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摘要】““学分银行”是学分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具

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积极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的推行需要对传统教育模式作较大范围的改革,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服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并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学分银行;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终身教育;教育“立交桥”;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董存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潘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李德方,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南京210032);赵贤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2期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JYD025)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

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分银行’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045)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多个国家实施的结果表明,“学分银行”使学生的学习乐趣大大增加,信心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从而使学校整体学习效率与成绩大大提高,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应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

(一)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学分银行”制度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改善,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选课制”是“学分银行”的内核和灵魂,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课方式、每学期修读课程门数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也有机会试错和修正,有利于他们追求个性目标,调动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选择先学什么、先考什么,学分累计、零存整取、工学两便,弥补了正规教育的容量限制,提供了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学生获得了对学校、专业和教师的监督权和否决权,学校将以为购买者———学生提供足量质优的“物品”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教师也必须为赢

得选择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动机;学生获得进出大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可以在学习途中转“专业”,转“学校”,在学习进度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有权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高校和自学考试之间“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考试之间互相替代。由此看来,构建不同级别的学分通兑和折算系统,保障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区域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是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关键。显然,构建这样一个系统,除了计分、认定、兑换、成本等技术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相对丰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质量信誉体系的建立等等。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人”的权力无限,权利与义务对等,权利的行使合规,毕竟是通用原则。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生必须学会自主设计自己的人生或懂得如何求得帮助;学生必须学做“顾客”的规则,运用好“银行”机制,自主安排时间、选择对象、计算支出等等;学生也将接受更加规范的、标准的、严格的考试或评价机制;学生也必须培养出自己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在一种诚信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应考。

(二)灵活弹性,提高效率

“学分银行”的推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自由学习。这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一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毕业、中途就业或者是

延期毕业。“学分银行”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需要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同时,“学分银行”为贫困学生半工半读创造了条件,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学完一门功课,可将拿到的学分存入“银行”,工作几年回来后可以继续学习,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已经修过的课程可以直接承认,不必重修,累积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即可“支取”相应学历。因此,要把学生在教育计划之外的某些努力结果折合成有效学分,实现“学分通兑”。

有人担心,在我国实施学分制甚或“学分银行”制度条件不具备,原因是资源不足。其实不然,“学分银行”制度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由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第二,各学校之间,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能降低重复设课、开课、考试的几率,节约时间成本,节省教学资源;第三,学分认定,引发社会力量、行业和企业等参与教育事业,激发学习者自学,丰富教育资源。笔者坚信,像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一样,“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当然“,学分银行”制度也将使得教育系统内那些质量、效率低下的“落后产能”或被迫升级,或遭到淘汰,何乐而不为?

(三)通市场网,建立交桥

“学分银行”将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促成教育“市场”开放。“学分银行”制度会导致生源多元化(全

日制、非全日制;应届生,在校生,在职生;一线工人、农民和各类从业人员;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由团体组织参加或个人自主参加等)与学制的多元化(全日制、非全日制;夜大、函授,网络、周末或自学;学历、套餐或个别科目等)。在扩大学习机会的基础上,学分银行制连接了多样的教育体制,激起人们的学习欲望,为具有学习能力并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任何社会成员提供终生修业与获取文凭的机会。

“学分银行”的构建能实现各高等学校、不同层次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各

级别“学分银行”之间学分的通兑,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

育之间沟通的平台,使各类教育沟通衔接。也可整合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社区和企业的教育资源,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其条件是科学的人才观,改学历崇拜为学问崇拜的社会风气,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价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学分管理技术。

二“、学分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多年前开始实行“学分制”,随后这一制度在世

界高等教育范围内不断得以发扬光大。20 世纪末以来,随

着越来越灵活、越人性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实践,源于

西方的学分制的实现形式也处于不断的创新中。学分(credits)是学生获得各种证书、学位的依据,也是学生转专业、转学校通用的“货币”。英国于1998 年发表了《学习时代》绿皮书,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地区合作等教育教学管理新举措,学分银行”制度开始在西方推行。到200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学习与技能法》,以积极推进终身学习、提

升国家人力资源竟争力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到2001 年10 月,就有250万人在学习账户

中心注册学习。美国由于学分制度运用得较早,不仅完成了社区学院、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也建立了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分互认制度,基本已解决了“学分银行”制度必须的学分街接的问题。[1]近年来,基于全球化的压力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欧洲各国采取一致行动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竞争力,为此建立了欧洲学分互认系统,承认学生在欧洲不同大学所获得的学分,其最终目标是到2010 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通过采用“学分银行”制度,实现欧洲区域学位制度的灵活性,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以不同背景入校,提高学位和学历。“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是欧洲学分互认系统的主要精神。[2]在亚洲,韩国教育开发院1995 年正式提出“学分银行制”,1996 年2 月,韩国教育开发院正式提出了“学分银行”制度具体实行的方案

与实施范围,其“学分银行”制学位授予式分别由教育人力资

源部和大学进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到2007 年,韩国通过“学分银行”制的方式获得教育人力资源部学位的达到71603人,获得大学学位的达到5230 人。[3]中国近年来也在积极试点“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开放大学建

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以完善现行

高等教育体系的招生考试制度。目前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这项制度已经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有形的成果。显然,高等教育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中起着引领与中坚

作用。

为什么在世纪之交之时“学分银行”制度纷纷出笼并成为

一种世界潮流呢。这显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密切关系。据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披露: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时,大多数国家也都在扩招,特别是

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国家纷纷迈入“普及化”阶段,我国扩招

后毛入学率(从1999 年的9.8%增长至2009 年的24.2)在世界上的排位仅上升了10 位[4]。可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而教育又必须满足更多人接受教育的多种动机和多样形式

的需要,“学分银行”制度应运而生。

三“、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和职业学

校探索实施学分制。2005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强调全面实行学分制度和建立我国“学分银行”,2006 年又作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的安排。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写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条目,在教育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6 个试点项目中包括“学分银行”制度,拟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在一些地方,“学分银行”制度已经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有形的成果。

(一)政府主导

上海市率先在成人教育上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开放大学的建设。[5]《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规定,上海市将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上海市也正筹建全国首个“上海开放大学”,通过整合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建立市民“学分银行”等形式,学分甚至转换成研究生学历。此后,成人高考或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宽进严出的入学制。2011年1 月,“学分银行”计划已迎来252 名新生,这种“上课不离厂,学习不离岗”的特色,充分考虑到了企业职工的工作、学习实际,让成人教育面对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问题迎刃而解;浙江慈溪市则成立了市民“学

分银行”,并创立了市民“学分银行”管理新模式,即以数字化存储、认证、消费为主要手段,实现个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信息储存、学分认证、学分兑换、学分消费、学习信用管理。[6]市民可以通过网上注册和到各社区学习点领取市民学

习卡两种途径获得“学籍”,建立网上个人学习账户,并获得

相应的“学分银行”个人学分累积功能;江苏省的“学分银行”

方案已于2010年上报教育部,其“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制度,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也将是弹性的;福建省出台的《2009年福建省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则规定,福建省终身教育将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课程超市”,学习者可随时随地自主在网上选择课程学习,累计学分达标后便可申请单科结业证书或网络教育学历文凭。

(二)企业主导

“学分银行”制度在企业中主要面向职工的在岗培训及个

人发展等继续学习要求,如燕山石化公司实施的“学分银行”

计划,即以在岗职工为主要培养对象,以贴近企业需求、贴近岗位需求、贴近职工自身发展需求为宗旨开展灵活多样的在职培训与学习,其一线操作工人,将利用2-5 年的业余时间,参加成人大专班的学习,学分积累达到要求即可毕业拿到大专文凭。[7]该项目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和燕山

石化共同组织实施。项目的实施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提

供全程教学管理服务和基础课教师,由燕山石化提供项目所需的教学实验基地、实训设施和“双师”型技术人员。

(三)社区主导

社区主导的“学分银行”制度则主要面向社区居民的个人继续学习要求。如北京市丰台区开阳里第四社区推出“学分银行”,其辖区居民可将在各类学习或比赛中挣到的学分累计存入该“银行”自己的个人帐户上,并可根据学分情况领取各类奖品。居民可从学习考勤、成绩、结语、加分项目等方面挣取“学分”,并随时将其计入“账户”。[8]社区“学分银行”课程设置主要以提升居民综合素质为主导方向,居民可以家庭或个人身份报名学习,其中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理论课及广播体操等体锻课为必修课,合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为选修课。这种“学分银行”制度使居民不仅积累学习成绩,还通过做广播操等体育锻炼活动积累了健康,并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四)学校主导

目前许多高校内部也已开始探索在各种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鉴于高职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因而耽误了部分选修课的学习这一实际,试行把类似企业顶岗实习等非正式课程成绩计入学分,即通过运用“学分银行”制度,将诸如学生顶岗实习,在各种课程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奖或者考取各种技

能证书等非正式专业学习成果,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奖励。

还有一种探索兄弟院校之间、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之间建立学分转移的方式。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与云南大学、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等达成协议,合作院校承认远程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学员在清华大学所修学分,为学员提供多元化出口,共同解决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问题。上海华浦教育集团与同济大学合作启动“学分银行”项目,是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全新模式。参加职业培训课程的学员可按规定将课程积累学分折算成同济相应学历毕业所需的有效学分。

笔者等从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性质、定位和特色出发,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进行了“学分银行”制度的不懈探索,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9]进行了拓展学分、学分替代、学分抵顶、学分借贷、综合绩点等制度设计,[10]并辅之以三导制度、学业预警等保障措施,在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就“存储”而言,变“限额”存储为“超额”存储,在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较难做到弹性学制(尤其是提前毕业)的情况下,实施“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时间限定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拓展学分。二是就汇兑而言,实施了“客户”的分类管理,对动机好、信誉高者,通过替代、抵顶、借贷,给予最大限度的“盈利”空间;对于有动机、少

规划者,提供拓展模块,辅以导师制,帮助他做出“经营”选择;对于缺动机、无目标者,通过三导制度,预警制度,实施督导、监控,提醒其认准底线“,减亏增效”。三是就折算而言,通过替代、抵顶、综合绩点,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资产评估”机制,让“盈”处有显现,“亏”处能补偿,其结果也成为“客户”指南。学校实施“学分银行”制度以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高,一半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实践、文体等活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同时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好的学生脱颖而出,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逐年提升。

四“、学分银行”制度的前瞻

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不言而喻。“学分银行”制度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提供了一个实现跃升的有效路径,它的有效实施,无疑将对改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给予巨大的推动力。

(一)推进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层次上的公平性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和运行的基础,真正将公平性落到了实处。

(二)改进教育服务

“学分银行”运行需要有效的服务,建立“学分银行”体系内教育机构学分互认、等值制度;建立开放性的学分积累、开放性的申请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建立自由选择学历证书、学位证书颁发机构的开放制度。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提高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提高素养创造机会。

(三)创建学习型社会

教育的终身性必定成为“学分银行”体系运行必须遵循的

基本原则之一,并贯穿于“学分银行”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学分银行”制度提供终身学习的开放环境,满足社会每一个成员多样化的、永无止境的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四)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改革

“学分银行”制度使得教育的层次和等级变得模糊了,为

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搭起了一个平等的平台。在基于全社会的“学分银行”体系中,高等教育既不可置身其外,

更不可居高临下,既要放下身段,又要担当责任。首先,高等教育要运用好以“学分银行”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学业管理制

度优势,推进自身改革,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与其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效互动,积极开放,盘活资源,服务社会,着力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

作为在教育系统中占有资源多,拥有竞争优势的一员,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运用管理的优势,贡献服务的样板。

综上所述,“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滥觞阶段,对于“学分银行”制度所面临的困难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但更应看到的是它的光明前景,进而攻坚克难,以期在推动教育模式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据此,为充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增强综合国力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戴维拉伯雷.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3):24-29.

[2]张倩.中外高校区域合作及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7-8.

[3]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67-70.

[4]张力.认清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阶段新指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4-6.

[5]杨黎明.关于创建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6):4-9.[6]陈醉,陆和杰,孙云东.学习积分“零存整取”计划”[N].浙江日报,2009-11-9 [7]庞艳民.燕山石化试行“学分银行计划”[N].中国

石化报,2007-5-23(3).

[8]张淑玲.社区建“学分银行”鼓励学习计划”[N].京华时报,2010-11-9.

[9]董存田.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系统,为成就人力资源强省做贡献[A].江苏省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层论坛[C].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0]凌军辉.江苏一高校试点“学分银行”力促学生创新实践[DB/OL].新华网

https://www.docsj.com/doc/057255167.html,/politics/2011-01/11/c_1296970 5.htm.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3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1公司治理机制仍不完善 目前,中国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已在内部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公司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3.1.1.1存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内部人”控制,是指经理班子通过对公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外部人利益现象。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在中国银行公司治理中,作为“内部人”的总行高管层,“非职业经理人”身份和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他们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决定了他们虽然控制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但绝不会轻易利用权力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但大量的事实证明,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较大比重集中在一线,而不良贷款的形成并非源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而在于银行员工被利诱、拉拢和收买。银行案件多集中在基层机构的事实,也似乎证明了“内部人”控制发生了“层级性位移”,同时,也说明大型银行公司治理中多层级“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严重的。 3.1.1.2监事会尚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属于平行式二元模式(不同于的传统的二元模式?),董事会与监事会均由股东大会产生,其法律地位平等,董事会只对股东大会负责无需对监事会负责,而监事会只有监督权并无决策权,更不能任免董事会成员,或否决董事会决策;另一方面,监事会成员都来自于股东和内部员工,而这些人在行政上受制

于董事会或管理层,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3.1.1.3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 科学激励机制的基础在于建立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中国银行还尚未建立有效地董事、监事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董事会和监事会尚未对其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从而难以对董事和监事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董事会也未普遍建立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经营层成员绩效进行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仅对每年高级经营层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认定,对高级经营层年度奖金的确定和发放也主要以任务完成情况为主,缺乏系统的立足长远发展的考核。 3.1.2缺乏明确合理的操作风险容忍度 所谓操作风险的容忍度,是指银行依据本行的风险偏好确定的可接受的操作风险敞口(暴露)。目前,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的风险容忍度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3.1.2.1容忍度尚不明确 近年来,中国银行为了控制操作风险,普遍加强了操作风险管理、积极开展案件治理工作,但各银行的操作风险容忍度还不够明确,己确定了“适中”的风险偏好,但还未能依据此确定具体的风险容忍度,部分银行简单的把案件防控目标作为操作风险的容忍度。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风险容忍度应由董事会确定,并在全行逐级分解落实,容忍度应当逐步量化。容忍度不明晰的原因,一方面是操作风险的量化工作正在起步,损失数据收集正在开展或不能据以形成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但主要原因是银行董事会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仍不够充分。 3.1.2.2容忍度过于严格

中行百年庆演讲稿:风雨同舟,百年不朽

中行百年庆演讲稿:风雨同舟,百年不朽当历史的车轮缓缓的从1912年走至今日,已经历经一百个春秋。 一种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一直随着历史的洪流流过这每一个春夏秋冬,他们是中行的一股源源不断的血液,也是中行一百年来随着我国从清王朝至今的兴与衰。 历史目睹了中行的百年的沧桑,同样也承载着中行人的希望。 中国银行,为我国第一家银行,同样也以他的不朽与灿烂璀璨走到今天。 中国银行生于清政府即将灰飞烟灭的时代,成长于硝烟漫天,战火呼啸的时代,当战火平息之时,百年了,中国银行并没有跟随民国与满清王朝一样被历史洪波卷走。 中国银行不但留下了历史,同样也以崭新的形式迎接新的一天。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辛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庄重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百年的今天,我们以华夏儿女的身份生活在这片历史韵味十足的土地,百年的今天,我们也以中行人的身份,心爱着随着历史走过一百个春秋的中行。 百年中行,风雨同舟。 在战火纷飞中走过的中行,虽然也和我们国家一样饱经战争洗礼,但同样也和我国一样在迎来和平后的数年蓬勃发展。 当我国正式解放的那一时刻,就意味着阻扰中行发展的战争解除了,那一刻,全国人民在庆祝解放的同时,在我国的某一处,中行人也在庆祝着中行苦尽甘来的一天到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银行是人民银行大一统银行体系中的外汇业务的工作部门,是在人民银行领导下的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为适应这一银行体系的要求,中国银行需要将自己的业务经营和机构设置尽快地实现专业化。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中行取缔了外币与金银黑市,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下中行积极参与了禁止外国货币流通、治理通货膨胀、安定金融物价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此后中国银行以矫健的步伐跟紧金融的脚步,并逐渐站立在金融市场当中,XX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胜利上市,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长的银行,以一股积极向上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着。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 此后,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 目前,中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超过10,000家,境外机构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 XX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胜利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按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市值计算,中国银行为全球第四大银行。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按核心资本计算,XX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全球化、组织机构虚拟化、业务经营全能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1979~1993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商品和市场转化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实质性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将金融管理任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剥离,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7年~2003年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了分离,不良贷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政府控制银行和银行财政化经营机制开始扭转;2003年至今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实施产权多元化,市场化经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业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这种银行体制承袭了前苏联的银行体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银行体制。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我国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单一银行体制不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对金融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呼吁银行体系的多元化和金融业大发展;二是,刚刚诞生的专业银行带有的强烈政府行政色彩与放开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适应,改革要求银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进入市场;三是,经济改革呼唤金融市场的成立,金融市场建设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萌芽和银行间竞争的发端。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同年3月、8月又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同月,已开展基建和拨改贷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正式归入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体系。1984年1月,组建专门从事信贷和储蓄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自此,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1)

新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确立了其作为国家银行的法定地位。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发行人民币,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和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三是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和整顿金融业;四是积极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1953~1956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全面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业则实行信用集中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综合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1%,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956年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信贷投放失控,现金发行过多。这一时期,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0%。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金融工作也步入正轨。这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各项贷款年均增长%,基本解决了大跃进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年一1952年): 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 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 主要任务: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 1952年,撤销。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b5E2RGbCAP 第二阶段(1955年一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 主要任务: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p1EanqFDPw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第三阶段(1963年一1965年): 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贯彻国民经济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DXDiTa9E3d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精简机构】 第四阶段(1979年一1994年): 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RTCrpUDGiT 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 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5PCzVD7HxA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

现金管理业务介绍

农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 现金管理服务是中国农业银行为协助客户有效进行资金管理而提供的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管理、投资理财、短期融资、风险管理等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方案。 农业银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服务团队、先进的技术支持、庞大的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资金管理和理财增值解决方案,旨在协助客户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收益、加强风险控制,有效提升客户价值。 农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渠道丰富,可以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包括覆盖中国境内所有县域的24000多个营业网点,灵活为客户定制功能的银企通客户平台,安全便捷的企业网上银行,能够与客户的ERP/财务/资金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银企互联平台,能够与银行同业系统有效对接的银银互联平台等。 主要产品和服务内容: 一、账户管理服务 账户收支管理 根据客户财务管理要求,农业银行协助集团客户对下属成员单位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成员单位收入账户用于收款,资金只能划转集团指定上级账户;支出账户只能接收上级下拨资金,用于对外付款。 支付对象管理

客户为保证账户资金安全,可申请对结算账户通过电子渠道付款的支付对象进行控制,约定收款账户范围,农业银行协助客户限制向非指定账户的电子支付。 支付限额管理 客户为加强对付款的管理,可申请对结算账户的单笔或一定时期的支付金额进行控制,农业银行协助客户限制超过限额的借记交易。 多级账簿 根据客户需要,农业银行可协助客户对结算账户资金进行分类别、分层级管理,在单一账户下开设多种类、多层级的明细核算账簿,实现账户资金管理精细化。 可按客户要求提供资金分类统计、支付限额控制、账簿分别计价、利息自动分配等服务。 二、收付款服务 通存通兑 客户在农业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后,可在全国任一综合网点办理异地现金存入、异地转账收付业务,资金实时入账,提高收付款效率。 漫游汇款 客户通过农业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汇出款项,收款人可在农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确立了其作为国家银行的法定地位。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发行人民币,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和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三是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和整顿金融业;四是积极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1953~1956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全面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业则实行信用集中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综合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1%,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956年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信贷投放失控,现金发行过多。这一时期,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0%。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金融工作也步入正轨。这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5.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6.8%,基本解决了大跃进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

交通银行发展历史

交通银行发展历史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交通银行始建。 李经楚 1908年任交通银行第一任总理[2]中华民国成立后,交通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与中国银行共同承担国库收支与发行兑换国币业务。 1928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交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成为扶助农矿工商的专责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之初,总行设在北京。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外滩14号的德华银行的文艺复兴风格的4层大楼。 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上海外滩14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交通银行将总行迁到重庆。 1946年-1947年,上海总行重建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于迁回上海,上海外滩14号行址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早期发钞行[2]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现称中国建设银行)港交所:0939。 1986年7月24日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 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江西中路200号(原金城银行大楼);现时,交通银行总行已迁往上海浦东的银城中路188号。 2004年6月,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其目标是要把交通银行办成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4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投资了近17亿美元,收购了交通银行19.9%股权。 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七张承惠 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政策研究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影响千百万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银行业内外部的制度缺陷而产生了独特的风险生成机制、因为银行业将承受金融开放的首要冲击。 一、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无须讳言,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来源,笔者将这些风险分成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内源型风险 内源型风险主要由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造成。这类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总量控制失衡、流动性要求难以满足、资产结构中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决策失误和贷后管理缺乏、人情贷款和关系贷款、高息揽储恶性竞争、机构重叠分散、银行及分支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造成对恶意贷款人的交叉贷款审查控制不力、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承兑汇票、银行有关人员以权谋私违规操作、搞账外经营和违规自办实业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后,随着全国上下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和中央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各商业银行通过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审贷分离制度、统一授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信贷风险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源型风险的控制机制。 (二)外源型风险 外源型风险由银行业外部各类因素造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信用风险。由于社会信用基础薄弱,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因企业不讲信誉而形成的风险,如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披露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供水份大的报表;借款人还款意愿差,有的甚至在借款时就不打算还款,一些银行反映按期履约比例仅为1/3;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借改制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约占50%,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全部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随着近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存在银行等近现代金融机构。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起步阶段(1840—1897年) 1.银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家近代银行: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分行——第一家在华设立的 外国银行。 (2)在华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着多家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形成外商银行 独大的局面。如:汇丰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等等。 (3)传统金融机构与近代金融机构并存。钱庄、票号等类似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与在华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并存。 2.影响 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是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近代化,近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金融业。 二、发展、兴起、受冲击及遇危机阶段(1897—1949年) (一)第一家中国人自办银行的出现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 组织管理与营业规则参照外商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被清王朝朝廷许可发行银两、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二)华商银行、外国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票号已消失。钱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仍然存在。 2.多家华商银行设立:大清银行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转型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08年,设立交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均采取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 共同入股的形式。众多私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三)华商银行的兴起和中国银行业的繁荣 1.四大国有银行的形成 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四大银行为专职 商业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 2.私营银行的快速成长(1920年—1930年) 民族工业崛起,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 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 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南三行”是指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07年成立的浙江兴业银行和1909年成立的浙江实业银行,后两家均为清末浙江地方金融力量组建。 “小四行”为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908年成立的四明商业储蓄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任务1-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认知 商业银行是在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满足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汇划清算与内外贸易、货币融资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与中介服务等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商业银行 (一) 近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演变 据说,英语单词“BANK'’的意义源于拉丁文中的“Banco。”一词,“Banco”的意思是“长板凳”。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由于水运交通便利,各国商贩云集,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各国商贾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金属货币,不同的货币由于品质、成色、大小不同,兑换起来就有些麻烦。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商人鉴别、估量、保管、兑换货币的人。按照当时的惯例,这些人都在港口或集市上坐着长板凳,等候需要兑换货币的人,渐渐地,这些人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坐长板凳的人”。“坐长板凳的人”由于经常办理保管和汇兑业务,手里就有一部分没有取走的现金,他们把这部分暂时不用兑付的现金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取利息。老百姓(现称为客户)有了闲钱就可以存到“坐长板凳的人”那里去,需要时取出来。这些机构就像一个存钱的箱子,所以后来人们又把它们称为“Bank”,这就是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过去主要使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商铺又常常被称为“行”,所以“Bank'’翻译成中文就被称为“银行”。 在历史上,较早出现的银行是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和1407年成立的热那亚银行,当时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地中海沿岸与欧亚地区贸易交往的中心。当时的银行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并以高利贷为主要特征来经营。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已不能适应社会大生产对货币资本的需要,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规模巨大的、资本雄厚的、能满足和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银行来为经济发展服务。于是,从治理结构角度看,大量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兼并、重组,并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新的商业银行。1694年,在国家支持下,由英国商人集资合股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新信用制度的确定,各国相继仿效,对加速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集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在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银行业作为经济的“助

中国银行的各类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的各类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内银行虽然都陆续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也投入不少资金搭建了专业的风险管理平台,然而,这些体系与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如何?是否真正能经得起经济波动的严峻考验?对各种金融风险的反应是否足够明锐?这一切都有待实践的考验与印证。而在今年年中标准普尔发布的“银行业国家风险评估排行榜”上,中国内地的排名明明落伍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这表明国内银行目前的信贷和风险管理系统尚不健康,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差。 那么,欲平缓绕过这“四大暗礁”,银行究竟需要练就怎样的一身驾驭风险的真功夫?又需要拥有怎样的一整套识别风险、善用风险进行盈利与创新的真本领?日前,记者为解答上述问题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 规划力: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迫在眉睫目前,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究竟处在何种阶段上?与国外优秀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上到底存在哪些缺失与不够?真正达成全面风险管理,银行都需要具备哪些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果不认清这些问题,就匆匆上马风险管理系统或进行风险工具的选择,显然是不太明智的做法。为此,国内银行很有必要对自身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国际银行会议”上,毕广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达飞分析了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处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足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合规性要求。第二阶段,以风险管理来控制各类业务风险,加强业务管理。第三阶段,将风险管理从后台拉到前台,利用风险管理来进行业务创新。“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尚处于第一阶段,正围绕着满足监管机构发出的风险控制指引而展开大量基础性工作。真正能将风险管理利用到体系框架上,再推展到金融创新上去的银行少之又少。”高达飞表示,“由于处于例外的发展阶段,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也有两种例外的做法。一种是窄而深的风格,对某一项业务条线或品种,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一种是宽而广的风格,就是做一个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规划。 两种方法各有可取之处,应采取何种方法须视银行的详尽情况而定。”

我国银行信用的发展历程

我国银行信用的发展历程 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的信用。银行信用是伴随着现代银行产生,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的主体。一方面,银行以吸收存款,负债形式从社会吸收,汇集闲散资金,形成巨额资金:另一方面,银行有通过发放贷款,接受贴现等债券方式将吸收的资金投放给需求者,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 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马克思这样描述:“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立,不是单个的货币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钟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且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能够创造信用等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比商业信用占有优势。近几十年,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来有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银行信用一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体现主要体现于资金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①自有资金,西方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一般由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中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则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和盈余积累所构成;②存款,从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专项存款等,从存款主体可划分为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个人存款;③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初,一般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其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商业银行虽失去发行权,但由于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可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通融。此外,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增多,商业银行依靠吸收存款,创造支票存款,即可基本解决资金运用问题。在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下,人民币的发行即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信贷资金来源,在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人民币发行中大部分用于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银行信用一直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前,与“大一统”的金融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只能在某一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账户,并与之发生信用信用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睡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但是银行信用仍是中国信用形式的主题。它为大规模集中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国名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为宏观调控做出贡献。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教学文案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 发展历史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随着近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存在银行等近现代金融机构。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起步阶段(1840—1897年) 1.银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家近代银行: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分行——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国银行。 (2)在华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着多家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形成外商银行独大的局面。如:汇丰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等等。(3)传统金融机构与近代金融机构并存。钱庄、票号等类似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与在华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并存。 2.影响 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是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近代化,近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金融业。 二、发展、兴起、受冲击及遇危机阶段(1897—1949年) (一)第一家中国人自办银行的出现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 组织管理与营业规则参照外商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被清王朝朝廷许可发行银两、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二)华商银行、外国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票号已消失。钱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仍然存在。 2.多家华商银行设立:大清银行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转型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08年,设立交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均采取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的形式。众多私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三)华商银行的兴起和中国银行业的繁荣 1.四大国有银行的形成 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四大银行为专职商业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 2.私营银行的快速成长(1920年—1930年) 民族工业崛起,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南三行”是指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07年成立的浙江兴业银行和1909年成立的浙江实业银行,后两家均为清末浙江地方金融力量组建。

现金管理方案

现金管理业务产品解析及案例学习 【背景介绍】 “现金为王”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理念,良好的现金流更被视为企业生存的命脉。现金管理业务是各商业银行开展主动负债、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产品和服务。很多优质客户现金流比较充足,不需要银行贷款,只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现金管理系统,帮助其实现对下属单位的资金归集、调拨使用以及风险防范、融资、理财等。所以,本期产品解析将重点介绍现金管理业务。 【产品概念】 产品定义:现金管理是指银行为协助客户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而提供的收款、付款、流动性、投资和账户信息管理等一系列金融组合方案。现金管理是银行向客户提供资金管理的过程,是在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资金、提升资金的回报,是在节流。现金管理内涵丰富,具体内容如下:

图表 3:现金管理的基本内容 资料来源:银联信 产品特征: 第一个特点,对银行来讲,通过现金管理业务,可以把众多银行产品有效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极大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有效增加银行非利息收入,降低客户低成本的存款沉淀,在协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银行提高客户综合贡献的目标,与企业形成银企共赢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个特点,通过为集团企业提供“个性化量身组合”的现金管理服务,可以实现企业一级、二级账户实时联动的管理,建立“收支两条线、收支一条线、统收统支”等组合的资金账户管理模式,建立实名制的收付款服务机制,构建企业在各个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转移计价框架,从而搭建集团企业从机构、时间、账户等多维度的资金监管和分析。 第三个特点,在服务方式上集团企业可以通过银企直联的方式将结算系统同银行的现金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直联,建立一个方便快捷的资金往来通道,实现资金的及时归集和支付。没有结算系统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银行的现金管理服务平台,同

中国银行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中国银行业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文/吴树鹏 2010年9月12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银行监管部门代表就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2010年11月的韩国首尔20国峰会则将会对巴塞尔协议III的内容进行最后表决。巴塞尔协议III的出台,可以说是继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之后,对金融业监管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面对如何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世界各地区银行业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资本充足率的问题 单就中国银行业来说,巴塞尔协议III的影响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以及中国银监会的要求。两者缺一可能无法判定巴塞尔协议新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海外业务拓展的过程中,需要符合巴塞尔协议III或者东道国基于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是否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具体怎样实施巴塞尔协议III还需要中国银监会的进一步指导。根据可以获得的公开信息,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主要的大型商业银行或者上市银行,其资本充足率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巴塞尔协议III的下限要求,并不存在扩充资本的迫切需求。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满足巴塞尔协议III关于核心资本以及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短期内巴塞尔协议III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或者可以说影响甚微。此前有机构推测银监会正在考虑在2010年年底前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将资本充足率的整体水平由现在的11.5%提高到15%。考虑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势必将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目前政府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巴塞尔协议III的详细实施方案要等到11月韩国首尔20国峰会最终批准后(极有可能在明年一季度)才能成型等因素,银监会在年底之前提出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可能性不大。 未来中国银行业在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过程中,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压力恐怕依然是资本充足率。可能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困惑。为什么在前面认为巴塞尔协议III带来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不大,而这里又强调中国银行业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资本充足率?这是由于,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要求是一个时点判断。即在规定的时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而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是一个过程,资本充足率的所有构成因子都是在变化的,因此当前时点的判断不能保证整体过程以及未来时点的合规性。就长远来看,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实施巴塞尔协议III 的过程中,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依然会很大。 资本监管是对银行监管的最重要外部约束手段,资本充足率的变化直接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模式、业务构成、利润分布以及核心竞争力,而它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需要提高资本或者降低风险加权资产。 提高资本可以通过对内和对外两种方式达成。对内,增加银行的经营利润,减少现金利润分配,以更多 基于目前国内银行表内业务占业务比重较大,以及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或将变化等因素,银行仍有再融资压力。

中国银行的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的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正式的说法是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的。笔者所在的山东,也于1913年成立了鲁行,而笔者服务的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则成立于1913年12月1日,去年刚刚度过了她的九十年华诞。 其实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在1908年的时候改为大清银行,负责整理币制,造币,发行纸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并添股招商。这是清政府“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但在一般公开发布的资料上,很少提及这一段历史,中国银行本身也否认与大清银行的历史沿革和承继关系,其中有一条原因就是,清政府曾经通过大清银行对外借了很多债,而国民政府不打算继承这些债务。 中国银行成立后,继续担负中央银行职责,到了1928年,国民政府另立央行,特许中国银行为国际汇兑银行。中国银行一开始就走国际化道路,先后分别在香港,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旧中国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35年之后,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已经落到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是中行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财,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收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此后,中国银行成了新中国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0年四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作为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社会主义革命合建设时期,中行作为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沈阳先生看清楚了),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地址美国政府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合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