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物理(山东专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山东专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山东专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山东专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一、从低速到高速

1.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低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包括天体力学的研究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狭义相对论阐述的是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所遵从的规律。

3.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而狭义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

m 0

1-v 2c

2

,两者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4.经典力学认为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无关,相对论认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测量结果不同。

二、 从宏观到微观

1.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而量子力学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2.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1.20世纪初,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 对论。

2.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狭义相 对论中指出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式为

m =m 0

1-v 2c 2

3.经典力学能精确地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量子 力学能正确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4.经典力学不能解释水星旋进的情况,说明强引力情 形下,经典力学不再适用。

5.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没有否定过去的科学,而只认 为过去的科学是自己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

三、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时空与引力的理论。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不再适用。

2.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m/s)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普朗克常量”(6.63×10-34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洲际导弹的速度有时可达到6 000 m/s,此速度在相对论中属于高速。(×)

(2)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变。(×)

(3)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大。(√)

(4)光线经过任何物体附近时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牛顿第二定律属经典力学理论,它在高速世界还适用吗?

提示:在高速世界中,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牛顿第二定律不再适用。

(2)相对论、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吗?

提示:相对论、量子力学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1.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1)低速:远小于光速的速度为低速,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物体的运动皆为低速运动。

(2)高速: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2.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而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知,物体在力F 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只要时间足够长,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可以增加到甚至超过光速c。

(2)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m =

m 0

1-v 2c

2

,其

中m 0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

是物体速度为v 时的质量,c 是真空中的光速。在高速运动时,质量的测量是与运动状态密切相关的。

3.速度对物理规律的影响

对于低速运动问题,一般用经典力学规律来处理。对于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

[典例] 如果真空中的光速c =3×108

m/s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v 1=2.4×108

m/s 时,质量为3 kg ,当它的速度为v 2=1.8×108 m/s 时,质量为多少?

[审题指导]

(1)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m 1=3 kg 是物体运动速度为v 1时的质量,而不是物体的静止质量。

[解析] 由m =

m 0

1-

v

2c 2

得m 1m 2

1-v 22c 2

1-v 12c

2

=c 2-v 22c 2-v 12

,代入数据解得m 1m 2=43,所以m 2

=34×3 kg =2.25 kg 。

[答案

] 2.25 kg

1.以下关于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者与光源相向运动时,观测到的光速大于3×108

m/s B .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测同一物体,尺寸都相同

C .对于同一个物理过程经历的时间,在任何惯性系中观测结果都相同

D .当物体相对某一惯性系高速运动时,其质量的观测值与速度大小有关

解析:选D 根据狭义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故A 错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值是不同的,故B 错误;对于同一个物理过程经历的时间,在不同惯性系中观测结果是不相同的,选项C 错误;当物体相对某一惯性系高速运动时,其质量的观测值与速度大小有关,选项D 正确。

2.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经电压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 =6×106

m/s 。问电子的质量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改变了百分之几?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m =

m 01-v 2c

2

,可知加速后的电子质量增大了。m =

m 0

1-v 2c 2

m 0

1-62

×106×232×10

8×2

≈1.000 2 m 0。所以质量改变的百分比为

m -m 0

m 0

×100%=1.000 2m 0-m 0

m 0

×100%=0.02%。

答案:增大了 0.02%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爱因斯坦创立了“日心说”

B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D “日心说”由哥白尼提出,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理论,A、B错。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C错。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总结提出的,D对。

2.[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

B.经典力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改变而改变

D.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解析:选BC 经典力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选项A错误,B正确;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即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选项C正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没有否定过去的科学,而是认为经典力学理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选项D错误。

3.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发布,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关于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物体到微观的光子,经典力学都可以描述其运动规律

B.从地面上的物体到天体的运动,都服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C.经典力学认为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与运动状态有关

D.量子力学不能用来描述高速电子的运动

解析:选B 经典力学不可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A错误;从地面上的物体到天体的运动,都服从经典力学的规律,故B正确;经典力学认为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量子力学能用来描述高速电子的运动,故D错误。

1.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这里的“宏观世界”是指( )

A.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

B.地球表面上的物质世界

C.人眼能看到的物质世界

D.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世界

解析:选D 前三个选项说的当然都属于“宏观世界”,但都很片面,没有全面描述,本题应选D。

2.[多选]关于牛顿物理学与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物体在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B.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C.牛顿物理学研究的是物体在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D.牛顿物理学研究的是物本在高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解析:选BC 牛顿物理学的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适用于高速、微观世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能够说明微观粒子的规律性

B.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

C.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

D.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适用

解析:选B 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新的学说的出现,是一种完善和拓展,经典力学并没有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4.牛顿定律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

B.研究“嫦娥三号”的高速发射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D.研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线

解析:选A 牛顿力学属于经典力学的研究范畴,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并注意到低速和高速的标准是相对于光速,可判定牛顿定律适用于B、C、D中描述的运动,而A不适用。

5.[多选]关于经典力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狭义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相互对立的、互不相容的两种理论

B.在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遵循狭义相对论,在低速运动时,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D.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是适用的

解析:选BC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没有全盘否定经典力学理论。在弱引力作用下,低速运动的宏观世界中,两种理论是一致的。故B、C正确,A、D错误。

6.某物体在低速(接近0)情况下质量为m0,在速度为v的高速(接近光速)情况下质量为m,则由狭义相对论,物体速度v为( )

A.m0

m

·c B. 1-

m20

m2

·c

C.? ??

??1-m 0m ·c D.

1+m 20

m

2·c 解析:选B 根据m =

m 01-v 2c

2

可得v =

1-

m 20

m

2·c ;B 项正确。

7.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 )

A .运动中的物体无法称量其质量

B .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

C .物体的质量太大

D .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选 B 根据狭义相对论,m =

m 01-v 2c

2

,在宏观物体的运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v

远小于光速c ,所以质量变化不大,我们难以感受到它的变化。

8.通过一个加速装置对电子加一很大的恒力,使电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则对这个加速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子将不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电子先做加速运动,后以光速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电子开始先近似于匀加速运动,后来质量增大,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D .电子是微观粒子,整个加速过程根本就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

解析:选C 电子在加速装置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开始阶段速度较低,远低于光速,此时牛顿运动定律基本适用,可以认为在它被加速的最初阶段,它做匀加速运动。随着电子的速度越来越大,接近光速时,相对论效应越来越大,质量加大,它不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9.[多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B .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C .当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

区别

D .当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不能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

区别

解析:选AC 经典力学可以认为是相对论物理学在低速、宏观状态下的特例,因此正确的选项为A 、C 。

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当星球质量不变,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时,表面上的引力将变为原来的4倍

B .按照广义相对论,当星球质量不变,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时,表面上的引力将大于原来的4倍

C .当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引力半径时,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牛顿理论计算出的力差别很大

D .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时,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牛顿理论计算出的力差别不大

解析:选AB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表明,当星球质量不变,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其表面上的引力将大于原来的4倍。天体半径越小,根据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别越大。

11.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 e ,真空中的光速为c 。现有一个观察者测出电子的质量为2m e ,则电子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由质量与速度的关系m =

m 0

1-

v 2c 2

,得v =

1-? ??

??m 0m

2c =

1-? ??

??m e 2m e 2

c ≈0.87c 。 答案:0.87c

12.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质量要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m =

m 01-v 2

c

2

请讨论:

(1)如果你使一个物体加速、加速、再加速,它的速度会增加到等于光速甚至大于光速吗?为什么?

(2)光有静止质量吗?如果有,情况将会怎样? 解析:(1)由m =

m 01-v 2

c

2

知:当v =c 时,m 应是无穷大。随着质量的不断增大,产生加

速度的力会随着不断增大,使加速越来越困难。因此一个物体不管怎样加速,它的速度不会等于甚至超过光速。

(2)光没有静止质量。若光有静止质量,当光传播时速度为c ,由m =

m 01-v 2c

2

,它传播时

的质量会无穷大,光照射到物体上,如同一质量无穷大的物体以光速砸到被照物体上,后果

不堪设想。

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光学讲义

光学 第一部分:几何光学 一、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或空气中射入某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2、定义式: sin sin n = 真空/空气 介质 3、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83.010(/)c m s ≈?\ (2)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 v n = 推导过程: 【1】 介质1为真空,则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为c 【2】 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为v 【3】 光从B 传播到B ’所需要的时间

为t ,且这个时间亦是光在介质2中从A 传播到A ’点所用的时间。即: 'AA vt = 'BB ct = 【4】 在△ABB ’和△AA ’B 中,分别有 'sin ''BB BAB AB ∠= ' s i n '''AA A B A AB ∠= 【4】 又因为有 sin 'sin ''BAB n A B A ∠= ∠,得到c v n = 。 二、全反射 1、定义: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度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 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 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 2、条件: 【1】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 1sin c n = 4、应用: 【1】 全反射棱镜

光垂直于一条变入射,必定垂直于边出射。 全反射棱镜的反射光优于平面镜的反射光。 【2】 光纤 光可以传递信息 n n >内外 【3】 海市蜃楼 三、色散 1、三棱镜 2 紫 红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训练答案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训练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 1.一名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 1、F 2已知,引力常量为G ,忽略各种阻力.求: (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卫星绕该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3)星球的密度. 【答案】(1)126F F g m -=(212()6F F R m -(3) 128F F GmR ρπ-=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拉力为F 2,在最低点拉力为F 1 设最高点速度为2v ,最低点速度为1v ,绳长为l 在最高点:2 22mv F mg l += ① 在最低点:2 11mv F mg l -=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1211222 mv mg l mv =?+ ③ 由①②③,解得1 2 6F F g m -= (2) 2 GMm mg R = 2GMm R =2 mv R 两式联立得:12()6F F R m -

(3)在星球表面:2 GMm mg R = ④ 星球密度:M V ρ= ⑤ 由④⑤,解得12 8F F GmR ρπ-= 点睛: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与最低点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在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的向心力,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星球的密度. 2.a 、b 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为近地卫星,b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 ,己知地球半径为R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a 、b 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 a 、b 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少? (3)若某吋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 【答案】(1 )2 ,16(2)速度之比为2 【解析】 【分析】根据近地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得地球质量,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运动周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两颗卫星速度之比;由根据相距最远时相差半个圆周求解; 解:(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 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2 Mm G mg R = a 卫星 2 224a GMm m R R T π= 解得2a T =b 卫星2 2 24·4(4)b GMm m R R T π= 解得16b T =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 a 卫星2 2a mv GMm R R =

(完整版)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 2a K T =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 行星轨道视为圆处理,开三变成3 2r K T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 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表达式:122,m m F G r =2211kg /m N 1067.6??=-G 适用于两个质点(两个天体)、一个质点和一个均匀球(卫星和地球)、两个均匀球。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可以看作质量在球心的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天体质量M , 卫星质量m ,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卫星运行 向心加速度n a ,卫星运行周期T) 两种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向心力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r=R+h ) 人造地球卫星(只讨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r=R+h ): r GM v =,r 越大,v 越小;3 r GM =ω,r 越大,ω越小;GM r T 324π=,r 越大,T 越大; 2n GM a r =,r 越大,n a 越小。 (1)求质量:①天体表面任意放一物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G M m R 2→2 gR M G = ②当一个星球绕另一个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设中心星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环绕 星球质量为m ,线速度为v ,公转周期为T ,两星球相距r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 2 222??? ??==T mr r mv r GMm π,可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23224GT r G r v M π==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40分) 1.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内,其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物体()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所受引力全部用来产生向心加速度 C.加速度为零 D.物体可在飞行器悬浮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可能的办法是() 不变,使线速度变为 v/2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D.无法实现 3.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4.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及两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5.设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半径为R0,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轨道半径为R,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6.一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要估测星球的密度,只需要测定飞船的() A:环绕半径 B:环绕速度 C:环绕周期 D:环绕角速度 7.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和地球的质量M地之比M火/M地=p,火星的半径R火和地球的半径R地之比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地之比等于[ ] q2 q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 (一)受力分析 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多少个物体接触)和运动状态着手,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其它物体的相互联系;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 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它物体的力,譬如所研究的物体叫A,那么就应该找出“甲对A”和“乙对A”及“丙对A”的力……而“A对甲”或“A对乙”等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 3.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 (2) 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 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 (3) 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 (4)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上升 力等)。 (二)受力分析练习: 1。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并指出弹力的施力物)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 .求: (1)A 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B 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 (2)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答案】(1) R=m M M +L, r=m M m +L,(2)()3L G M m + 【解析】 (1)令A 星的轨道半径为R ,B 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由题意有L r R =+ 两星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22 22244mM G mR Mr L T T ππ== 可得 R M r m = ,又因为L R r =+ 所以可以解得:M R L M m = +,m r L M m =+; (2)根据(1)可以得到:2222244mM M G m R m L L T T M m ππ==?+ 则:()()233 42L L T M m G G m M π= =++ 点睛:该题属于双星问题,要注意的是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能把它们的距离当成轨道半径. 2.载人登月计划是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中实质性的目标.假设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测出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所需的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月; (2)月球的质量M ; (3)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从古到今,人类不仅创作了关于星空的神话、史诗,也在 孜孜不倦地探索日月星辰的运动奥秘.所谓“斗转星移”,从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资料和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三大定律,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代表人物. 2.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了解对天体运动正确认识的重要性.3.理解开普勒三定律,知道其科学价值,了解第三定律中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了解处理行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两种学说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的一 它与太 公式: a3 T2=k,k是一个与行 星无关的常量 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比值都相等. 行星运动的模型 一、模型特点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它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或环绕速度大小)不变,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若用r表示轨道半径,T表示公转周期,则 r3 T2=k.

二、典例剖析 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的时间. 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的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r +r 02,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 期为T′,则有r 3T 2=(r +r 0)3 8T ′2 .而飞船从A 到B 点所需的时间为:t =T ′2=28???? 1+r 0r 32·T. 答案:28 ???? 1+r 0r 32·T 第二、三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哥白尼说:“太阳坐在它的皇位上,管理着围绕着它的一切星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呢?伽利略、开普勒以及法国数学家笛卡尔都提出过自己的解释.然而,只有牛顿才给出了正确的解释……

高中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使学生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解决行星绕恒星和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天体问题.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最后牛顿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发现的.让学生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 教学建议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更重要.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倡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师应准备的资料应更广更全面.通过让学生阅读“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根据牛顿提出的几个结果自己去猜测万有引力与那些量有关.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也可由教师展示出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讨论.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能解决简单的万有引力问题;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教具: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20分钟) 1、引言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照片并讲述物理学史: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时间中,许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通过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已为人类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却缺乏了解,更没有人敢于把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地面上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运动中,研究、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们认识了支配行星按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为天体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 (1)牛顿是怎样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呢? (2)《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 2、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粗略领会牛顿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 苹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 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

备战2021新高考物理-重点专题-万有引力与航天(三)(含解析)

备战2021新高考物理-重点专题-万有引力与航天(三) 一、单选题 1.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方向如图所示.已知 ,则关于三颗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卫星运行线速度关系为 B.卫星轨道半径与运行周期关系为 C.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现测得卫星A的运行周期T A和轨道半径R A,可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D.为使A 与B同向对接,可对A适当加速 2.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的角速度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B.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C.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3.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计算火星的质量,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B.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火星的公转周期 C.某卫星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火星的半径 D.某卫星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 4.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 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g′=0 B.g′= C.F N=0 D.F N= 5.2019年11月23日8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轨道(MEO)卫星,是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卫星。这两颗卫星的中圆轨道(MEO)是一种周期为12小时,轨道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60°的圆轨道。是经过GPS和GLONASS运行证明性能优良的全球导航卫星轨道。关于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动能一定相同 B.这两颗卫星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是长城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4倍 C.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 D.其中一颗卫星每天会经过赤道正上方2次 6.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7.将地球看成质量均匀的球体,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增大 B.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 C.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增大 D.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 8.太阳系中有一颗绕太阳公转的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4倍,则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 A.2年 B.4年 C.8年 D.10年 9.若将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最接近( )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N·m2/kg2。为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ω=2π/T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mrω^2=mr(4π^2)/T^2 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r^3/T^2=常数k' 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 mr(4π^2)/T^2=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从太阳的角度看,

(太阳的质量m)(k'')(4π^2)/r^2 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万有引力=Gmm/r^2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有时也称重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相互作用和强力、弱力、电磁力合称

高中物理力学讲义及答案

高一物理讲义(1)——静力学 力学中三种常见力 1、力的概念的理解 (1)力的本质 ①力的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量性④力作用的独立性 (2)力的效果 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①力作用的瞬时效果——产生加速度a=F/m ②力的作用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的冲量I=Ft ③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做的功W=Fscos α。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两个力相等的条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力的分类 ①性质力②效果力 2、对重力概念理解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why?) (2)重力加速度g ①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mg R Mm G ≈2 ) ②海拔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g h R R g 2 ?? ? ??+=')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如何求得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近似成立) ②悬挂的物体,绳子的拉力必过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3、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2)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3)弹力的大小的计算 ①根据平衡条件②根据动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 ③根据公式:F=kx 、ΔF=K Δx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有压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假设法 (3)静摩擦力的大小(其数值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①根据平衡条件②根据动力学规律 (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是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依据。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根据公式F=μN 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的面积没有关系。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A O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1.【2012?湖北联考】经长期观测发现,A 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0,周期为T 0但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 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行星外侧 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 ,则行星B 运动轨道半径为( ) A . 030002()2t R R t T =- B .T t t R R -=000 C . 3 20000)(T t t R R -= D .300200T t t R R -= 2.【2012?北京朝阳期末】2011年12月美国宇航局发布声明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一22b (Kepler 一22b ),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若行星开普勒一22b 绕恒星做圆运动的轨道半径可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 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 A.行星的质量 B .行星的密度 C .恒星的质量 D .恒星的密度 3.【2012?江西联考】如右图,三个质点a 、b 、c 质量分别为m 1、m 2、 M (M>> m 1,M>> m 2)。在c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在同一平面内 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1∶k ;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则 ( ) A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 次 B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 C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 D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2 4.【2012?安徽期末】2011年8月26日消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要点解读 一、天体的运动规律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提示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回答了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的运动轨迹都是椭圆,太阳在不同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表明:由于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所以行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越近速率就越大,离太阳越远速率就越小。所以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最大,在远日点的速率最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比值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仅与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有关。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星体围绕中心天体的运动(如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比值仅与该中心天体质量有关。 二、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星体所受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是星体作椭圆轨道运动或圆周运动的原因。若将星体的椭圆轨道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则可得如下规律: 1.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 Mm G ma r =得2r GM a = 2.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v G m r r =得v = 3.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G m r r ω=得ω=4.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r T m r Mm G 222?? ? ??=π得GM r T 32π= 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R 。

学法指导 一、求解星体绕中心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时,万有引力看成与重力相等。 二、几种问题类型 1.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由2 ()Mm G mg R h =+得2()GM g R h =+ 式中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h 为物体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 2.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1)由r T m r GMm 22)2(π=得23 24GT r M π= (2)由mg R Mm G =2得2gR M G = 式(2)说明了物体在中心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时,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该式给出了中心天体质量、半径及其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代换式。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第一宇宙速度是星体在中心天体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 (1)由2R Mm G =R v m 21得1v = (2)由mg =R v m 2 1得1v =4.中心天体密度的计算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是本章的核心,从内容性质与地位上看,本节内容是对上一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进一步外推,即:从天体运动推广到地面上任何物体的运动;又是下一节掌握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应用的学习的基础。本节重点内容是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意义,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本节难点是物体间距离的理解。另外本节内容还注重是对学生“科学方法”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中根据事实和分析推理进行猜想、假设和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本节结合“月—地检验”,经历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 上节内容中,学生用所学的“圆周运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经历了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得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特点,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本节课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规律出发,根据类比事实将“平方反比关系”的作用力进行猜想,假设和推广,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到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再到任意物体间的吸引力都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学生会带着好奇和探究意识以及必要的检验论证,一路探究下去,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培养了探究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1篇 静力学 【知识梳理】 一、力和力矩 1.力与力系 (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 (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①共点力系 ②平行力系 ③力偶 2.重力和重心 (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 (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 3.力矩 (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力矩 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 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 (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 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 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 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 (2)矢量表示 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 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 (1)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 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 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 ③静摩擦角:θs≤θsm (3)自锁现象 三、平衡的种类 1.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2.不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例题选讲】 1.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光滑球分别用等长绳子悬于同一点,此两球同时又支撑着一个等重、等大的光滑球而处于平衡状态,求图中α(悬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与β(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的关系。 面圆柱体不致分开,则圆弧曲面的半径R最大是多少?(所有摩擦均不计) R

高中物理力学全部总结(详解)

力学综合 教学目标 通过力学总复习,加深同学们对力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理解;使同学们熟悉和掌握力学部分的典型物理情景;并通过对典型物理情景的剖析,掌握力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力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力与运动的关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和动量变化的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学知识概况

二、知识概述 (一)牛顿运动定律 动力学部分的研究对象,就物体而言分为单体、连接体;就力而言,分为瞬时力与恒力,要通过典型题掌握各自的要领.其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特别是受力分析中的隔离法与整体法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要结合相关题型加以深化.特别是斜面体上放一个物块,物块静止或运动,再对斜面体做受力分析.近年来的试题更趋向于考查连接体与力的瞬时作用相结合的问题.复习中不妨把两个叠加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分析某个叠加体的受力这类问题当做一个难点予以突破,其中特别注意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加速度上效果一致的特点.可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质点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应用. 从历年高考试题看,其命题趋势是逐渐把力的瞬时效应与连接体的合分处理结合起来,使考生具有灵活运用这方面知识的能力,其要求有逐年提高倾向.因此对本章的知识的复习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从能力上讲,受力分析的能力、运动分析的能力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1.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判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外力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物体受到一个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物体做机械振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 期中考复习三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类问题:涉及重力加速度“ g ”的问题 解题思路:天体表面重力(或“轨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2R Mm G mg = 【题型一】两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较 1、一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这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多少倍? 【题型二】轨道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2、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0g ,则离地高度为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 ) A .202)(h R g h + B .2 2)(h R g R + C .20)(h R Rg + D .20)(h R hg + 【题型三】求天体的质量或密度 3、已知下面的数据,可以求出地球质量M 的是(引力常数G 是已知的)( ) A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 B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C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 D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3 4、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π32GT B.24GT π C.π 42 GT D.23GT π 第二类问题:圆周运动类的问题 解题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r m r v m r T m ma r Mm G n 22 2224ωπ==== 【题型四】求天体的质量或密度 5、继神秘的火星之后,今年土星也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近7年35.2亿公里在太空中风尘仆仆的穿行后,美航空航天局和欧航空航天局合作研究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北京时间7月1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拜访”土星及其卫星家族。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土星及其31颗已知卫星最详尽的探测!若“卡西尼”号探测器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在半径为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 周飞行时间为t 。试计算土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题型五】求人造卫星的运动参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问题 6、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8:1:=B A T T ,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2:1:,1:4:==B A B A v v R R B. 1:2:,1:4:==B A B A v v R R C. 1:2:,4:1:==B A B A v v R R D. 2:1:,4:1:==B A B A v v R R

(完整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 知识点总结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m1m2/r^2,其中G=6.67×10-11 N·m2/kg2,称为万有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 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

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 F=Gm1m2/r^2=mv^2/r=mω2r=m(2π/T)2r (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m1m2/r^2,gR2=GM. 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r2(Mm)=m T2(4π2)r,得出天体质量M=GT2(4π2r3). (1)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 ρ=V(M)=πR3(4)=GT2R3(3πr3) (2)若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ρ=GT2(3π) 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 3.人造卫星 (1)研究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复习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复习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行星的运动 1、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①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 值都相等。 即: 其中k 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无关。 推广:对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例1. 据报道,美国计划从2021年开始每年送15 000名游客上太空旅游.如图所示,当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近地点A 的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远地点B 的速率。 例2、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动的近乎圆形的轨道上运动,如果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那么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 年 年 年 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 ②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G 2、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 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②适用条件 (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 例3.设地球的质量为M ,赤道半径R ,自转周期T ,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 (2)计算重力加速度 3 2a k T =2Mm F G r =1122 6.6710/G N m kg -=??12 2m m F G r =2R Mm G mg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