:B.

【点评】这是一道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表面积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

12.【分析】一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据此解答.【解答】解:要求一个长方体的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底面积的实际应用.

13.【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图B和C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图D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222”结构,都能折成正方体;图A不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

【解答】解:图B、图C和图D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图A不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 4 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 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14.【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扩大后的棱长为3a,分别计算出表面积,即可求出表面积扩大的倍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扩大后的棱长为3a,

原表面积:a×a×6=6a2,

扩大后的正方体的表面积:3a×3a×6=54a2,

表面积扩大:54a2÷6a2=9.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5.【分析】根据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由此可知: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捏成正方体.这两次捏成的物体的体积相比较一样大.【解答】解: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捏成正方体.只是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所以这两次捏成的物体的体积相比较一样大.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体积的意义.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6.【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辆客车长用“米”做单位;计量载重用“吨”作单位;计量每个小时行驶速度用“千米”作单位.

【解答】解:一辆客车长约10 米,载重约4 吨,每个小时行驶85 千米;

故答案为:米,吨,千米.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7.【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6.96×(10×10)

=6.96×100

=696

答:现在的积是696.

故答案为:69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8.【分析】(1)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立方分米除以进率1000.(2)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

(3)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

(4)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

【解答】解:(1)450cm3=0.45dm3

(2)3.06m3=3060dm3

(3)5.8L=5800mL

(4)2.4dm3=2.4L=2400mL.

故答案为:0.45,3060,5800,2.4,2400.

【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19.【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首先用棱长总和除以12 求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60÷12=5(厘米),

5×5×6=150(平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5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一个正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比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5×5×6+5×5×2

=25×6+25×2

=150+50

=200(平方厘米),

答: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是2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00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1.【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用5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减去重合的8个面的面积,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2×2×6×5﹣2×2×8

=4×6×5﹣4×8

=24×5﹣32

=120﹣32

=8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8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8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2.【分析】根据题意,把这个哈密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个哈密瓜

的,所以刘玉吃了它的,张磊吃了它的,这个哈密瓜平均分成了8块,他们一共吃了这个哈密瓜的,还剩3块;赵旭又吃了2块,还剩下这个哈密瓜的.

【解答】解:+=

1﹣﹣

=﹣

所以一个哈密瓜,刘玉吃了它的,张磊吃了它的,这个哈密瓜平均分成了8块,他们一共吃了这个哈密瓜的,还剩3块;赵旭又吃了2块,还剩下这个哈密瓜的.故答案为:8、、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以及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23.【分析】把全长看成单位“1”,先把两次剪去的长度占全长的百分数相加,求出一共剪去全长的百分之几,再用1减去这个百分数,就是还剩下全长的百分之几.

【解答】解:1﹣(37%+53%)

=1﹣90%

=10%

答:还余下全长的10%.

故答案为:10.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把全长看成单位“1”,再根据加减法的意义求解.24.【分析】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5厘米,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一半,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正方体的体积除以2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10÷2=5(厘米)

10×10×2+10×5×4

=200+200

=400(平方厘米)

=4(平方分米);

10×10×10÷2

=1000÷2

=500(立方厘米)

=0.5(立方分米);

答: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平方分米,体积是0.5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4,0.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5.【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三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据此即可求出这根铁丝做完这个框架后还剩下的长度.

(2)所需要白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bh+ab)”即可解答.

【解答】解:(1)50﹣(6+4+2)×4

=50﹣12×4

=50﹣48

=2(厘米)

答:还剩2厘米.

(2)(6×2+4×2+6×4)×2

=(12+8+24)×2

=44×2

=88(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用白纸8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88.

【点评】(1)关键是弄清题意,记住长方体的特征;(2)关键是记住并会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三.计算题(共4小题)

26.【分析】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由此计算即可.

【解答】解:

×=×=÷=×=

×=×=×21=÷15=【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27.【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4)根据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

=+

(2)﹣(+)

=﹣﹣

=﹣

(3)﹣+

=+﹣

=1﹣

(4)+﹣

=﹣+

=0+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8.【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6,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4即可.

(3)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2.4即可.【解答】解:(1)x﹣x=

x=

x=

x=

(2)6+4x=50

6+4x﹣6=50﹣6

4x=44

4x÷4=44÷4

x=11

(3)=

2.4x=64×0.9

2.4x=57.6

2.4x÷2.4=57.6÷2.4

x=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29.【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8×3+8×4+3×4)×2

=(24+32+12)×2

=68×2

=136(平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36平方分米.

5×5×6=150(平方分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

30.【分析】把三种蔬菜的种植面积相加,即可求出三种蔬菜一共种了多少公顷.【解答】解:++

=+

=(公顷)

答:三种蔬菜一共种了公顷.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直接列式求解即可.

31.【分析】把王明的体重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王明可以负重的重量,然后与5千克比较即可.

【解答】解:30×=4.5(千克)

4.5<5

答:王明的书包超重.

【点评】本题也可以先求出5千克是30千克的百分之几,然后与比较,看是否超过了.

32.【分析】(1)求抹水泥的面积就等于水池的表面积减去上口的面积,水池的长、宽、高已知,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S=(ab+bh+ah)×2,即可求解.

(2)求注入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60×25+60×3+25×3)×2﹣60×25

=(1500+180+75)×2﹣1500

=1755×2﹣1500

=3510﹣1500

=2010(平方米)

答:抹水泥的面积是2010平方米.

(2)60×25×(3﹣0.8)

=1500×2.2

=3300(立方米)

答:游泳池中有水3300立方米.

【点评】解答此题应弄清要求的是什么,进而根据面积公式和体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33.【分析】根据题意,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8cm,首先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16.8﹣12=4.8cm,石头的体积等于玻璃缸内高为4.8cm的水的体积.由此解答.【解答】解:40×25×(16.8﹣12)

=1000×4.8

=4800(cm3)

4800cm3=4.8dm3

答:石块的体积是4800dm3.

【点评】此题属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用排水法来解决这类物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答.

34.【分析】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先求出正方体鱼缸内水的体积,把水全部倒进长方体的水槽里,水的体积没有变,因此用水的体积除以长方体的底面积解答即可.【解答】解:(4×4×4)÷(8×2.5)

=64÷20

=3.2(分米)

答:槽中水面的高是3.2分米.

【点评】此题属于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沿着的那条对折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3)平移: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4)旋转:物体都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一个固定的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5)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6)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非0的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如果a 能被b 整除,那么b 是a 的因数,a 是b 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 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偶数是0 连续的奇数,如1、3、5等,连续偶数如、12、14、16、等,连续的奇数或连续的偶数前后相差2。用字母表示连续的奇数或偶数(a-2)、a 、(a+2) 3、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4、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在自然数中,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只有2。20以内即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如9、15等)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个位必须是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大全(5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共五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神机妙算”对又快: (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 ①=+9392 ②=-125128 ③=-651 ④=+3 121 ⑤=-8 287 ⑥=+764 ⑦=-4183 ⑧=+5154 ⑨=-2 1109 ⑩=+4 13 2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①4 15 12 1-+ ②12 78 13 4+- ③5 19 75 49 2+++ ④ 3 16532+- ⑤=--7 57 22 ⑥)2 18 5(8 5-- ⑦)2 14 3(9 2-+ ⑧)4152(109+- 3.解方程。6分 ①8 74 3=+x ②6 512 11=-x ③27 4=-x 二.“认真细致”填一填。20分(每小题2分) 1.7 5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 的质数。 2.( )÷16=83=)(9=40 )(=( )(小数) 3.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把5 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 ),每段长 ( )m 。 5.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 小是( ),最大 是( )。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 dm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7.在一次投篮训练中,8名同学投中的个数如下: 4个、5个、4个、6个、10个、9个、8个、10个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中位数是( )。 8.小明、小李和小凯三人读同一篇文章,小明用了15 2小时,小李用了6 1 小时,小凯用了 0.2小时,( )的速度最快。 9.有12个苹果,其中11个一样重,另有一个质量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 )次才能 保证找出这个苹果。 10.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8 cm 、5 cm 和4 cm ,从中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 剩下的体积是(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0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重叠后,图形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2、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对称轴的条数)=度,可以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长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2=180(度) 正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4=90(度) 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 等边(正)三角形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120(度),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60=1(度) 半圆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4、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例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的图形中左图是右边哪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呢()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上面看到 ,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搭法。 .6 C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级姓名等级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信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最小能填()。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试卷(附解析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一、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20分) 1、3.27×0.18的积是( )位小数,3.5÷0.2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m ×7×n 用简便写法写成( ),5×m ×m 可写成( )。 3、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4、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每份长( )米。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三个质数的积是3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有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a,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 )和( )。 8、在85、0.87、89 和0.87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一块砖宽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厚是宽的一半,这块砖的体积是( )。 10、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 )。 11、0.36里面有( )个 1001,化成分数是( ),再添上( )个100 1 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严谨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两个合数的和一定还是合数。……………………………………( )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x=2是方程2x -2=0的解。……………………………… ( )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5、计算全班学生期末数学平均分选择众数比较合适。……………(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x 与y 的和除以4列式为( ) A .x+y ÷4 B .(x+y )÷4 C .4÷(x+y) D .4÷x+y 2、两个奇数的乘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 、奇数 3、把一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 )个。 A、8 B、32 C、64 4、有5瓶口香糖,其中一瓶数量不够,至少称( )次才能找出这瓶口香糖。 A、1 B、2 C、3 5、一种水箱最多可以装水4升,我们就说这种水箱的( )是4升。 A 、底面积 B 、容积 C 、表面积 D 、重量 四、计算题。(相信自己,聪明的你一定成功!共40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2.5×0.8= 15×0.4= 2.55×1000= 12-6.5- 3.5= 103+107= 65-61= 1+101= 1-101=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41 +2.25-0.25+7.75 (2)3÷27+97+9 1 (3)138+178+135+17 9 (4) 1.25×3.2×0.25 3、求未知数 。(8分) 2x —0.5×3=0.42 (x —7)÷3=4.8 学校_———————— 班级—————— 姓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绝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 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二、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三、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17,19…… 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不对,因为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不对,因为2是质数也是偶数,而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四、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五,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 偶数×偶数=偶数(如: 8×12=96 14×24=336 ……) 六、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精编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 执教者:杨菡 年级:五年级 时间:2016·2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交流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9分) 1.把一个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 3.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由相同个数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图形都是相同的。( ) 2.由3个拼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3.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 2. 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从左 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下面的摆法中,( )符合要求。

A. B. C. D. 3.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4.给左边的立体图形添一个,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摆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 )种不同的搭法。 A.3 B.6 C.7 D.8 6.如图所示,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右面看是(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旋转、平移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 2、 3、 5、 7、 11、 13、17、19 23、29、31、 37、 41、 43、47、53 59、61、67、71、 73、 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9.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 10.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1.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2.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大化小除于进率,小化大乘于进率) 13.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4.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 b h h b a =??=V 15.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6.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17.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进率 ×进率

最新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休,只有1 种摆法。 3、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4、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 7、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8、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就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2=6,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 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3、2、3、5的倍数特征 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②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③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数的整除特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约6课时 第一课时(1)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4)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 (7) 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9)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1)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3) 第5课时练习课 (15) 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 (1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9)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1)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2)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4)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26) 第4课时练习课1 (28) 第5课时练习课2 (30)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32)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34) 第8课时练习课 (36)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7) 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39) 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1)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43) 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46)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9)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50)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53) 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56)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58) 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61) 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3)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67) 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 (70) 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73)

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75) 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 (77) 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 (79) 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82) 第14课时通分 (84) 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 (87) 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90) 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 (92) 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 (94)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97)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 (98) 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100) 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 (102)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4)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6) 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108)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111)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12) 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115) 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17) 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120) 第8课时解决问题 (121) 第9课时打电话 (123)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27)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28)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31)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133)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34)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137) 第九单元总复习 (139) 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139) 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141) 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45) 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14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与4.3×4.3+4.3×5.6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4.3×(1+5.6) B. 4.3×9.9 C. 5.6+4.3×4.3 D. 4.3×10.1 2.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3.8×0.9>3.8 B. 0.45×9.5>0.45 C. 7.8×1.0<7.8 3.0.625×5.8+ × 4.2=0.625×( 5.8+4.2)这是应用了乘法的() A. 交换律 B. 结合律 C. 分配律 4.和数对(4,6)在同一行的数对是() A. (6,4) B. (5,4) C. (5,6) 5.一间书房面积是28 m2,用面积是0.9 m2的地砖来铺地,至少需要( )块。 A. 31 B. C. 32 D. 35 6.下面四道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8.5÷0.5 B. 8.5×0.98 C. 8.5+6.5 D. 8.5÷1.01 7.用载重量是4.5 吨的货车运15.3 吨的货物,至少要()次运完。 A. 2 B. 3 C. 4 8.在转盘游戏中,要使游戏公平,可以选择转盘()。 A. B. C. D. 9.下面的式子不是方程的是( )。 A. 4x+6=y B. 30-2x=0 C. (x-126) 5 10.要使100÷(4-2a)有意义,a不能等于( )。 A. 0 B. 1 C. 2 D. 3 1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A. 1倍 B. 2倍 C. 4倍 12.妈妈买来2千克苹果和5千克桃,共花11.5元,每千克桃为1.5元,每千克苹果多少钱?解:设每千克苹果x元 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2×5+1.5x=11.5 B. 2x+5×1.5=11.5 C. (2+5)×(1.5+x)=11.5 D. 5x=11.5-1.5×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