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奇异的自然”的

第一篇,属于教学研习课文。文本属于科普说明文,介绍说明某个植物。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的阅读没有难度,教学时以自读把握信息为主;并体会科普说明文与学术论文的差别。

目标要求:

1、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体会其语言特色。

3、学习植物说明的逻辑顺序,并培养自己严谨有序的素养。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理解

过程:

一、导入

放映荔枝的照片,了解本文属性,明确学习要求。

二、基本理解

1、科学小品:

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

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

受的一种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作者贾祖璋,科普作家,本文曾获得科普征文一等奖。

2、标题特点

“南州六月荔枝丹”——点明说明对象,引用古人诗句。有人说此标题引用得非常恰当,你从信息的角度说说好在哪里?(点明说明对象,点明生长环境——南方,点明成熟时间,点明果实颜色。)

3、理解引用的原诗及作者

原诗及作者:陈辉,明代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字伯炜,生卒年不详。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进士,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后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为官清正、廉洁,才识高远。长于诗,善于鼓琴,著有《琴边清唱》。

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簇更团:形容荔枝果实一簇簇一串串又多又密。]

绛雪艳浮红锦烂,[绛雪:丹丸名。这里比喻荔枝的果实。

烂:明亮。全句是:荔枝树上象结满了绛雪丹丸一样浮动着艳丽的色彩,荔枝林象一匹匹红锦闪耀着一片片烂漫的红光。]玉壶[玉壶:用玉做成的壶,比喻荔枝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光莹水晶[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新曲:指《荔枝香》。杨贵妃生日,乐队作新曲(一说是乐师李龟年作的)献上,正好驿马送来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为曲名。]芳味曾经荐大官。[大(taì)官:官名,也称太官。汉朝开始设置,称大官令或大官丞,主管皇帝饮食。因为汉高祖时就已经由南粤进贡荔枝,所以特用“大官”表明汉代以来就已经由大官把荔枝引入皇帝食谱。]

乌府日长霜署静,[乌府:御史府,也称乌台。据《汉书》说,御史府中有几排大柏树,常有几千只野乌鸦在上面栖宿,因此称御史府为乌府。霜署:也是御史府的别称,或称霜台、宪台。乌府、霜署在这里都是指按察司衙署。这是写实的句子。]几株斜覆石栏杆。[“几株”句:按察司衙署院里几株荔枝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腰,太阳照下它们的影子,斜斜地覆盖在石栏杆上。]

4、注意几个字词:

缯(zēng)绡(xiāo)瓤(ráng)醴酪(lǐ lào)夤(yín)脐(qí)浸渍(jìn zì)

苞蕊(bāo ruǐ)萌孽(méng niè)啖(dàn)

三、浏览课文,归纳出本文提纲

(第一部分(1——10)介绍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1、引出说明对象,设置疑问,带起下文

2、说明荔枝的生理结构特点

外部形态(外壳、形状、大小)

内部构造(果膜、果肉、果核)

3、说明荔枝花的特点

第二部分(11——14)介绍荔枝的生长特性和有关栽培情况

1、介绍荔枝的原产地和栽培史

2、引入古代的荔枝书谱

3、说明荔枝的生长习性和及生长北限

4、说说自己对荔枝的生产建议

四、讨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一)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介绍的两个方面,哪个方面是主要内容?就全文看,这是怎样的一种说明顺序?

(主要内容是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全文看,说明顺序为由主到次。)

2、由介绍荔枝的生理特点到介绍荔枝的花,是怎样是顺序?由介绍外部形态到介绍内部构造,是怎样的顺序?介绍外部形态和介绍内部构造的段落又是怎样的顺序?

(由主到次或者由实到虚。由外而内或者由表及里。观察顺

序,空间由外而内的顺序。)

(二)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下定义,诠释;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引言论(引用);画图表;列数字;分类别。)

2、请你和同学合作,联系课文,举例说明课文用了哪些方法?这样说明有怎样的好处?

(1、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有文学情趣让读者更易理解。

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2、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准确、客观、具体,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3、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

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4、引用,本文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5、作比较:“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

6、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7、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五、作业

第2教时

要点:进一步理解本文引用的说明方法,整体理解文章特色过程:

一、讨论本文引用的说明方法,填下面的表格

诗文

说明什么

整体作用

标题引用

《荔枝图序》

红云几万重,飞焰欲横天。

《咏荔枝膜》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过华清宫绝句》

《惠州一绝》

诗文

说明什么

整体作用

标题引用

突出对象的基本特点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荔枝图序》

突出对象的基本特点

红云几万重,飞焰欲横天。

果实成熟后的荔枝林颜色

《咏荔枝膜》

果膜薄而轻盈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的不耐贮藏

《过华清宫绝句》

荔枝的美味和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荔枝的美味

事件

说明什么

整体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事件

说明什么

整体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说明荔枝的美味和不耐贮藏

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得文章生动了许多,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二、整体理解文章特色

请对照《辞海》对荔枝的解释,和同学讨论,说说同是说明

某个对象,它们为什么写法不同?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

(《辞海》简明扼要,满足于读者的一般了解,本文详实丰富,满足于读者全面了解;《辞海》用专业术语,为了简洁明了,本文不用,避免枯燥无味;《辞海》平实明白,不讲文采,本文作为科学小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三、作业

1、用说明的文字和描写的文字将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各写一段话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长安林木葱茏,山顶上的门依次打开,灰尘中一人骑马而来,没有人知道这是皇帝为了博取杨贵妃一笑而派人送来的荔枝。

描写:回头望那长安林木一片葱茏,花草苍翠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的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团团尘土。宫内,妃子嫣然笑了。没有人知道是送荔枝来的啊。)

2、模仿本文,说明家乡的一种水果、蔬菜或物产,要求顺序合理,条理分明。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目录 编写说明 (2)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2)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2) 三、教学目标 (5)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5)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6) 第一单元 (8) 单元说明 (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 1大青树下的小学 (9) 2 花的学校 (12) 3 *不懂就要问 (15) 口语交际 (17) 我的暑假生活 (17) 习作 (20) 猜猜他是谁 (20) 语文园地 (21) 第二单元 (23) 单元说明 (2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3) 4.古诗三首 (24)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7) 6秋天的雨 (30) 7 *听听,秋的声音 (32) 习作 (33) 写日记 (33) 语文园地 (35) 第三单元 (39) 单元说明 (39)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0) 8 去年的树 (40) 9 * 那一定会很好 (44) 10 在牛肚子旅行 (45) 11 *一块奶酪 (48) 习作 (49) 我来编童话 (49) 语文园地 (51) 快乐读书吧 (52) 第四单元 (56) 单元说明 (5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56)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7)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63)

14*不会叫的狗 (66) 口语交际 (72) 名字里的故事 (72) 习作 (73) 续写故事 (73) 语文园地 (74) 第五单元 (77) 单元说明 (7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8) 15 搭船的鸟 (79) 16 金色的草地 (81)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82) 习作例文与习作 (84) 第六单元 (86) 单元说明 (8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7) 17古诗三首 (87)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90) 19海滨小城 (93)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95) 习作 (97) 这儿真美 (97) 语文园地 (98) 第七单元 (100) 单元说明 (10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01) 21大自然的声音 (101) 22父亲、树林和鸟 (104) 23带刺的朋友 (107) 口语交际 (109) 身边的“小事” (109) 习作 (111) 我有一个想法 (111) 语文园地 (112) 第八单元 (115) 单元说明 (115)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5) 24司马光 (115) 25掌声 (118) 26灰雀 (121)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23) 口语交际 (124) 请教 (124) 习作 (126) 那次玩得真高兴 (126) 语文园地 (127) 附录: (129) 识字音序表 (129)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最新完整版

目录 编写说明 (3) 一、教科书的主要容 (3) (一)编排体系 (3) (二)编排容 (3) 二、教学目标 (10) (一)识字和写字 (10) (二)阅读 (11) (三)口语交际 (12) (四)写话 (12)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 (12) 四、教师教学用书的容和编写意图 (15) 第一单元 (16) 单元说明 (1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7) 1古诗二首 (18) 2 找春天 (23)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30) 4爷爷植树 (35) 口语交际 (39) 注意说话的语气 (39) 语文园地一 (41) 快乐读书吧 (42) 第二单元 (45) 单元说明 (45)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6)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47) 6千人糕 (53) 7 一匹出色的马 (59) 语文园地二 (63) 第三单元 (65) 单元说明 (65)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66) 识字 (67) 1 神州谣 (67) 2 传统节日 (71) 3 "贝"的故事 (74) 4 中国美食 (77) 口语交际 (81) 长大以后做什么 (81) 语文园地三 (84) 第四单元 (86)

单元说明 (8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7) 8 彩色的梦 (89) 9 枫树上的喜鹊 (92) 10 沙滩上的童话 (99)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104) 语文园地四 (108) 第五单元 (111) 单元说明 (11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2) 12 寓言二则 (113) 13 画桃 (117) 14 小马过河 (122) 口语交际 (126) 图书借阅公约 (126) 语文园地五 (129) 第六单元 (131) 单元说明 (13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32) 15 古诗二首 (133) 16 雷雨 (139)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45)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149) 语文园地六 (153) 第七单元 (156) 单元说明 (15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57) 19大象的耳朵 (158) 20蜘蛛开店 (162) 21 青蛙卖泥塘 (167) 22 小毛虫 (172) 语文园地七 (177) 第八单元 (180) 单元说明 (180)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80) 23祖先的摇篮 (181)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86) 25 羿射九日 (190) 口语交际 (194) 推荐一部动画片 (194) 语文园地八 (196) 识字音序表 (199) 写字音序表 (199)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有效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037140250.html,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有效利用 作者:梁玲群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6期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发行的多套数学教师用书,随着教材获得广泛使用。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教师用书的有效利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认知学徒制,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掌握多层级学习的逻辑,结合信息源头,利用好教學用书,高效发展自己的学科教学技能。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用书;避免极端;上下结合;认知学徒制 一、概念及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以来,数学课程随之改革,国内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数学教材。这些教材由多家出版社独立组织编辑,在经过教育部与教改委的严格审查后一致通过,作为教学配套资源。教师用书也因此多样化,随之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 狭义上的教师教学用书,仅指少数几个出版社的教师用书,如人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教师用书可看作官方的教学参考书,形式多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内容拓展、解读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用于教师理解数学教材,指导教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你使用它,就意味着让它做你的助手,帮你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规划教学等。更详细地说,教师用书就是个辅助工具包,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什么疑惑,在这里可以得到性价比最高的解释,即便不是最好的。教师用书作为补充资料库,提供参考答案和课堂实例,协助你备课。教师用书是个脚手架,使用它,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对它的依赖性,独立展开高质量的教学。 二、数学教学用书使用现况 当前,学者对教学用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与作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建议;教师教学用书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包含一些可靠的访谈和统计资料,能很好地说明问题,现归纳如下。 华娜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与编写》一文中,问卷调查215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访谈17位初中数学教师后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只偶尔使用教学用书,依赖性较低。教师用书的使用情况与教师的职称、所在学校的类型、教龄没有相关性。实际教学中,教师以个人实践经验为主,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用书仅适当使用。在倾向上,教师的教龄与其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依赖呈负相关。研究进一步指出,大部分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2_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7)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3)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1) 教学资源 (36)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42) 本章说明 (42) 教学建议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43)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46)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48)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50) 教学资源 (51)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59) 本章说明 (59) 教学建议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61)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64)

教学资源 (67)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2.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及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4.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道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初步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途径。 5.初步体会通过实验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方法与价值,并为学习有关的选修模块打下基础。 二、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条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 使用说明 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 1、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2、主要材料清单 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3、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4、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 5、背景和目标 这是分课时教学,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6、教科书说明 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 7、教学建议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8、评价建议 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三四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五六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 (一)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 (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最新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目录编写说明3 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 (一)编排体系3 (二)编排内容3 二、教学目标10 (一)识字和写字10 (二)阅读11 (三)口语交际12 (四)写话12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12 四、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15 第一单元16 单元说明1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7 1古诗二首18 2 找春天24 3 开满鲜花的小路30 4邓小平爷爷植树35 口语交际39 注意说话的语气39 语文园地一41 快乐读书吧43 第二单元46 单元说明4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47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48 6千人糕54 7 一匹出色的马60 语文园地二64 第三单元66 单元说明6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67 识字68 1 神州谣68 2 传统节日72 3 “贝“的故事75 4 中国美食78 口语交际82 长大以后做什么82 语文园地三85 第四单元87 单元说明8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88 8 彩色的梦90 9 枫树上的喜鹊93 10 沙滩上的童话99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104 语文园地四109 第五单元113 单元说明11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14 12 寓言二则115 13 画杨桃119 14 小马过河124 口语交际128 图书借阅公约128 语文园地五131 第六单元133 单元说明13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34 15 古诗二首135 16 雷雨141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47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151 语文园地六155 第七单元158 单元说明15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59 19大象的耳朵160 20蜘蛛开店164 21 青蛙卖泥塘169 22小毛虫173 语文园地七178 第八单元181 单元说明18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81 23祖先的摇篮182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187 25 羿射九日192 口语交际196 推荐一部动画片196 语文园地八198 识字音序表201 写字音序表201 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编写思路和编排特点,继续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中年级做好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一)编排体系本册教科书从结构体例上与二年级上册基本相同,围绕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 25 篇课文组成 7 个阅读单元,由 4 篇识字课组成 1 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 3~4 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 1 个语文园地组成。在第一单元后编排“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 4 次。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写话”与“口语交际”轮流出现。教科书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 450 个生字,要求写的 250 个字及要求会写的词语。(二)编排内容 1.识字写字本套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童谣、传统民谣、介绍汉字文化与中国美食的文章,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丰富的内容中识字写字,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识字加油站”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通过公园导览图、职业名称、玩具名称等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教科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科书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的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写字方面,在一年级正确书写 300 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 2.阅读本册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的课文,如,《邓小平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测试题十一到十五章

第十一章 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B C .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5.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BAC=90°,AC ≠AB ,AD 是斜边BC 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除之C 外)相等的 角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 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2和5,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7.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 _________ 条对角线. 8.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图案,则∠AEB= _________ 度. 9.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最小内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 度. 10.如图,小亮从点A 出发,沿直线前进10m 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m ,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一共走了 _________ m . 三.解答题(共4小题,11,12题每题12分,13,14题每题13分,共50分)

11.(12分)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A=68°,∠BCD=31°.求∠B,∠ADC的度数. 12.(12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 13.(13分)如图,△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95°,求△BDE各内角的度数. 14.如图,在△ABC中,∠A=50°,O是△ABC内一点,且∠ABO=20°,∠ACO=30°,求∠BOC的度数.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参考书

---------------------------------------------------------------最新资料推荐------------------------------------------------------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参考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 8 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1、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2、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3、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4、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 5、背景和目标这是分课时教学,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1 / 3

6、教科书说明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 7、教学建议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8、评价建议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 4 个教学单元。 三四年级每个单元包含 7 个教学活动,五六年级为 8 个教学活动。 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 1 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 2 课时的现状安排的。 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 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 (一)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 1 课时为限制。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

人教版2019版初二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解析

1 人教版2019版初二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解析 第1章 机械运动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 2.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 、 2.43cm 、2.40cm 、2.42cm ,这个小球的直径是 。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 的是 , 。 4.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 ,一位 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 = m.某同 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 ,则他使用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 。 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 为参照物的。 7. 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 ”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 ”的路牌再到路牌“距南昌40km ”之间需要的时间为 min 。 8.汽车在长100 k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 的速度为20m/s ,后50km 的速度为10m/s ,汽车在这100k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m/s 。 二、选择题: 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A .100min B .5min C .50s D .0.08s 10.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A .比真实值偏大 B .比真实值偏小 C .不受影响 D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9.6nm=9.6×10-3μm =0.96mm B .9.6cm=9.6×10mm=96mm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各单元评测与期末评测(最完整版,复习统考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各单元评 测与期末评测(最完整版,复习统考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 姓名一、填一填 1、涂一途、算一算 4个 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我的发现:在这里,分数 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几 个和的简便运算。 2、看图列式计算。 × =× =我的发现:分数乘分数,相 乘的积作,相乘的积作 3、 先填一填,再说一说所填的数与1之间的大小关系。 ×()﹤×()﹥()× =二、计算 1.选择合适的方 法计算。 × × +× 75× (-)×(+)× +× (-+) ×30 75× +0.75×26- 2. 连线找朋 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2)三、列式计算(1)6个相加的和是多少?(2) km的是多少千米?(3)看图列式计算。 ①②比去年增加100L ③④有多少升水?2020年人均年收入多少元?(4)六(一)班同学做好事120件,,六(2)班做好事多少件?①六(2)班比六(1)班多列式:②六(2)班比六(1)班少列式:③六(2)班是六(1)班的列式:四、解决问题。 1、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 L,半小时浪费多少升水?1小时呢? XX 感冒冲剂成人口服一次包儿童口服一次包一日3次 2.最近小红和妈妈感冒了。请你参照说明书帮忙算一算。 ①小红和妈妈一天各要服多少包感冒冲剂?②如果要续服用3天,小红爸爸一次性购买10包感冒冲剂,够吗?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85km,乙车每小时行75km,经过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报纸◇

m m 4、如右图,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5、某商店有10t面粉,上午卖出,下午卖出 t,还剩多少吨面粉? 6、爷爷今年80岁,爸爸年龄是爷爷的,而我的年龄恰巧是爸爸的。我今年多少岁? 7、今年植树节六年级女生共植树150棵,男生植树棵数比女生的多10棵,六年级学生共植树多少棵? 8、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9、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10、如下图。小华每天喝2杯这样的牛奶,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多少克? 11、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2)第二天读了多少页?(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12、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统计表。 13、六(1)班有60 名学生,期中男生占了,女生有24人,对吗?为什么? 14、请你帮忙算出小刚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各是多少。 老师小刚年龄 42岁是老师的身高 165cm 比老师矮体重 60kg 比老师轻 15、请你帮忙算一算:李明今年究竟存了多少压岁钱?李明:王强,你今年存了多少压岁钱?王强:我存了1000元,你呢?李

教科版-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

关于《探索物理》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课程标准》简介 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标准》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例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归属 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

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

一、测量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毫米、分米的认识(第2~6页)1.例1。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1)出示例1情境图后,教师可以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分别估计一下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每小组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记录下来。(3)要知道估计的结果是否准确,需要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分别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学生测量时,教师可以问:“遇到什么问题了吗?互相交流一下”,从而引出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4)学生掌握了毫米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后,要让学生重点掌握1毫米的长度观念,可以给学生介绍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但考虑到1分硬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日易减少,可以多举一些其他例子,如,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上的纸)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事物,如,自动铅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5)“做一做”中的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并交流一下想法。 2.例2(见下页图)。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1)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有许多的方法,可以用尺子的最大刻度(比如,15厘米、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多,计算比较简单;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要限定其中一种。因为展示、交流学生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针对学生中的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出:“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入分米。(3)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4)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在学习了厘米之后,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一定的印象,这样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证,并举出生活中长(宽、厚)是1分米的物品,以此加强学生对1分米的长度的认识。(5)“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课桌的宽,是对学生选择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效果的检验,学生可以用长尺(如米尺),也可以用学生尺1分米、1分米的测量,不够1分米,再量出有多少厘米,还可以以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结果用几分米几厘米的形式来表示。 1.例3(见下页图)。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1)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境,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400米1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如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2)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是: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