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它定义了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而并行计算是指多台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多核处理器同时运行并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快的运算速度。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结构,它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常见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有冯·诺伊曼结构、哈佛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1. 冯·诺伊曼结构

冯·诺伊曼结构由冯·诺伊曼于1945年提出,它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冯·诺伊曼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2. 哈佛结构

哈佛结构将程序和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通过控制器同时从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中获取指令和数据。哈佛结构可以并行地获取指令和数据,因此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

3. 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将冯·诺伊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相结合,既可以存储程序和数据在同一个存储器中,也可以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混合结构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存储方式,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二、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是一种利用多台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多核处理器同时执行

任务的计算方式。它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行地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

1. 并行计算的优势

并行计算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计算速度:通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 增加计算能力:多台计算机或多个核心同时计算,可以实现更大

规模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 提高系统可靠性:并行计算系统可以容错、冗余备份,故障时可

以实现自动切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 并行计算的分类

根据计算任务划分的粒度和任务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将并行计算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

- 任务并行:将一个大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行地执行。子任

务之间可以独立运行,互不依赖;

- 数据并行:将数据分为多个小块,分配给多个处理器进行计算。

处理器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和同步;

- 流水线并行:将任务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各个处理器之间进行任务流水线传递。

三、并行计算的应用领域

并行计算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具

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 科学计算

在科学计算领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值模拟、物理仿真和数据处理。通过并行计算,可以缩短计算时间,提高模拟和仿真的效率,加

快科学研究的进度。

2. 大数据处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串行计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

数据处理的需求。并行计算可以将数据分为多个部分,同时进行处理,从而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数据分析的效果。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项计算密集型任务,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

网络等。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加快机器学习的训练过程,提高神经网

络的运算速度,从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总结: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并行计算是一种利用多台计算机或多核处理器同时执行任务的计算方式,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并行计算在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地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有效地利用并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它定义了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而并行计算是指多台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多核处理器同时运行并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快的运算速度。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结构,它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常见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有冯·诺伊曼结构、哈佛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1. 冯·诺伊曼结构 冯·诺伊曼结构由冯·诺伊曼于1945年提出,它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冯·诺伊曼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2. 哈佛结构 哈佛结构将程序和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通过控制器同时从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中获取指令和数据。哈佛结构可以并行地获取指令和数据,因此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 3. 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将冯·诺伊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相结合,既可以存储程序和数据在同一个存储器中,也可以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混合结构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存储方式,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二、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是一种利用多台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多核处理器同时执行 任务的计算方式。它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行地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 1. 并行计算的优势 并行计算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计算速度:通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 增加计算能力:多台计算机或多个核心同时计算,可以实现更大 规模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 提高系统可靠性:并行计算系统可以容错、冗余备份,故障时可 以实现自动切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 并行计算的分类 根据计算任务划分的粒度和任务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将并行计算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 - 任务并行:将一个大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行地执行。子任 务之间可以独立运行,互不依赖;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大学计算机基础详细梳理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大学计算机基础详细梳理在现代计算机领域,随着计算任务的复杂化和数据量的增加,传统的串行计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计算效率和处理能力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并在大规模系统和云计算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本文将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角度,详细梳理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的相关知识。 一、概述 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是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计算范式。并行计算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资源来加速计算任务的完成,利用并行性解决计算问题。而分布式计算则是利用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计算任务。两者都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和提高计算效率为目标,但在设计和实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二、并行计算 1. 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 并行计算是指将一个计算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并且这些子任务可以同时执行。并行计算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资源,并行执行计算任务的不同部分,从而加快计算速度。在并行计算中,主要涉及到并行算法、并行架构和并行编程模型等概念。 2. 并行算法

并行算法是指在并行计算环境下设计和实现的算法。并行算法的设 计需要考虑数据分布、任务划分和通信等问题,以充分利用并行计算 资源。常见的并行算法包括并行排序、并行搜索和并行矩阵运算等。 3. 并行架构 并行架构是指支持并行计算的硬件和系统结构。并行计算系统通常 由多个处理器、内存和I/O设备组成,并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常见的并行架构包括对称多处理器(SMP)、消息传递接口(MPI)和图形处理器(GPU)等。 4. 并行编程模型 并行编程模型是指用于实现并行计算的编程方法和工具。常见的并 行编程模型包括共享内存模型(OpenMP)、消息传递模型(MPI)和 数据流模型(CUDA)等。并行编程需要考虑任务划分、数据共享和同步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算法设计和代码优化。 三、分布式计算 1. 分布式计算的基本概念 分布式计算是指利用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和协作, 共同完成一个计算任务。分布式计算环境下,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 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消息通信。 在分布式计算中,主要涉及到数据分布、任务调度和通信机制等问题。 2. 数据分布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而并行计算指的是在计算机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指令的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 一、并行计算的概念和原理 并行计算是指同时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来执行任务或指令。与串行计算相比,它能够加快计算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并行计算的原理是将一个大任务或指令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或指令,并利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同时执行这些小任务或指令。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并行计算的分类 并行计算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照并行计算的粒度,可以分为指令级并行、线程级并行、过程级并行、任务级并行等。指令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条指令,线程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个线程,过程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个独立的过程,任务级并行是指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并同时执行这些小任务。

2.按照并行计算的结构,可以分为共享内存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并行 计算。共享内存并行计算是指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块内存,分布式并 行计算是指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内存,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 3.按照并行计算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串行结构、对称多处理结构、集群结构等。串行结构是指只有一个处理器的结构,对称多处理结构 是指多个处理器之间没有主从关系,集群结构是指多个处理器通过网 络连接起来,具有主从关系。 三、并行计算的优势和应用 并行计算具有以下优势: 1.提高计算速度:通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指令,可以加快计算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一个处理器出现故障时,其他处理器可以 继续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节省成本: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减少计算机 的数量和成本。 并行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科学计算、人工智能、图像处理、 数据挖掘等领域。在科学计算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加快模拟和分析 的速度;在人工智能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提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的效率;在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快速处理大量 的数据。 四、并行计算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程序的设计者或是编译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Amdahl所定义的体现结构是指程序员面对的是硬件的系统。所关心的是如何合理的进行软硬件功能的分配。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级的程序员所了解的计算机的属性,即外特性。可以包含数据表示,寄存器定义、数量、使用方式,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存存储系统,IO系统等。 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结构的逻辑实现。可以包含数据通路宽度,专用部件设置,缓冲技术,优化处理等。 计算机的实现是指其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的选择,模块、硬件、插件底板的划分和连接。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可以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从高到低分为7级:0应用语言机器级、1高级程序语言机器级、2汇编语言机器级、3操作系统机器级、4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5微程序机器级和6电子线路级。3~6级为虚拟机,其语言功能均由软件实现。 硬件功能分配的基本原则:(1)功能要求。首先是应用领域对应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对软件兼容性的要求;(2)性能要求。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和人机交互能力等;(3)成本要求。 体系结构设计的方法有三种:由上而下-从考虑如何满足应用要求开始设计;由下而上-基于硬件技术所具有的条件;由中间开始的

方法。 体系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需求说明、概念性设计、具体设计、优化和评价。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1)弗林FLYNN分类法:按指令流和数据流将计算机分为4类:①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Single Data Stream,SISD。计算机,即传统的单处理机,通常用的计算机多为此类,如脉动阵列计算机systolic array;②单指令流、多数据流-Multiple,SIMD。典型代表是并行处理机。其并行性在于指令一级。如ILLIAC、PEPE、STARAN、MPP等; ③MISD计算机;④MIMD计算机。多处理机系统,实现全面并行的理想结构。可以通过共享存储器和消息传递来耦合系统,每个处理器分别执行系统分配的程序,同时执行多个指令流对多个数据流不同的处理,如IBM3081/3084,Cray-2等。//弗林分类法基本上是对除流水 而不包括对像数据流计算机这种非诺衣曼型机器进行分类;(2)冯氏分类法。依据是并行度-即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据此分为4类:①字串位串Word Serial and Bit Serial。WSBS计算机。只有一个串行的处理部件,每字长1位;②字并位串Parallel。WPBS计算机。只有一个处理部件。该部件处理字长n位;③字串位并WSBP 计算机。有多个处理部件。每个处理部件字长1位;④字并位并WPBP 计算机。有多个处理部件,各部件字长也并行,如ILLICA2计算机具有64个字长64位的处理单元。

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并行计算是一种在多个处理单元(计算机中的CPU、GPU等)上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的计算模式。它与串行计算相对,串行计算是一种按照任务的顺序依次执行的计算模式。并行计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串行计算中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任务的问题。 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概念:并行性、并行度、并行计算模型和并行计算的具体实现。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是并行性。并行性是指计算任务中可以同时执行的操作的数量。通常情况下,计算任务可以分解为多个单独的子任务,并且这些子任务之间可以独立执行。如果计算任务中有多个这样的子任务,就可以实现并行计算。 其次是并行度。并行度是用于衡量并行计算系统的处理能力的指标。它通常用并行计算系统中的处理单元数量来表示。如果并行计算系统中的处理单元数量多,那么可以同时执行更多的子任务,从而提高并行度。并行度越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 然后是并行计算模型。并行计算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并行计算任务的框架或模板。常见的并行计算模型有:单指令多数据(SIMD)、多指令多数据(MIMD)和数据流模型等。其中,SIMD模型是指多个处理单元执行相同指令但对不同数据进行操作;MIMD模型是指多个处理单元分别执行不同指令且对不同数据进行操作;数据流模型是指计算任务中的操作根据数据可用性来执行,即只处理当前可用的数据。不同的并行计算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模型。

最后是并行计算的具体实现。实现并行计算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共 享内存模型和分布式内存模型。共享内存模型是指多个处理单元共享同一 块内存空间,在操作时可以直接访问该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分布式内存模 型是指每个处理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立内存,要进行数据交换时需要通过网 络进行通信。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系统特性,选择适合的并行计算实现方法。 总结起来,了解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并行计算的重要前 置条件。掌握并行性、并行度、并行计算模型和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设计和编写并行计算程序,提高计算任务的效率和处理能力, 从而更好地满足大数据和复杂任务处理的需要。

5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 6.1.1 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 9:00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通常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只有硬件系统(未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1)硬件 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实体。如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等。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三部分。 (2)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使用的各种程序的集合及相关的文档资料。如Powerpoint 等。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是灵魂,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发挥其功能。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他的最大贡献:提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式计算机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 1)提出采用二进制 2)计算机由运算、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数据和程序都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 ?利用存储器(内存)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CPU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 3.计算机五大部件 A.运算器ALU:主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控制器:主要用来控制和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运算器和控制器共同构成中央处理器(CPU) C.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D.输入设备: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够识别的信息形式,如键 盘、鼠标等。 E.输出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民熟悉的信息形式,如显示器、打印 机等。 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中央处理器(CPU) 输入输出设备称为I/O设备(Input/Output) 4、五大部件之间联系 ?五大部件通过带箭头的数据流和控制流连接;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一章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在介绍并行算法及其软件设计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并行计算机与分布式并行的一些基本知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资料不是很完善,为此,本章将阐述一下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 1.1并行计算机定义 简单地讲,并行计算机就是由多个处理单元(以下也称为处理器,或简称为CPU)组成的计算机系统,这些处理单元相互通信和协作能快速、高效的求解大型复杂问题。 定义中涉及的问题: a)并行计算机的规模:, 例如处理单元有多少,这就涉及到系统是小规模的(十个或几 十个)、中规模的(上百个)和大规模的(成千上万个)的问题; b)处理单元的功能:处理单元的功能有多强,这就涉及到系统的组织策略是平行对称 的“蚁军法”(Army of Ants)或是一种主从的形式“象群法”(Hert of Elephants) 的问题; c)处理单元之间怎样连接,这就涉及到系统是按照什么样的拓朴结构彼此互连起来的 问题; d)处理单元的数据是如何传递的,这就涉及到通信是按照共享变量方式的或消息传递 方式的问题。 e)各处理单元彼此相互协作共同求解大型复杂问题,则涉及到的问题更多,例如如何 保证多处理单元操作的顺序性,这就涉及到同步互斥问题;如何确保共享数据的完整性问题,这就涉及到不同存储层次中的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f)此外,还有求解具体问题的并行程序的编写、调试、运行和性能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1.2并行机的由来 并行计算机是相对串行计算机而言的,所谓串行计算机就是只有单个处理单元顺序执行计算程序的计算机,所以也称为顺序计算机。顺序计算机最早是从位串行操作到字并行操作、从定点运算到浮点运算改进过来的;然后它按照图1.1所示的过程逐步演变出各种并行计算机系统:从顺序标量处理(Scalar Processing)计算机开始,首先用先行(Look-ahead)技术预取指令,达到重叠操作实现功能并行;支持功能并行可使用多功能部件和流水线两种方法;而流水线技术对处理向量数据元素的重复相同的操作表现出强大的威力,从而产生了向量流水线(Vector-pipelining)计算机(包括存储器到存储器和寄存器到寄存器两种结构);不同于时间上并行的流水线计算机,另一分支的并行机是空间上并行的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并行机,它用同一控制器同步地控制所有处理器阵列执行相同操作来开发空间上的并行性;

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并行计算是一种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的方法,它旨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效率。通过利用多个处理器、计算单元或者计算机集群的并行性,可以更快地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本文将介绍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包括并行计算的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应用。 一、并行计算的定义 并行计算是指利用多个计算资源(如多个处理器、计算单元或者计算机集群)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的计算方法。与串行计算相比,串行计算是按照指定的顺序逐个执行计算任务。而并行计算则是将计算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不同的计算资源并行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叠执行,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效率。 二、并行计算的分类 根据计算资源的多样性和通信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并行计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硬件并行计算:指利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进行并行计算。这种并行计算方式常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例如超级计算机和并行处理器。 2. 软件并行计算:指通过软件技术实现的并行计算。常见的软件并行计算技术包括多线程、并行算法和分布式计算等。

3. 分布式计算:指通过网络连接远程计算机资源进行并行计算。这种并行计算方式常用于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领域,例如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三、并行计算的原理 并行计算依赖于任务的分解和调度,以及计算资源之间的通信和同步。具体原理如下: 1. 任务分解和调度:将主要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资源进行并行处理。任务分解和调度需要考虑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负载均衡和任务调度算法等因素。 2. 计算资源通信和同步:在并行计算过程中,不同计算资源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和同步,以便共享数据和协调计算任务。通信和同步方法常用的有消息传递、共享内存和分布式存储等。 四、并行计算的应用 并行计算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并行计算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天气预报模拟、蛋白质折叠模拟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等。 2. 图像处理:并行计算可用于图像处理领域,例如图像分割、图像压缩和图像识别等,以提高处理速度和精度。

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经典定义 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计算机组成:指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2.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1.虚拟机:应用语言机器->高级语言机器->汇编语言机器->操作系统机器 2.物理机:传统机器语言机器->微程序机器 3.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 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4.编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 5.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转去执行低一级 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 6.常见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分类法有两种:Flynn分类法、冯氏分类法(按系统 并行度P m: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进行分类。 Flynn分类法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4类: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IS指令流,DS数据流,CS(控制流),CU(控制部件),PU(处理部件),MM,SM(表示存储器) 7.计算机设计的定量原理: 1.大概率事件优先原理(分配更多资源,达到更高性能) 2.Amdahl定理:加速比:S n=T0(加速前) T n(加速后)=1 (1?Fe)+Fe/Se (Fe为可改进比例 (可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总的执行时间),Se为部件加速比(改进前/改进后) 3.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程序即将使用的信息很可能是目前使 用的信息。空间局部性:即将用到的信息可能与目前用到的信息在空间上相邻或相近。 4.CPU性能公式: 1.时钟周期时间 2.CPI:CPI = 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钟周期数/IC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掌握这方面的知 识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和研究都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硬件、存储系统、CPU、指令系统等方面,从整体上梳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框架,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机运行原理及其实现机制。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CPU、内存、磁盘等组件。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主要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控制器负责从 内存中读取指令、解析指令并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操作等;运算器负责数学和逻辑运算。内存则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程序 的重要组成部分,磁盘则主要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二、存储系统 计算机存储系统主要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存和辅助存储器, 从速度和容量上可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RAM、虚拟内存和磁 盘等。寄存器是CPU中最快速的存储器,通常用于保存运算器中

间结果和数据。高速缓存则主要用于CPU和主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预读取内存中即将需要的数据加快CPU的运算速度。RAM 是主存储器,计算机运行时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存储在其中,而 虚拟内存则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将部分数据和程序存储在磁盘上, 以扩展主存的容量。磁盘则是计算机中持续存储数据的主要方式,也是长期存储数据的唯一手段。 三、CPU CPU是计算机中最核心的组件,其功能主要包括取指令、解码 指令、执行指令等。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字段组成,操作码用 于描述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用于描述操作对象。CPU根据指令 的操作码和操作数进行指定的操作,比如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 运算。 CPU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单指令流单数据流、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和多指令流多数据流。单指令流单数据流处理方式是最简单的处 理方式,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一次只能完成单个指令的 操作。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和多指令流多数据流处理方式则分别提 高了数据和指令的并行度,可以在同一时间并行处理多个指令和 多个数据,提高了CPU的效率和运算速度。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计算机硬件部分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部分。 1. 中央处理器(CPU) -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是计算机的大脑。 - 主要功能包括算术逻辑运算、控制指令的执行、数据传输等。 2. 内存(主存) - 用于存储正在被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 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3. 硬盘 - 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 - 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具有较大的容量,固态硬盘则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 4. 显卡(图形处理器) - 负责图形计算和显示图像。 - 主要用于游戏、图像处理等高性能的图形计算需求。 5. 输入输出设备

- 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 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二、计算机软件部分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 1. 应用程序 - 用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和实现各种功能。 - 分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 2. 操作系统 -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3. 编程语言 - 用于编写和开发计算机程序。 -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数据。 -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5. 网络与通信软件

- 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 包括网络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FTP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1. 局域网(LAN) - 覆盖较小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 一般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 2. 广域网(WAN) - 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 一般由多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 3. 互联网 -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 由大量的局域网、广域网和其他网络组成。 4. 协议 - 计算机网络通信中规定的通信规则和格式。 - 常见的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四、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成的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和工作至 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定义 计算机体系结构指的是计算机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和连接 方式。它包括了计算机中的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组件,以 及它们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方式。计算机体系结构决定了计算 机的计算能力、速度和可扩展性。 二、计算机组成的基本组件 计算机组成是指计算机中各个硬件和软件组件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组成包括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输入 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等)、总线等。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 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 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总线是各个组件之间进行数据和 控制信号传输的通道。 三、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它由冯·诺依曼 于1945年提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是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

块内存中,并通过指令和数据流进行交替。它还包括了存储程序、指 令流水线、存储器层次结构等重要概念。 四、计算机指令集 计算机指令集是计算机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指令的集合。指令集分为 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复杂指令集包含了多种 复杂的操作指令,可以完成较复杂的操作;精简指令集包含了一些简 单的操作指令,但执行效率高。常见的处理器架构包括x86、ARM等。 五、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层次结构是计算机内存的组织方式。它包括了高速缓存、主 存和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存是位于处理器内部的一块快速存储器,用 于暂时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主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内存,用于 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是备份存储和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如 硬盘、光盘等。 六、总线与I/O系统 总线是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进行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的通道。总线 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 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信息;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I/O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包括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 七、计算机程序与操作系统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计 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机如何组织、执行和管理数据。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解决计 算机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它由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 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数据 的流动。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 2.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部分,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存储 和备份数据。 3.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和扫描 仪等;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呈现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 印机和音响等。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等。 1.指令集架构 指令集架构定义了计算机的指令集和寄存器等硬件组件。常见的指 令集架构有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等。 2.数据通路和控制单元 数据通路用于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传输,包括数据寄存器、数据总 线和控制总线等。控制单元则控制这些数据路径和指令执行的顺序和 时序。 3.存储器结构 存储器结构包括主存和辅助存储器,主存采用地址访问方式,辅助 存储器则采用数据块存取方式。存储器的组织和层次结构不同,对计 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功耗有重要影响。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专业作为当今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专业之一,其背后的基础知 识是每一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计算机 专业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你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理解计算机 领域的核心概念。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了 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涉及到处理器、存 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 构等。这些结构的不同特点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是计算机专业人 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工具。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对象及其之间的 关系,而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 本原理,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数据结构包 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而常见的算法包括排序、查找、图算法等。 三、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 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

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操作系统涉及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熟悉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对于设计和开发应用程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编程语言与软件工程 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工具,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C语言、Java、Python等。此外,软件工程也是计算机专业人员需要了解的内容,它研究的是有效组织和管理大型软件项目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 五、网络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也成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了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知识,可以帮助计算机专业人员构建和维护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工具,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是进行网络管理和网络故障排除的基础。 六、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管理和存储的重要工具。了解数据库的原理和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可以帮助计算机专业人员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此外,对于数据库的优化和安全性也是计算机专业人员需要重视的方面。

计算机体系结构解析

计算机体系结构解析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和互动关系,是 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计算机体系 结构进行解析,探讨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和互动关系。在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体系结构类型,其 中最主要的有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 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一种基于存储程序概念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它的关键特点是将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并采用顺序执行的 方式进行计算。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优点是程序灵活,易于编程和维护,但缺点是存在冯·诺依曼瓶颈,即计算机在执行指令时需要通过存 储器进行数据传输,限制了计算能力的提升。 2. 哈佛体系结构 哈佛体系结构是一种将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离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在哈佛体系结构中,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使用不同的存储器,可以同 时进行指令的取指和数据的读写操作,提高了计算机的并行性和运算 速度。哈佛体系结构的缺点是编程和维护相对困难,且成本较高。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原理之上的。下 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基本原理。 1. 指令集架构(ISA) 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它定义了计算机能够执行的 指令集合。不同的指令集架构拥有不同的指令集和寻址方式,对计算 机的性能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常见的指令集架构包括x86、ARM等。 2.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层次结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多级存 储器组成,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等。存储器层次结构的 设计旨在提高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和容量,以满足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和 指令的高效访问需求。 3. 流水线和乱序执行 流水线和乱序执行是提高计算机性能的常见技术。流水线技术将指 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同时执行多条指令,以提高指令的 执行效率。乱序执行技术通过动态调度指令的执行顺序,充分利用计 算资源,提高指令的并行度和整体性能。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一直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 计算需求和技术挑战。以下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归纳 整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字逻辑电路、指令系统和运算器等重要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学生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层次的组成和计算机相互联系的方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Von Neumann 结构:指的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并通过总线进行传输的计算机结构。 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寄存器、缓存、内存和外存等不同速度和容量的存储器,以满足计算机对于数据存储和访问的需求。 3. CPU 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等组成部分,用于执行指令和完成计算任务。 4. 输入输出系统:涉及外设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中断、DMA等技术。 二、数字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电路是计算机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用于处理和传输数字 信号。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数字逻辑电路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 下是数字逻辑电路的主要知识点: 1. 布尔代数与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的基本 定义和性质,以及基于逻辑门实现的逻辑电路。 2. 组合逻辑电路:由逻辑门组成的电路,输出仅与输入的当前状态 有关,不受时钟信号的影响。 3. 时序逻辑电路:输出与输入的当前状态和历史状态有关,包括锁 存器、触发器和计数器等电路。 三、指令系统与运算器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的 指令集。而运算器则是计算机中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以 下是指令系统与运算器的主要知识点: 1. 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根据指令和操作数的组织形式,可以将 指令分为不同的格式,如固定格式、可变格式和根据寻址方式分为立 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 2. 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表示方式,如原码、反码和补码,以及数据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操作。 3. 单周期与多周期指令执行:介绍单周期和多周期的指令执行方式,包括时钟周期的划分、指令流水线和数据冲突等内容。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愈加复杂,为了提高计算机 的性能和效率,人们开始研究并行计算技术。本文将探讨计算机体系 结构和并行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交 互的规则。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和性能特征。计算机体系结构 可以划分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两大类。冯·诺依曼体系 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中,它将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同一 存储器中,通过控制器协调计算机的操作。而哈佛体系结构则将数据 和指令分开存储,可以并行地执行多个指令。此外,计算机体系结构 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等组成部分。 二、并行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 并行计算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的多个处理单元同时进行计算的一种 技术。它可以将大型计算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多个处理单元并 行执行,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效率。并行计算技术可以分为共享内存 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内存并行计算两种形式。共享内存并行计算使用共 享式存储器,多个处理单元可以直接访问和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可 用于解决数据依赖关系较强的任务。而分布式内存并行计算则使用分 布式式存储器,每个处理单元有自己的私有内存,通过消息传递进行 通信,适用于解决数据依赖关系较弱的任务。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的应用 1.高性能计算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广泛应用。通 过将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组合在一起,可以构建出强大的并行计算 机集群,用于解决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高性能计算广泛应用于天气 预报、生物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能够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精度。 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 算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任务 通常是复杂且计算量巨大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计算机体 系结构通过提供更高效的硬件体系结构,如图形处理器(GPU)和张 量处理器(TPU),来加速人工智能算法的执行。 3.大数据分析 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增长,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也越来越高。并 行计算技术可以将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计算机体系结构通过提供更高的内存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大数 据分析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 四、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1.异构计算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导论课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导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计算技术导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原理,并探讨并行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机制、硬件组成和性能优化有深入的理解。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述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总体结构,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计算机的层次结构、指令系统和存储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 计算机层次结构 计算机层次结构是一种层次化的设计思想,将计算机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常见的计算机层次结构包括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冯·诺依曼结构将存储器和处理器放在同一个空间中,而哈佛结构将存储器和处理器分开。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不同的计算机层次结构,并理解它们的优缺点。 2. 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操作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流动的规则。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格式、编码方式和执行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在本课

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指令系统,如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等,以及它们在计算机性能方面的影响。 3.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的组件,包括主存储器、缓存和辅助存储器等。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如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等,以及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访问方式等。 二、并行计算技术概述 并行计算技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系统同时 工作,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并行计算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并行计算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以及常见的并行计算模型和算法。 1. 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 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将计算任务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并同时在多 个处理器上执行,最后将子任务的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结果。学生需要 了解并行计算的数据并行性和任务并行性,并了解并行计算中的负载 平衡和通信开销等重要概念。 2. 并行计算的应用技术 并行计算的应用技术包括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模型等。并行算法是 指能够在并行计算环境中高效执行的算法,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经典的 并行算法,如并行排序算法和并行图算法等。并行计算模型是用于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